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人口统计数据问题

二十世纪中国人口统计数据问题

张念瑜

二十世纪,中国经历过几个朝代或几个政府的执政,即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执政。在1949年之前,中国只是形式上统一的国家。长期性的军阀割据、外敌侵略、国内战争和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人民生命财产没有任何保障,人口损耗巨大。在战乱时期,也无法进行真正意义 上的人口普查和全面的人口统计工作。

二十世纪以来,清政府组织过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即宣统人口普查,北洋政府组织过全国性人口调查。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即下令各省市办理人口调查。新中国建立后组织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1953-2000年组织过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我们只讨论历次人口普查的全国总人口的数据问题。

宣统人口普查的目的与已往的人口调查不同。它是调查选民,以开议院、行地方自治之宪政服务的。也因清廷公信力缺失,调查员、绅董在调查过程中办理不善、民众的猜疑误解、地方痞棍的煽惑等原因,引起各地的反户口调查风潮(何亮,马龙)。

1907 年9 月,清政府宪政编查馆“奏准在京各部、院均设立统计处,各省设立调查局”。民政部于1908年设立统计处,并制定了“六年调查户口计划”。因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打断了这次人口调查的进程,直到清朝灭亡,仍有一些省份未上报人口调查的结果。这次人口普查最终结果没有最后得以汇总、统计、发布。然而,《清史稿·地理志》却记载:1910年全国各地区上报人口总计62699185 户,341423897 口[1]。但宣统人口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为以后的人口普查奠定了一个基础。

1912年,北洋政府内务部主持了民国时期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并规定由警察负责进行调查,在无警察的地方由保卫团负责,如果二者都没有则由地方组织当地士绅协助。

调查科目为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出生率和死亡率,但没有规定调查人口的标准时间。虽然是全国人口调查,但只有苏、浙、赣、鄂、湘、川、直隶、鲁、晋、豫、陕、甘、闽、滇、贵、辽、吉、黑、新19个省和绥远、京兆两个特别区进行了清查。其调查结果到1916年和1917年才陆续公布。调查方式多采用逐户调查,由地方官员估计。全国总人口4.06亿人(王德发,2017.p.15)。《中国经济年鉴》公布的是经修正厘订后的数字,内中将无调查的各省区及河南、湖北都换上宣统年间数字,全国共76 386 0 74 户, 4 05810967口(米红,蒋正华,1996)。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1929年国民党提出由“军政”进入“训政”时期。

由图1-1可见,1910-1949年全国总人口的数据走势平坦。1912年全国总人口为4.0581亿人,按照12‰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到1949年全国总人口应该为6.385亿人,但实际统计只有5.4167亿人[2]。

由表1-3可知,从1910-1949年38年间,有2年的增长率为零,有11年是负增长。1933年减少人口4381.35万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据统计,民国38年间,因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就造成21031746人死亡(孙语圣,2008.p.28)。

1983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统计数据(见表1-4)。有关数据引起国内外学者的讨论。实际上,对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在以后的出版物中并没有做修订。也就是说,198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没有技术性的错误。

由表1-5可见,如果1959-1961年净增人数按照1958年的水平推算,1959-1961年三年净增人数应该为3372万人,但根据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三年净增353万人,少增3019万人。有人干脆就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三千万人。关于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论。我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统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实在没有能力去证实或证伪这类学术观点。

1959-1961年是存在普遍性饥荒的,并且是“人祸”。 图1-2列示了1960年中国各省区市人口自然增长率[3]。在28个省区市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有安徽(-57.2‰)、山东(-4.1‰)、河南(-25.28‰)、湖北(-5‰)、湖南(-9.93‰)、广西(-10.1‰)、四川(   -42.2‰)、贵州(-32.36‰)、云南(-2.07‰)、甘肃(-25.8‰)、青海(-27.7‰)11个省,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产粮大省“闹饥荒”、饿死人,与自然灾害无关。

