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郑刚等岩土专家入选!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博士

今天,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今年的有效候选人总计655人,分别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6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3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2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5人、农业学部89人医药卫生学部85人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3人。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2023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

简单一算通过率应该是13.7%。这个通过率基本接近十比一,高考的通过率大约80%,勘察设计执业资格考试的平均通过率大概15%,基本上院士的通过率也很低。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3人有岩土专业8人。分别是刘松玉、郑刚、刘汉龙、王卫东、周创兵、杜时贵、殷跃平、王兰民共8位岩土专家入选本次有效候选人名单,占全部名单大概0.8%。

虽然比例不大,但其实数量蛮多的。

全部966人大名单我估计读者也没兴趣去看,就不一一摘录。

我截取八位岩土专家并将百度简介附上,供诸位大佬了解。

刘松玉

刘松玉

1963年6月生,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专家。现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带头人,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桩基础与特殊地基/路基稳定、原位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

我国岩土工程荣誉讲座“黄文熙讲座”主讲人,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获得者。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郑刚

郑 刚

1967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5年7月任讲师,1998年1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2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3月聘为结构工程方向硕士导师,2002年10月评为岩土工程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五次。在《建筑结构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天津大学学报》等刊物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持与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其中3项),主持建设部2002科研攻关项目1项,参加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其中1项,另1项排名第2),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其中3项(含重点项目1项),其余2项均排名第2),天津市建委科研项目3项(主持其中2项),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项目6项(主持其中4项),以及其他横向项目多项。

刘汉龙

刘汉龙

1964年3月出生,江苏高邮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堤坝工程减灾与修复委员会(TC303)主席,国家外专局与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 [10]198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工结构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12月和1994年6月分别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5月在日本国立港湾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学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8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99年5月至2009年10月,历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任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12月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2016年7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21年5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王卫东

王卫东

1969年1月出生,汉族,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5月参加工作,2007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现任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岩土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和《Proceedings of the ICE - Forensic Engineering》编委等职务。

长期在工程技术一线从事基坑工程、地下工程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工程设计300余项,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重点在深基础工程领域,研发形成了软土深基坑工程安全与环境控制新技术、深基坑深层承压水控制设计方法与超深水泥土搅拌墙新技术、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关键技术等创新成果,在全国各地大量工程中应用。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获国家行业及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7项 [54] 。撰写专著2部,合作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9部;

荣获国家万人计划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精英、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周创兵

周创兵

1962年11月出生,水工岩石力学家,江苏启东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库坝渗流与控制专委会主任。曾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任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杜时贵

杜时贵

1962年6月生,浙江东阳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矿山工程地质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

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九届中国科协委员,四、五、六届致公党浙江省副主委,八、九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一、二、三届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法人代表),宁波大学岩石力学研究所所长。

殷跃平

殷跃平

1960年7月生,四川自贡人,博士,专业技术二级,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专业方向: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防治。

王兰民

王兰民

你最看好哪位专家今年会入选?

