年期

此段公路竣工于1936年,乃是二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曾多次遭日军轰炸。时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约瑟夫·史迪威准将,受命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因此这条载入世界军事史的公路也被称为“史迪威公路”。摄影/李贵云

青翠的山岭中,皖南乡村充满了美感。然而历史上这里的生活却并非如风景般美好。山岭密布不宜农耕,人多地少的矛盾迫使人们另寻生计,不仅催生了著名的徽商,也使得这里造纸术精进,名纸“辈出”。摄影/吕保和

东北除了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周边,其他地方地势都不高,用地理学家的话说,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都是起伏平缓的“波状丘陵”。我多次在东北大地旅行,真的感觉像是在大海微微起伏的波浪上航……

有一年夏天,我去了河南的辉县市,进了太行山。站在沙窑乡一处山谷的石阶上远望,远处是一面高耸的悬崖峭壁。正逢日落,霞光照壁,满壁赤金。崖还成阶梯状,崖上还有崖,共三叠,崖与崖之间有宽台,台上……

在黄土高原开车旅行,一定要离开高速公路,要把车开到那些县级或者乡级公路上去,那时你才能体会什么叫黄土高原。

江南是行船的地方,南船北马嘛。江南的多雨潮湿,泥泞的红土都成了江南修路的麻烦所在。我们见过许多江南古镇的画和图片,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古镇巷子间的青石板路,连台湾的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世界上有名的石灰岩大面积分布的地区。石灰岩地区的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像广西桂林的峰林、峰丛,云南路南的石林,贵州的织金洞等都是喀斯特地貌。我们知道喀斯特地区是少水的,……

中国的西北干旱区并不都是荒漠,还有绿洲。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绿洲。除了绿洲,还有绿岛。所谓绿岛就是山地,在西北干旱区,天山是最大的绿岛。因为山地拦截水汽,增加了降水,所以这里的山地是有茂密植被……

秦俑馆一号坑上次发掘中止是1987年6月。如同一处已经水落石出的遗址,22年来,一号坑遗址再也没有动过。拱形大厅里,那些陈列已久的兵马俑队列落满了尘埃,一动不动地站着。它们有足够的耐心,反正已经在地……

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端的卡哇-伊真活火山,因其火山口的硫酸湖及其硫磺矿床而闻名,当地老百姓中有大无畏者长年累月采集这些硫磺,已有数十年历史,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从事这样危险和艰辛的工作……

一张构皮纸上,有各色野花野草和各种树叶,色彩斑斓、繁花似锦。这是贵州丹寨县石桥村的村民对构皮纸——这一古老手工纸的改良和革新,石桥村人把它命名为“花草纸”,生产方法是在未干的纸浆上直接铺就花草,经特殊处理及自然烘干而成。摄影/黄晓海

摄影 / 黄晓海

这个兵俑面露微笑,用这次考古的领队许卫红的话说,他是此次发掘中最标致的帅小伙。秦人向来以高大威猛著称,人们通常认为他们性情刚烈,但这个兵俑却显得非常内敛和温和,展现了秦人的另一面。

摄影 / 陈旭

德格印经院,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木刻印版最多的印经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宝库。因为刊印经书和藏族文化典籍的需要,这里保留着发达的狼毒纸制作工艺。摄影/曾弋

摄影 / 曾弋

这是故宫乾隆倦勤斋的修复现场,这座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出众的二层小楼,内装饰却堪称当时中国建筑装饰之登峰造极之作。而覆盖在那幅面积达170多平方米、画满了紫藤萝的通景画背后的一种特殊装裱纸张——手工桑皮纸,正是这次修复工作中一把重要的“钥匙”。摄影/王凯

摄影 / 王凯

摄影 / 王宁

经著名画家张大千改造的夹江竹纸上有一些暗纹,这些暗纹是根据张大千亲自设计的宽纹纸竹帘制作而成的。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宣纸难寻,所以张大千决定改用夹江竹纸来绘画。张大千改革原材料搭配,使夹江竹纸拉力增强,可承重笔,洁白细腻,浸润性好,成为一种高级书画纸。摄影/冉玉杰

摄影 / 冉玉杰

摄影 / 张军

这幅正在制作的粉蜡笺已开始显示出它富丽堂皇的气质,实际上,这种名纸的历史也的确有着浓厚的皇家贵族色彩。不仅要选用最为精良的原纸,更需使用赤金、纯银等原料,有染色、施胶矾、涂粉、施蜡、砑光、描金银等20多道严格工序,失败率也高,造价高昂,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承受。摄影/王兴亮

摄影 / 王兴亮

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卡哇-伊真火山的火山口上,一名矿工将采集到的硫磺运送下山。在这里采集硫磺并运送下山,每人每天走两趟约能挣到七八美元,却要冒着毒气损害健康的危险。图中挑夫衔在嘴里的毛巾就是他们唯一的防护措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纸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隆重登场。今天,蕴藏着传统文化和奥秘的手工纸仍以其特质在机制纸的世界里拥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摄影/袁学军

