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9日9时14分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山西似乎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去年有10次。你知道山西历史上的那些大地震都发生在哪儿吗?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预测?
2016年山西的10次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12日中午11:14:09,山西运城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震中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运城4.4级地震周边城镇密集,而且震源很浅,震感较强。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15日00时14分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北纬35.01度,东经110.88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7日03时58分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北纬34.99度,东经110.86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07日04时49分在山西忻州市原平市(北纬38.87度,东经112.91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山西台网正式测定:7月7日22时00分在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北纬39.4度,东经114.1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6日12时37分,在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北纬36.99度,东经111.95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10
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11时8分在山西太原市清徐县(北纬37.59,东经112.48)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距清徐县10公里。
山西处于哪个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
它们是: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山西地震带属于华北地震区,是全国重要的地震活动区,由大同盆地 、忻定盆地、太原盆地 、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由北向南呈“S”型分布,历来是国家重点监测防御区之一。
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大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上述大地震无一例外都发生在山西地震带的五大断陷盆地中。
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不是日本吗?
看看这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地震能被提前预测吗?
1、“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
在地震学界,“地震预测”主要是地震部门利用现有地震仪器和监测手段,采集,记录提取地震异常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的科学预测,一般用于表示对地震的长期形势进行判断。
“地震预报”则用来表示对中短期甚至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发出警报。我们通常所关心的,其实就是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希望预报发出后,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及时逃生。
2、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我们习惯向地震频发的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但是你知道吗,日本已经放弃放弃地震预报幻想回到防灾现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地震预报很难做到。
1966年以来,我国虽然在海城地震、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地震的例子,但地震预报仍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各国仍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中,能做出预报的地震仍占少数。在当前尚未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情况下,地震预报只能预测出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地震预报非常可能是谣言。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3、谣言!日本提前10秒预测地震
记得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还附带了视频。果真如此吗?
真相是:
日本做的是‘预警’,所谓预警,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波传播速度不同的“时间差”。简单的讲,就是已经发生地震的地方,震动源向外传播,地震波传播需要时间,发生之后可以提前告诉你,多少秒之后能传到你那里。
地震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1、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
2、为什么同一个地震不同机构说的震级不一样?
世界各国对地震震级的参数标准有一定差异。当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地方性震级ML、体波震级(mb和mB)、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比如尼泊尔地震我国测得8.1级是面波震级,而美国测得7.9级是矩震级。
3、高处挂磁铁可以预报地震?
在地震发生的前后,由于地层内快速的地质变化而导致地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常的变化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观测到的。但是,这种地磁场异常的量级实在是太小了,100米外普通输电线产生的磁场都是它的1000倍。所以这种异常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几乎无法被探测,更不可能利用它预测地震。
4、地震预报由谁发布?
地震预报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为了不致造成混乱,我国政府于1998年发布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听信谣传,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学。
5、“生命三角”存活机会最大?
“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库普提出的,但并未得到全球范围内地震、救援领域专家的认可。实际上,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迅速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6、蛤蟆大量聚集预示地震?
虽然依据动物行为预测地震是早年间民众科普运动主要内容之一,但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支持“动物预报地震”的存在,甚至有一些实验显示了相反的效果。此外,“心理聚焦效应”也会让人产生动物能预报地震的错觉。比如“预示要发生地震”的“蛤蟆聚集”,其实是一些蛙类繁殖期的大规模聚集行为而已。
7、地震云能预报地震?
第一个提出“地震云”说法的是一个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冈7级地震之前看到一条非常奇特的云带,并据此提出了“地震云”的假说。实际上,我们现在对这种条状云带的形成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它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