你认识其中哪位专家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副高职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k{l{5
1.[海峡新干线]王兰:17日至18日台湾多次发生地震全台震感明显滕建群:中国的大市场让美国不得不放下身段 [海峡新干线]美财长再炒“中国产能过剩” 滕建群:意图进行多方面的打压 [海峡新干线]耶伦喊话G7:要对中国竖起一道“反对之墙” [海峡新干线]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四年半后重启 郭宪纲:尹锡悦上台后改弦更张 造成地区关系紧张 [海峡新干线]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 中方期待为三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78;1
2.访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Semantic Scholar extracted view of "依靠科技防震减灾——访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 by 陈婷婷 et al.jvzquC41yy}/unrcpvodulmqncx/q{l1rcvft8*G6'HF'BI'G;+:F.F2'G=&C@*;3'K7'AF':2+F;.>:'D8&GB*;E'>8'N:':9+9H.J9':7&DN*G4'>1'B9'G4+92.>6'G>&CN*DH'K5'K='CF+F7.>D'DJ&G>*;E'H1'N>';E+99.J7'D7&:9*G7'>6'K5'G7+C9.>G'G;&;L*D2'K:'BH':9+F9.F2';:&G@*C;'H7'N;':;+92.J8':?&:9*G;'?6'KK'G5+92.=3'G=&;=*;:'K9'A7':5+F9.>E':7&G>*;E'H1'N>';E+99.J7'D7&:9*G7'H2'A5'G;+:7.GH'G=&:N*:D'K6'A:'D2+F8.G2';7.'N>';;+9:.J7'C?&D@*G7'G:'K:5n6;67k2elf5e4?1e@ie57?e2ok4hf7
3.台湾集集7.6级地震21周年:专家解读六大影响八点启示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9月21日是中国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7.6级地震21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近日组织地震系统单位和专家科普解读说,台湾集集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表明,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应当继续做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该次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包括6个方面,对推进防震减灾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4942;/821B7;88;90|mvon
4.各方悼念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闵宜仁 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齐霄斋王自法孙柏涛李山有陶夏新吴惟廉赵素芳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王兰民 香港理工大学高赞民周锦添 上海交通大学杨振斌 jvzquC41yy}/enf/kiv/cl3ep1nv{~}kcpvcwxjkfgpprfp1ikgcwlfcqtjcw4kpfky0qyon
5.组织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景全 王国新 王兰民 王玉银 温瑞智 吴斌 吴波吴刚吴健 吴保光 肖岩 邢峰 熊峰 徐礼华 许强 杨庆山 杨沈 杨在林 姚运生 易伟健 于德湖 俞言祥 袁晓铭 翟国方 翟长海 张令心 张同亿 张郁山 赵密 赵灿晖 赵成刚 赵凤新 赵宪忠 赵衍刚 郑艳 周颖 朱宏平 左惠强 陈曦 罗宏森 解琳琳 閣东东 五、秘书处 秘书长:王涛 副秘jvzquC41kgs/pny0ep5yuƒ1kplpAri?55?6
6.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袁中夏2001年9月-2003年3月在荷兰国际地球观测与信息地学学院进修,期间参加了对意大利南部滑坡的考察研究和印度台拉登市地震灾害分析工作。 2003年回国以后,继续从事地震灾害、GIS/RS应用研究等。并攻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在职博士。导师为王兰民研究员,其研究论文为:黄土动残余变形的特性、机理和工程处理研究。jvzquC41{|4lcx~cp0ipo8luud5ecxxjk1;499;;8d8cf>k0jvsm
7.第十二届《地震科学进展》编辑委员会于海英(上海市地震局) 王兰民(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兰炜(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王玉石(北京工业大学) 王庆良(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王同利(北京市地震局) 王进廷(清华大学) 王晓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王晓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桂萱(大连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jvzquC41yy}/isi|fv4dp8sgyu5ckjsygknvk7mvo
8.自然灾害学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联系方式: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编辑部主任:徐文杰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电话:0451-86652820 邮箱:jnd@iem.ac.cn 网址:https://zrzh.paperonce.org/ 《自然灾害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谢礼立(院士) 副主任委员:陈云敏(院士) 史培军 王兰民 方秦 姚运生 韩林海 温瑞智 jvzquC41kgs/ew4kpfky1znmcp5{tƒm
9.基于OpenSees的软土震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震陷,特别是软土地基上产生的不均匀震陷,往往会引发房屋结构物的倾斜、裂缝,甚至引起结构物、道路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以往的地震中,震陷引起的灾害越来越为研究人员与工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762<.39678788793jvo
10.第三届韧性城乡与防灾减灾论坛王兰民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吴斌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院长 徐赵东 东南大学,教授 赵金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任 赵宪忠 同济大学,教授/院长 周建龙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总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周云 广州大学,教授/副校长 jvzq<84yyy4{i|i{0usi7hp1pkxangy0gtrHnf?395
11.ChinaRock2024第二十一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兰州中心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河西学院 甘肃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甘肃省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工业学院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jvzq<84yyy4du{rg0eun1]jejuksxrhg1Euovnsv1unpy8nf16?167iq