摄影 / 袁学军

摄影/田捷砚

摄影 / 田捷砚

纳西手工东巴纸创制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纳西祭司东巴用来记录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一种专用纸。东巴纸的神奇之处在于:用东巴纸写就的书籍,千年不腐,字迹如新。东巴文是文字发展史上由简单表意图画转为象形文字的过渡性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字。

摄影 / 谢罡

德格印经院的印刷作坊。在这里,每三个人为一个印刷小组,一人负责磨墨刷墨,一人负责取纸滚筒印经,还有一人负责搬运经版和纸张,每个小组每天至少要完成2400页左右的经文印刷。摄影/曾弋

摄影 / 曾弋

桑皮纸柔韧耐折、不易损毁的特点早就被人们所了解并应用。不仅可制伞、糊窗和修缮房屋,连元朝的“中统宝钞”、明朝“大明宝钞”以及历史上浙江很多民间契约用的都是桑皮纸。

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的重大事件之一。当时的报纸大都发表过一条同样的新闻:2月24日,尼克松和夫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创造的地动仪——有的还会加上“赞赏有加”的评价。实际上,此地动仪并非出土文物,而是著名的王振铎复原模型。

摄影 / 冯锐

在四川夹江,还能见到一些手工造纸作坊“斩竹漂塘”的场面:纸寮通常设在竹林深处,两幢简易房屋,几个大湖塘,一条清澈的小溪。每年谷雨至立夏期间,造纸工们就要进山砍竹。此时,嫩竹的笋壳已经脱落,尾梢尚未分枝,人们称老笋嫩竹。砍下的嫩竹运到纸寮,斩成一截截近两米的竹筒,再破成一根根2厘米宽的栅子,捆束成把。备好的竹料放在湖塘里,一层层撒上石灰,灌水浸沤。竹有大年小年之分,所以大年砍竹,往往要备好两年的用料。

摄影 / 金平

中国手工纸产地(不完全)分布示意图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冬日的黄河,失去了往日气象万千的雄浑气魄,变得平静而驯良。摄影/尤中原

摄影 / 尤中原

刷色供图/掇英轩

由于印尼地处“太平洋火环”(即太平洋盆地,由火山和海底断层组成的弧形板块),地质变化剧烈,被称为“火山天国”。印尼火山超过4500座,世界著名的十大活火山,印尼便占了3座。图为卡哇-伊真火山,火山口的硫酸湖清晰可见,盛产硫磺。

摄影/李学亮

摄影 / 李学亮

一位纳西族女孩在用东巴纸印制东巴经。东巴纸的造纸工艺是家传技术,传男不传女,这在纳西族内部形成了一套保护传统工艺知识产权的方法。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后,纳西族的造纸工艺就面临失传的危险,直到80年代,各地的老东巴开始恢复造纸工艺。与此同时,纳西传统的手工纸也面临着各色假冒“东巴纸”的冲击。

摄影 / 谢罡

石桥村苗族小妹摆卖的可不是什么蜡染、扎染,而是经过创新的构皮纸。乔装打扮后的“构皮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广受欢迎。据了解,目前,石桥村生产的手工纸品年产值达150多万元。摄影/黄晓海

摄影 / 黄晓海

花草纸不仅融入了古法造纸的精髓,还融入了造纸者对美的追求。首先,对于做纸的花草是有一定要求的,如竹叶、杨柳等,这些是调不出颜色的;而白花用得比较多,因为颜色比较鲜亮,黄花做起来也比较艳丽。其次,在每一张花草纸做图案之前,制作者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成型的想法,以求在花草天然形态得到最大程度保留的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独特的创意。摄影/金平

摄影 / 金平

考古人员正在用小手术刀细心地清理兵马俑盔甲上的泥土。在画面下方,用塑料薄膜封上的俑是一个彩色的俑。秦兵马俑最初都是彩色的,而一号坑由于经历过火烧、水淹,俑身上的彩色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少。

摄影 / 陈旭

狼毒纸是用狼毒草根制成的,狼毒根有3层,中间才是造纸用的白色韧皮,取出韧皮后需晒至半干,再用小刀削掉韧皮上的黑色表皮,这样造出来的纸才不会夹杂黑色的瑕疵。摄影/金平

摄影 / 金平

在历史上,桑皮纸产地遍布南北,著名的桑蚕之乡往往也是桑皮纸的故乡。桑叶可以养蚕,而桑树枝条的韧皮做成的桑皮纸则糊上了老百姓的窗棂。摄影/杨虎虎

摄影 / 杨虎虎

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曾被制作成精美的国礼,赠送给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时也受到了国礼级的待遇:与美国从月球上带回的石头分置总部大门入口的左右两侧。

摄影 / 冯锐

在四川夹江的手工造纸作坊,工人们正把纸料投入大水槽里进行搅拌。由于工序繁多、原料缺乏及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手工造纸这一行业,在夹江的乡下,这样的造纸作坊也所剩无几了。