图1-2   1960年中国各省区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

人口调查统计数据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本信息。人口统计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

早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了人口数和土地数的统计。周朝以后,历代都有人口调查制度。公元2年还有了正式的全国和分地区的人口记载。自《汉书》以来,史书都专辟“地理志”或“州郡志”记载人口信息。然而,清末新政时期的“宣统人口普查”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其意义是深远的。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搞过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并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口调查统计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但由于国家只是形式上统一国家,实际上军阀割据,社会动乱不安,全国人口普查无法实现逐户调查,调查技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没有规定人口普查的时间标准,等等。我个人认为,相对而言,民国时期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是可以作为研究的资料的。

新中国做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制度性安排,一次比一次要合理完善。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1959-196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在以后公开出版的书籍中并没有做修订。这至少说明当时调查统计不存在技术性的错误。学术界的各种观点,我没有能力去证实或证伪。

[1] ]20 世纪30年代,王士达与陈长蘅先后利用了宣统人口普查的原始材料对普查时全国人口总数进行了估计与复原,得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王士达的修正数为70430432户,372563555 口;陈长蘅的修正数为71268651 户,368146520 口)(王士达,1933)。

[2]《中国统计年鉴》(1983.p.103)。

[3]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该年平均人口数×1000‰

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数÷该年年平均总人口×1000‰。

其中所谓“年平均人口数”是年内各时点人口数的平均数,即年内全体所活人年数。

王德发,2017.中华民国统计史(1912-1949)[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路遇,2009.新中国人口六十年[M].中国人口出版社。

何亮,马龙 .论清末反抗户口调查的原因及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7)。

米红,蒋正华.民国少、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布开究与创卜价[J].人口研究,1996(5)。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1948.人口统计》( 1 94 8 )[M]., 中华年鉴社印制, 19 3 5 年《内政年鉴》户政.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1946.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M]. 内政部印制。

林森,1940.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0年)[M].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

林森,1961.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7年)[M].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农业出版社。

徐堪,1947.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7年)[M].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王士达,1933.民政部户口调查及各家估计》( 1 9 3 3 );中华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 1 9 3 4 年1 月).

阮湘,李希贤 吴秉钧等,1924.中国年鉴:第一回[M].商务印书馆。

谢忠梁.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国家统计局,1983.《中国统计年鉴》(1983)[M].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6.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9.新中国60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

何炳棣,1989.1368— 1953 中国人口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

孙语圣,2008.1931·救灾社会化[M].安徽大学出版社.