12.学会资源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并得到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等相关学会的支持,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哈尔滨理工大学协办。 12月18日,我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 jvzq<84yyy4hgxhjkpg.elju0et0KvuqtvgovhJxgpzt0qyon
13.王兰民|SemanticScholar王兰民 Biology 2007 2006年11月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工程地震资深专家张振中研究员和孙崇绍研究员70华诞。在两位研究员所在部门、同行朋友和多位学生的倡议下,我们举办本次“黄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学术研讨会”,以表达对两位老师70寿辰的衷心祝贺,同时对他们为防震减灾事业和人才培养所做的杰出贡献表示崇高的敬jvzquC41yy}/unrcpvodulmqncx/q{l1cwziq{4'G9+9G.=D'G;&:>*D2'K7'K5';3522>545:;6
14.地震工程学报ChinaEarthquakeEngineeringJournal서북获奖情况:中国地震局科技期刊三等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曾用名:西北地震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清华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主编:王兰民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国际刊号:1000-0844 国内刊号:62-1208/P jvzquC41upy/yjshcpmec}f0eqs/ew4rgtop1gf|zh
15.柴少峰(4)王平,王兰民蒲小武,柴少峰,邵生俊,王丽丽,吴志坚,车高凤,严武建,基于情景模拟的岩土地震灾害评估技术,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二等,中国地震局,2021。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chaishaofeng250@163.com 办公电话:jvzquC41itge0lnfr0kew7hp1ktgq8632356:<50jvs
16.重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将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jvzquC41ufhetj3ep1tfy|nphq575=62254ivvq
17.第四届国际地震岩土工程性态设计大会顺利召开PBD-IV会议由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地震岩土工程技术委员会和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得到中国地震局等22家单位支持。清华大学张建民、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王兰民和清华大学王睿分别担任组委会荣誉主席、主席和秘书长。 线下线上来自26个国家40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邀请陈云敏、Ross Boulanger、M. HesjvzquC41yy}/er{kn0ztkwljwc4ff~3ep1nf1rshq1716<43:9>/j}r
18.专家:甘肃岷县漳县地震为当地500年来最大地震中国地震局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当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解读此次地震的成因和特点。据介绍,此次地震是500多年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 中国地震局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地震发生在甘肃东南部地区的“临潭—宕昌断裂”的中东段。在历史上该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s1427419
19.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确定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21年4月23日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8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4人) jvzquC41yy}/ejj0ep5dcn4jvor0ojnp1eum3872433168751463399453736;=683:6:<68a34ivvq
20.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甘肃7位科学家候选中国工程院据了解,这7人分别是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李得天,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俊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汪宁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涛、冯起、俞祁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王兰民。 jvzquC41yy}/i|hp0eun0ls1iutfy|4u{uzfo8724351687612737@<4744tj}rn
21.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12月12日下午,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姚运生、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任云生、副校长郭迅以及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王兰民研究员出席会议,科研处、应急管理学院、地质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以及实验室相关教师现场参加会议,校外学术委员jvzquC41yy}/erir0gjv0ls1kplp1:5651718B=0jvs
22.不同设防烈度下西吉黄土动抗剪强度特征研究马星宇1, , 王兰民2, , , 马文国3, 柴少峰2, 赖欲儒4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 中国地震局甘肃省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3.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0 4. 宁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宁夏 jvzquC41yy}/epjlqwxocu3eqo5dp8ftvkimg8iqk1710:699;5DLPJ4249T49542
23.特大喜讯!华为徐文伟入围院士增选名单!芯动传媒根据中国工程院网站公示,徐文伟被提名的学部为「工程管理学部」,该学部总提名人数51人。 华为简历显示,徐文伟先生--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硕士。1991年加入华为研发部,主持华为第一代局用程控交换机开发,分别负责芯片、总体技术、战略规划和预研部等工作。历任公司国际产品行销及营销总裁、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88:9>17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