摄影 / 金平

中国造纸术外传路线示意图注:数字代表有记录可考的当地最早的造纸年代

浊浪排空的黄河壶口段,失去了往日奔流不息的气势,仿佛一条被冰雪缚住的苍龙。一团团、一簇簇的冰块、冰凌壅塞在河道里,甚至阻塞了整个河面。

摄影 / 张军

洒金加工纸的制作过程,就像是一次隆重的“盛妆”,白色的原纸,经过种种精心的“妆饰”后,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图中展示的是“刷色”和“洒金”两道工艺。前者讲究臂力施用,后者则是将金箔装入罗筛内敲打,金粉金片飘落粘附于纸,有“大片如雪,小片如雨”之说。摄影/王兴亮

摄影 / 王兴亮

卡哇-伊真火山的硫酸湖有大量二氧化硫气体从湖水中溢出,形成的浓雾终年弥漫在湖面上。几十年来,一些勇敢的当地老百姓不畏危险和艰辛,到此采集硫磺。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一位东巴在盛大的祭“暑古”(自然神)仪式上唱诵东巴经文。纳西族古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就靠东巴手上这种千年不朽的东巴纸传承和保存至今。2006年,丽江纳西东巴纸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

摄影 / 谢罡

画面中在拍照的是此次秦兵俑发掘的领队许卫红(右),她正在拍一块已经炭化了的秦代麻织物碎片。

摄影 / 陈旭

晒干后的韧皮还需要经过蒸煮和捶打等工序以使其软化,韧皮打烂后,倒入浆桶搅拌成浆泥,造纸的原料才算加工好。图中的妇女正在搅拌浆泥。摄影/金平

摄影 / 金平

今天,在山西柳林县孟门镇仍有原汁原味的桑皮纸作坊,这种正迅速消失的纸张仍然活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中。然而,与几十年前作坊遍布的繁荣相比,今天的情形仍只能用“日薄西山”来形容了。摄影/杨虎虎

摄影 / 杨虎虎

王氏模型民间模仿者甚众。中国地震学会珍藏着许多这种仅供观赏的礼品地动仪,材质有青铜的、唐三彩的、景泰蓝的,甚至还有椰子壳的学会秘书长郝记川还记得其中木雕的那尊是一位老人自己亲手制作的,而动机仅仅是“以张衡为荣,喜欢地动仪”。摄影/王宁

摄影 / 王宁

张大千用经过他改造的夹江竹纸临摹的敦煌壁画。1940年,张大千带着夹江生产的书画纸去到甘肃敦煌,率领他的画友、学生、子侄,对敦煌的古代壁画进行了大规模的临摹工作。经过两年半的辛苦劳作,共临摹了南北朝、唐、五代绘画作品200多件。大千先生用他的神笔及夹江竹纸,艺术地再现了敦煌壁画,这批艺术品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轰动一时。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几乎完全被冰堆吞噬的房屋,由于冰凌的冲击力巨大,靠外屋子的房门和窗子全被击碎。

摄影 / 张军

清康熙与乾隆年间,由于两位皇帝都是书法家,也是纸使用的行家,甚至亲自参与设计,因而粉蜡笺和其他加工纸的品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这幅精美的描云龙纹花笺上,便留下了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一首七言诗和御印。

采矿人正用铁钎撬动板结的硫磺。

青藏高寒区

宣纸是书画家的“知音”,水墨与这种润墨性极佳的纸张相遇,方能焕发出“墨分五色”的华彩。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东巴纸不但用来记录经文,还是东巴绘画的重要载体。传统东巴画主要是东巴在做法事时制作和使用的,上面有神佛画像、经文等内容,这张东巴画上的经文内容大意是祝祷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摄影 / 谢罡

在摄影师金平的工作室里,他们用狼毒纸打印出一张藏传佛教的佛像画。尽管现代社会中,狼毒纸不可能再在藏区文化的传承中起主导作用,但作为一种独具地方色彩的手工纸,它依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和空间。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桑皮纸曾广泛地用于新疆民间。因为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出现过大量制作桑皮纸的专业户,他们世代相传、子承父业。制作工艺也和汉族地区不同,纸不是用竹帘“抄”出来的,而是舀出一勺纸浆,均匀地倒在模具的纱网上“浇”出来的。摄影/朱红杰

摄影 / 朱红杰

摄影 / 刘宝成

2009年黄河壶口凌汛发生时,从壶口瀑布下游0.8公里处至壶口瀑布上游约2.2公里堆积冰量估计有600万立方米左右,将景区内的道路、房屋、公共设施等全部摧毁。这次凌汛中受灾农户和经商户共63户186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上图为受灾的一家人正在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年幼的孩子在冰面上步履蹒跚。

摄影 / 张军

加工纸并不仅仅属于皇家,在民间,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和美丽。诸如传统的纸伞、风筝等,都是在原纸基础上再次加工,以涂油、施色、绘制等工艺,赋予手工纸新的功能和美感。摄影/王国红