严中平,等编,2012.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择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HE END
0.中国2011年分地区地震监测情况统计【行业分类】科技 【地区分类】中国 【数据采集日期】2011-12-31 【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统计项目】中国2011年分地区地震监测情况统计 【数据包含量】199 【点击次数】5单位:个 地区 地震台数总数 强震观测点 宏观jvzq<84yyy4clrshqdgom7hqo1JbvjQkuv4eqHrgvjue?MfvcXofy/nf?5769/id?VP'xrjy?xofy/xvt?LGH=j4f=LGH>;hf=LGH@>4;=LGH@658=LGH?h36=LGHB;e8=LGH>;g4=LGH>68e=LGH>8h:=LGH>j96=LGHB796=8<2D6=5=
1.中国地震灾害统计中国的地震灾害.doc中国地震灾害统计 中国的地震灾害 【--统计工作总结】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地质灾害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主要强调地震的形成机制,地震的分布和地震带危害,以及抗震救灾中应该中注意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自然灾害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学情分析 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216:3@4937:27?6642634960ujzn
2.2008年5月13日至16日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统计表国内财经新浪财经2008年5月13日至5月16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地震捐赠款物(10万元以上)统计表 序号 时间 捐款单位及个人 捐赠金额 物资价值(折合人民币) 1 08-5-13 湖北劲牌保健酒业有限公司 1,000,000.00 2 08-5-13 江阴德玛斯特钻具有限公司 100,000.00 3 08-5-13 新万鑫(福建)精密薄板有限公司 200,000.00 4 08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h1;52:2;2986258:9:9<840yivvq
3.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国历年地震灾害的统计数据?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国历年地震灾害的统计数据?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获取电子版《CDA一级教材》 jvzquC41ddy/rrsiiw4ptp4li1zpppokavuoisnujwpva@8427>6a:3jvor
4.中国历史地震分析,你的家乡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吗?ATtuing我从中国地震信息网http://www.csi.ac.cn/publish/main/813/2/index.html,获取了中国从公元前780年到现在有据可考的6444条5级以上的地震数据。对这些数据做了一些数据转换和存储,分别制作了历史地震展示、历史地震分布统计、历史地震热力图等。下面我把分析的结果展示给大家。 3.历史地震展示 首先将处理好的数据jvzquC41yy}/ewgnqiy/exr1CVzvkwl1r1=45?>640nuou
5.2018年全国发生三级以上地震542次这些地方高发!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微信公众号消息,2018年,中国共发生三级及以上地震542次(台湾地区4.0级以下地震未统计在内)。其中,大陆地区地震频次偏低、强度偏弱,台湾地区及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活动水平与2017年相比有所增强。 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hp8723;5136561:=2;B<90unuou
6.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情况统计.pdf2006-2020 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情况统计.pdf,2006-2020 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基本情况统计 中国地震局 二〇〇九年四月 1 一、 说明 1、行政区划资料选取与更新 中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国家测绘 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3A4:36723:5552653:60ujzn
7.地震震级统计研究地震震级统计研究,极值理论,GEV模型,POT模型,基于能量的模型,地震震级是地震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本文讨论地震震级的概率意义与统计分析问题。将地震震级作为随机变量处理,本文从概率论的角度给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Fkuyft}fvkqt0C{ykenk0/:5384?47@60pj4ivvq
8.2017九寨沟地震受伤死亡人数九寨沟7.0级地震伤亡统计据中国阿坝州发布微博最新消息称,接九寨沟县应急办书面报告,截至8月9日凌晨5时00分,经初步核查,九寨沟县漳扎镇M7.0级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伤。 【中国地震局:目前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已确认造成5人死亡、63人受伤】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的7.0级jvzq<84yyy4np€3ep1tfy|4ujgnvk86:32=357mvon
9.硕士生导师简介1.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2.地震区划技术研究 3.统计地震活动性模型研究 工作经历: 2024年12月-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4年11月-2024年11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2年7月-2014年10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jvzquC41yy}/enf/kiv/cl3ep1kd€4ujwutjrxjgpmecxxjklobpsng14>249;0jvsm
10.放了几天假,明天终于要开盘了!这几件大事最可能影响A股走势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截至4月6日,本周全球5.0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6起。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信息,美国东北部新泽西州5日上午发生4.8级地震,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回到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业绩预报情况。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已有46家公司率先公布了一季报业绩预告。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5952963B>8784ivvq
11.地震迁移的统计预报地震迁移的统计预报 王梓坤1, 朱成熹2, 李彰南, 王启鸣, 孙惠文, 徐道一 1. 南开大学数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刊出日期: 1973-12-28 ON THE STATISTICS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MIGRATION WANG ZI-KUN1, ZHU CHENG-XI2, LI ZHANG-NAN, WANG QI-MING, SUN HUI-WEN, XU DAO-YIjvzq<84yyy4e|t}0qtm0c{ykenk0km4igqrpi‚d:9:8
12.各省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数据集(20042022年)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博客介绍了自然灾害涵盖气象、地质等五大类,展示了2004 - 2022年各省份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绝收面积数据。数据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用线性插值法补全,还给出了数据字段及下载链接。 01、数据简介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是地球演化过程jvzquC41dnuh0lxfp0tfv8qk73:12?5521gsvrhng1jfvjnnu1749@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