摄影 / 王国红

从湖里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常被收集到金属管道里,从而冷却成橙红色的液态硫磺,从管道口流出时进一步冷却为黄色的硬块。硫磺挑夫们就是采集这些黄色的硬块,因为天亮后毒雾会越来越浓,他们一般都要在上午10点前完成采矿,所以他们凌晨四五点就要开始工作。

雅鲁藏布江边的路雅鲁藏布江像一条粗大的发辫,从西藏山南地区流过,滋养了7个县及其河谷里的良田。泽当是山南地区行署驻地,高原公路在这一带与雅鲁藏布江并行,好像一脉涓涓细流,想要和刚刚汇入大江的雅砻河一样,等待着被编入青色的粗发辫中去。摄影/田捷砚

摄影 / 田捷砚

青翠的山岭中,皖南乡村充满了美感。然而历史上这里的生活却并非如风景般美好。山岭密布不宜农耕,人多地少的矛盾迫使人们另寻生计,不仅催生了著名的徽商,也使得这里造纸术精进,名纸“辈出”。摄影/吕保和

摄影 / 吕保和

在丽江,号称用东巴纸制作的纸灯笼等工艺品随处可见。现在的东巴纸在传统经书专用纸的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纸、压花书签、活页藏经纸等新品种,当然,由于成本高昂,街上出售的大部分东巴纸及工艺品都是机器制造的,真正用荛花手工制造的很少。

摄影 / 谢罡

这些类似核桃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兵马俑盔甲上的装饰物,我们知道兵马俑是泥俑,当时在制作盔甲时,这些“小豆豆”应该是一个个粘上去的,经过泥土的掩埋和洪水的冲击,这些小豆豆很多都掉了下来,这次发掘,队员们都会用水把泥土冲洗一遍,以保证万无一失。

摄影 / 陈旭

摄影 / 陈旭

藏纸的制作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野草,所以也叫“狼毒纸”。因为具有毒性,狼毒纸不怕虫蛀鼠咬,具有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等特点。狼毒草开的花分外漂亮,但就如罂粟花一样,只宜远观。图为西藏然乌湖旁的狼毒花。摄影/张超音

摄影 / 张超音

新疆曾是桑皮纸的重要产区,不仅在许多古代文化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的桑皮纸典籍,也可在很多传统工艺中窥见其身影。如传统的维吾尔花帽,在制作过程中都要使用桑皮纸作为辅料,做出来的花帽才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摄影/吉国强

摄影 / 吉国强

外形猜想(左为冯锐,右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培波)摄影/刘宝成

摄影 / 刘宝成

2002年1月,冰凌在黄河壶口“十里龙槽”处不断堆积,形成了一座“冰桥”。“龙槽”下结冰一般在2米左右,最厚处达到8米。一些胆大的游客跨上了冰桥,体会着一步跨越晋陕的感觉。摄影/董保华

摄影 / 董保华

印尼爪哇岛上的火山给当地带来了大自然的威胁,也带来了大自然的馈赠——肥沃的火山土,当地人民在火山脚下遍植烟草、橡胶、咖啡、茶树和油棕。但是,印尼人口众多,在爪哇岛尤甚,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活着830人,人多地少是不争的事实。

摄影/李天社

摄影 / 李天社

青檀树皮是宣纸的“血脉”,在安徽泾县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正是这种原料,给宣纸带来了优异的润墨性。摄影/黄飞松

摄影 / 黄飞松

因为作为原料的荛花树是有毒植物,所以也有人称东巴纸为毒纸。当然制成纸张,经各种工序去除其绝大部分毒性之后,对人已无伤害,但任何蠹虫和霉菌都无法在其上生存。

摄影 / 谢罡

工艺调整(下,山西宇达集团总工程师秦云鹏正在精心修改龙首蜡模内腔造型)……摄影/刘宝成

摄影 / 刘宝成

中国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我国易发生凌汛的河段除了黄河宁夏、内蒙古和山东河段外,还有黑龙江上、中游,松花江哈尔滨段、佳木斯段等。

印度尼西亚,这个太平洋上的千岛之国,它的地理像一部火山的历史,它的历史也与火山息息相关。大约在30万年以前,地球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和边缘的相互重叠生成了太平洋弧形火山链。印度尼西亚正坐落在这一火山链上。其东部的爪哇岛更是地球上火山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不到1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45座活火山和二十几座大大小小的火山锥、火山口几乎摩肩接踵。

川藏公路川藏公路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一条公路,甚至可以说是用11万中国人的血汗换来的。它穿越横断山脉1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横跨岷江、金沙江等众多大河,横穿8条大断裂带,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这两幅图展示的是业拉山一带的景象,川藏公路如一道细细的白线挂在巨大险峻的山体上。耀眼的阳光从山口倾泻进来,车行路上,竟好像沿着一线阳光攀援。不能不感慨,修这样的路需要十足的勇气,走这样的路也需要十足的勇气。摄影/戴成华

摄影 / 戴成华

在泾县的山水间,常能看见这样大片的“补丁”,那是宣纸原料正在进行漫长的天然漂白。原料要铺在向阳的山坡上,日晒雨淋,最好偶有电闪雷鸣出现,在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里,树皮和稻草方能渐渐褪去杂色,呈现出纯净的白色。摄影/黄飞松

摄影 / 黄飞松

与以前一样,这次发掘的兵马俑也都是不完整的碎片。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由于西楚霸王项羽在灭秦之后,曾派兵对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进行过破坏,兵马俑应该就是那时被打成碎片并被放火焚烧的。

摄影 / 陈旭

1988年,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应邀在日本奈良展出时,工作人员正很不情愿地用棍子把顽固的“铜丸”捅下来。供图/李先登

2006年3月,黄河内蒙古段发生凌汛,河道被严重挤占,壅高的水位漫过河堤,淹没了大片的土地。摄影/董保华

摄影 / 董保华

印度尼西亚火山分布示意图

川藏高山峡谷区

宣纸的制造工艺精细繁琐,耗时漫长,有“片纸两年得”之说。图中展示的是蒸煮工序,一口口大锅中,皮胚正在进行深度“桑拿”,在此之后,它们方能进入下一步的漂白工序。摄影/王泓瀚

摄影 / 王泓瀚

考古人员在用一把特制的水壶给出土的兵俑喷雾。这是一种化学喷雾,在陶俑出土的过程中喷洒,可以保护陶俑的颜色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摄影 / 陈旭

因为王氏模型不能“吐丸”受到批评和质疑,很多民间复原者便把能否“吐丸”当成了重要甚至唯一的检验标准。这是河南南阳的吴迪在汶川地震后向媒体展示他复原的地动仪成功“吐丸”的场景。摄影/熊运彬

摄影 / 熊运彬

凌汛发生时冰摧浪涌,冲堤溃坝,黄河岸边的观景亭也难逃灭顶之灾,沉埋在一片冰雪之中。

摄影 / 张军

硫磺挑夫从300米高的火山口走下来,还要走上5公里山路才能到收购站。身强力壮的挑夫挑着七八十公斤重的硫磺,每天能走两个来回。

大渡河畔手掌般的公路在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青藏高原向第二级台阶四川盆地倾斜过渡的地带,大江大河的侵蚀切割作用十分强烈,高山深谷就成了典型写照。大渡河也不例外,它深切的构造峡谷里奔腾着烈马似的湍流,两厢山势陡起,这一段辟筑于峡谷陡坡上的公路仿佛就挂在山体岩壁上。尤为令人叫绝的是,这段路活脱脱是一只伸出来的大手的形状,手臂浑圆,指尖如削。摄影/曹铁

摄影 / 曹铁

传统的舂捣工艺自有其智慧,木质原料和手工操作,可以把韧皮纤维最大限度地“打散”却不“打断”,这样,抄出来的宣纸内部形成彼此扣搭连接的纤维网,柔韧耐折,是“纸寿千年”的重要原因。

摄影 / 王兴亮

这是秦代的一匹拉着战车的战马,马头很大。俑坑里的马与秦代的真马应该是一样大小的,秦人的战马品种非常优良,因为他们原来就是为周人牧马的一个部族。马头刚好被夹在两块石头中间,这两块石头应该是洪水带来的礼物。

摄影 / 陈旭

对现代科技而言,实现史书所载的张衡地动仪灵敏度早已不是难事。但张衡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工艺、技术手段铸就他的地动仪,依然是未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图为冯锐在办公室窗前陷入沉思,他的身边,是陪伴了他多年的形形色色的“张衡地动仪”。摄影/王宁

摄影 / 王宁

2009年3月,中国空军某部出动多架轰-6飞机,飞往黄河内蒙古段执行炸冰任务。图为翱翔在空中的“战鹰”雄姿。摄影/尤中原 张树华

摄影 / 尤中原,张树华

在山下收购站,硫磺按每公斤约4美分价钱计算,黄澄澄的硫磺在挑夫们的眼里不异于黄金,财富就是这样在他们的肩头上一点点地积累了起来。

摄影 / 丁一

抄纸是手工纸制造中最为精妙的环节之一,纸张的薄厚均匀,全在抄纸工匠的手上功夫,绝非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抄造大幅纸张时,更是需要多人的默契合作与心神相通。捞起的湿纸,要一张张平放在“纸贴板”上。

摄影 / 王兴亮

此次一号坑的重新发掘是开放式的考古,所有参观兵马俑一号坑的人都会来这里看一看。被那么多人指指点点,起初队员们感觉很不自在,但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坑道上摆放有沙袋,是起缓冲作用的,防止队员的行动损坏文物。整个坑周边的木板是警戒线,发现文物之后,我们的摄影师就只被允许在木板上拍摄了,据他说,这里的安检比机场还要严格,每次进出都要搜身。

摄影 / 陈旭

米尔恩(J. Milne, 1850—1913) 英国地震学家,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之一。1883年绘制了张衡地动仪复原图样,推断其工作原理是悬垂摆,做过50多种模拟实验,所设计的悬挂点高达3.5米,“把楼层地板捅了个洞才得以做实验”。他认为张衡的科学思想曾给过他启迪。后来,他据此进一步设计出了“悬挂式水平摆”,于1895年成功创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地震仪。

地勤人员正在为轰炸机装填炸弹。

摄影 / 尤中原,张树华

卡哇-伊真火山的硫酸湖满池的翠绿,总是掩映在袅袅的白雾轻纱帐中,不晓内情的人只看到她含羞如处子般的美丽。当她的“邪恶”和“暴戾”发作时,毒气甚至会在湖中爆炸,夺去硫磺挑夫的性命,这样的恶性事件30年来有记录在案的就有3起。摄影/Justin Guariglia

金沙江中虎跳段的公路山区的公路常常面临各种考验,比如说崩塌。在重力作用下,路面所在的岩体突然沿节理面、地层面或断层面脱离山体崩落,这就是崩塌。地震、融雪、大暴雨等,都可能是崩塌的导火索。右图是发生在金沙江上游中虎跳段的一次公路崩塌事故。大块的沥青已跌落江底不见,路面只余下不足一半贴在岩壁之下,让来往的汽车司机提心吊胆。摄影/马军

摄影 / 马军

然后经过重力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焙纸、揭纸后,工匠们要为宣纸剪边整理,按100张为一刀,打扮一新后盖上印,便可以“出阁”了。

摄影 / 王兴亮

在兵马俑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用冷光灯查看泥土层,看是否已经清理到俑坑的底部。在画面上方,可以看到一辆破碎得非常厉害的马车,据分析,这很可能是洪水作用的结果。一号坑曾经被洪水淹过,由于兵马俑之间是空的,洪水冲过来之后,把俑都冲倒了,淤积的泥土在俑坑中随处可见。

摄影 / 陈旭

王振铎(1910—1992) 考古学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1936年,他根据悬垂摆原理绘制了张衡地动仪复原图样。从保存的资料可以清晰看出,一根硕大的都柱悬挂在樽体中央。虽然他后来放弃了这个模型,但这张复原图仍不时地为后世学者引用。

机舱里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

摄影 / 尤中原,张树华

北部多年冻土区

这幅写意荷塘充分展示了宣纸对水墨的掌控和演绎。中国书画只有在“墨韵万变”的宣纸之上,方能风生水起,灵气十足。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它:“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在这个意义上,宣纸是书画家们另一只隐形的“手”。摄影/文轩

摄影 / 文轩

博尔特(A. Bolt) 地震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他在编著出版的《地震浅说》一书中,请人绘制了一幅酷似米尔恩模型的张衡地动仪想象图。从伸出樽体顶部的柱子看来,他选择了“悬垂摆”阵营。后来,他还曾在1993年出版的《地震与地质发现》一书中,公开质疑王振铎1951年直立杆式复原模型的科学性。

从轰炸机中拍摄到的炸弹投放瞬间。

摄影 / 尤中原,张树华

东部温润季冻区

Sleeswyk和Sivin 分别为荷兰和美国学者。1983年绘制了复原图样。中间粗大的都柱固定不动,实际上是把樽体外壳设计成了无吊线的悬垂摆结构。

炸弹击中预定目标,激起漫天碎冰和烟尘。

摄影 / 尤中原,张树华

大兴安岭森林边缘的公路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北缘。在这一带开车上路,可欣赏到不同寻常的美景:林草交错。水分条件和微地形的差异,能让近在咫尺的土地披上不同的衣裳。摄影/田捷砚

摄影 / 田捷砚

杜希贤 美术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4年绘制的复原图样,其都柱采用低重心的支撑结构,类似民间的稳定平衡玩具,属于一种无悬线悬垂摆结构。

战士们正在为迫击炮装填炮弹。摄影/吕旭明

摄影 / 吕旭明

盘锦芦苇荡中的路盘锦市西南距市区约30公里的辽宁双台河口,是中国最大的滨海湿地之一。秋末冬初,沿着这样的公路穿越芦苇荡,但见车窗外枯黄的芦苇在萧瑟寒风中起伏如潮。摄影/线云强

摄影 / 线云强

冯锐 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从2002年开始,由他牵头的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开展科学复原,选择了悬垂摆工作机理。这个复原模型实现了史书所载的张衡地动仪验震功能。

炮弹尖啸,火光四射,烟尘飞扬。这看上去宛如前沿阵地的战争场面,实际上是地面炮击轰冰时的场景。摄影/张利军

摄影 / 张利军

山西山地、盆地中冻区

为炮弹击碎了冰层,冰块伴着硝烟猛然腾起。摄影/李建国

摄影 / 李建国

河南郭亮村挂壁公路太行多绝壁,一条条深邃的大峡谷,两边全是刀劈斧削的直立绝壁。开不成环绕而上的盘山公路,人们便将公路修成隧洞,穿行在绝壁之上。这种路若隐若现,如挂壁上,便有了“挂壁公路”的美称。在河南省辉县市的郭亮村,村民为了走出被绝壁围合的村庄,硬是在绝壁上开凿了这条石洞公路。走在其间,一个接一个的石洞仿佛一连串视野宽阔的落地飘窗。摄影/单之蔷

摄影 / 单之蔷

萩原尊礼(1908—1999)和今村明恒(1870—1947) 日本地震学家。分别于1937年(上图)、1939年(下图)提出了直立杆工作原理,并利用所制作的结构开展了具体的实验。后因为直立杆的倾倒方向与地震射线方向垂直,灵敏度也过低,有悖于史书对张衡地动仪的记载,未做进一步后续研究。

王振铎(1910—1992) 考古学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1951年,他改用直立杆原理,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该模型不能正常工作、演示,但在弘扬和宣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未发生汛情的黄河平静安详,就在这一片平静中,黄河正在不断地积蓄着力量,寻找时机,准备向人类再一次发起猛烈的攻击。摄影/惠怀杰

摄影 / 惠怀杰

摄影 / 单之蔷

摄影 / 单之蔷

服部一三(1851—1925) 日本地震学会首任会长。1875年,年仅24岁的他第一次把史料文字变成猜想图形,描绘出了世界上首张“张衡地动仪复原图”,并在复原图周围手抄了《后汉书》中的196字记载。不过,他没有推测其工作原理。

河南辉县市的挂壁公路——“昆山隧道”站在远处观望对面崖壁上“挂壁公路”的一个个石窗,宛如一幅山水画中一长串细小的墨滴——正是这串墨滴,让天堑变通途,绝处现生机。这几张图展现的是河南辉县市沙窑乡的“昆山隧道”,阳光透过石洞照射到公路上,让汽车始终行驶在明暗交错之间。这险中求胜的挂壁公路,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串起了一处处深山美景。本页摄影/单之蔷

摄影 / 单之蔷

李善邦(1902—1980) 地震学家,中国近代地震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对中国地震史料、张衡创制地动仪的时代背景做过详细研究。1981年,他去世后才出版的巨著《中国地震》一书中,有他手绘的张衡地动仪原理图样。他更倾向于悬垂摆工作原理,但也没有完全否定直立杆的可能。

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黄河边的黄土路夯实的黄土分外坚硬致密,所以陕北的路有些就是裸露的黄土。但黄土的坚硬又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水。像左图中沿黄河的公路,因为日积月累受水流侵蚀,就变得脆弱易坍塌了。摄影/单之蔷

摄影 / 单之蔷

李志超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4年绘制了“自由杆模型”的复原图样:在独立都柱的底盘下面安置8个青铜滚球,使得沉重的都柱能在地震时出现相对樽体的水平位移。

陕北的路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黄土高原的话,那就是千沟万壑。水流的冲刷让黄土的地表支离破碎,黄土塬(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黄土峁(近圆形的黄土丘)、黄土墚(沟谷之间的条状高地)纵横相间。公路串联起的塬、墚、峁起伏跌宕,纵横的沟壑在众多破碎的地形间投下树枝似的阴影。在这样的地方,很多路段随时面临着水土流失,被沟壑吞噬的危险。摄影/何炳彦

摄影 / 何炳彦

陕北的路在黄土高原上筑路,要精心选择合适的路径,小心避开沟沟壑壑。上图为通往长庆油田的公路,迂回向上的路径犹如陕北信天游一样,曲调悠长。摄影/何炳彦

摄影 / 何炳彦

东南湿热区

江浙的高速公路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他是乘船去的,而今再下江南时,人们更愿意走公路。公路是江南的另一种河流形式,少了弧度和婉约,却多了速度和效率。江南的公路应该是中国修得最好、最完善的地方之一,沿着开阔平滑的公路掠过江南,两畔河湖广布、良田万顷、人烟阜盛,自得一派风流。图为太湖附近的高速公路。摄影/孙伟忠

摄影 / 孙伟忠

西南潮暖区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边的路喀斯特是一种发育在石灰岩基础上的特殊地貌。水带走了岩石里的可溶性成分,溶蚀成各种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深井似的“天坑”是其中一种。广西乐业的大石围天坑在世界大型岩溶漏斗中大名鼎鼎,长长的旅游公路一直把游客送到漏斗边缘最高端的一处山尖上,从那里,人们可以俯瞰600余米深处生长在巨大“坑底”的原始森林。摄影/李晋

摄影 / 李晋

贵州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此段公路竣工于1936年,乃是二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曾多次遭日军轰炸。时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约瑟夫·史迪威准将,受命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因此这条载入世界军事史的公路也被称为“史迪威公路”。摄影/李贵云

摄影 /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边的路

西北干旱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是一片真正的沙海——茫茫苍苍,了无际涯。1995年竣工的1号公路和2007年竣工的2号公路,使得千百年来隔“海”如隔红尘的南疆和北疆拉起手来,让丝路上古老的和田地区又重焕新颜。和一般公路不同,沙漠公路建设必须考虑公路防护问题。这里的沙丘平均一年“流动”5米,为了阻止周围20米高的沙丘吞噬公路,人们沿公路两边用“芦苇栅栏”和“芦苇方格”织成巨大的网兜,将路旁的流沙牢牢地兜住;除此,还种植了数百万株红柳、沙拐枣和梭梭草。于是沿路飘起长长的绿绸带,成了大漠腹地里别样的浪漫。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甘肃赤金镇的“笔直公路”唐人王之涣叹曰:“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出了玉门关,甘肃关外沙区的茫茫戈壁和大漠就展现在眼前,并一直铺陈到天边。图中玉门赤金镇附近的公路笔直如离弦之箭,从平坦辽阔的戈壁滩中一射而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旁浊流滚滚的石油河,在戈壁滩中撒欢儿似的弯曲出自由的曲线。摄影/田捷砚

摄影 / 田捷砚

准噶尔盆地的“折尺公路”新疆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大漠和戈壁滩,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把路筑成折尺一般的模样,是为了防止运输石油等资源的司机在这样静寂单调的底色里疲劳驾驶,避免事故。摄影/田捷砚

摄影 / 田捷砚

新疆砖铺的老218国道用砖铺就的公路?是的!这段红砖路位于现在从新疆库尔勒市到若羌县的218国道旁,是1966年至1968年新疆筑路工人用红砖铺成的老国道的一段。那条举世无双的老国道宽6米,长102公里,是知青们用8000多万块红砖筑成的,作为“世界最长的砖路”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老国道已成为历史遗迹,只保留下了5公里作为边疆公路建设的见证。摄影/沈桥

THE END
0.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附近发生4.2级左右地震财经头条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11月06日09时02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附近(北纬38.27度,东经75.65度)发生4.2级左右地震,最终结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6:43=27=:135:f3j>;;2812;>qvy
1.星空平台app官方下载官网版➡️星空平台app官方下载【🔥🧧最新地址、网站登录、全站APP、手机下载、中国官方、网页入口、游戏网址、官网注册🧧🔥】🎁天天大惊喜礼包🎁,🧧领不完的红包雨🧧!星空平台app官方下载使用一款飞行模拟类游戏,游戏中与以往不同,玩家将需要控制着一个纸飞机进行飞行移动,收集关卡中的光点。在美梦空间中有jvzq<84cj|kccwl0eqs0fnyckn5yX‚{rk1
2.日本本州东岸近海附近发生6.8级左右地震日本本州东岸近海附近发生6.8级左右地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11月9日16时03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附近(北纬39.59度,东经142.46度)发生6.8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原标题:《日本本州东岸近海附近发生6.8级左右地震》jvzquC41e0s/3?80eqs0pn|u1c5LF^LJ5DK17>;:Y2G/j}rn
3.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3月07日18时06分在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北纬33.58度,东经93.01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责任编辑:刘光博 帝世天小说免费阅读 从当战神开始(帝世天),这部小说的境界划分? 从当战神开始这部小说帝世天小说免费阅读的境界划分如下:初期境界:觉醒战士境界 战士们初步觉醒潜能与战jvzq<84dqv4nfs~z{hyis‚~0qtm/ew4swgyukxs1zkgoiofp12>76A<0ujznn
4.台湾花莲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度,东经121.30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15:18更新】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这次台湾花莲6.9级地震和昨晚台湾6.5级地震是同一区域的震群活动,两次震中相距约14公里。 jvzquC41j74ol7sdvx4dp8sgyu4ivvqActzjeujKf?919<78:7
5.地震快讯印尼托米尼湾发生5.9级地震卡罗莱纳新闻#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5日07时32分在印尼托米尼湾(南纬0.10度,东经123.1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地震快讯】印尼托米尼湾发生5.9级地震》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jvzquC41yy}/7;mtvv4dqv4mnnt0p8|1kplp1P69847699:6726
6.体育生翘臀被cao哭官方正版获取方式中国地震台网:塔吉克斯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北京盒马一家门店销售过期啤酒被罚 第一次拍视频拍出心灵创伤 经常在外面吃饭有什么危害? 当细软塌发质大风天出门 《流浪地球 3》开机,沈腾参演,对此你有哪些期待? 乐事客服回应薯片含TBHQ致癌添加剂 白宫发言人多件着装都是中国制造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本 jvzq<84o0k79u|i0kplp1Jwvkerf1@>284
7.掌上购彩下载官方正版获取方式中国地震台网:塔吉克斯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奔跑吧发文祝张真源生日快乐 日本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目前情况如何? 理想l系列累计交付超100万辆 美国人开始飞中国代购中国制造,从饮食到日用品全覆盖,「逆代购」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趋势?会催生新产业吗? 分红水平稳步提升,56家沪市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超5% 胡jvzq<84o08>9xqm0kplp1Jwvkerf1=75;7:/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