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防灾减灾这份地震知识科普你一定要看!!!

POPULAR SCIENCE

地震知识科普

防震减灾 你我同行

地震是残酷的,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与亲人天隔一方,让多少小孩失去父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片抹也抹不去的阴影。而近期地震也逐渐“苏醒”,因此防震减灾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地震成因

ORIGIN OF EARTHQUAKE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

2、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3、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4、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位置

EARTHQUAKE LOCATION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一、震源

震源即为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

二、震中

地震发生时,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也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称为震中。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越大,烈度越高。

三、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一般为破坏性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应对地震

COUNTERMEASURES

一、在室内避震怎么做

1、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2、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

3、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

4、不要乘坐电梯。

6、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二、在室外避震怎么做

1、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2、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3、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三、若被掩埋,如何自救

1、坚定求生意志。

2、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3、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

4、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5、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

6、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7、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灾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增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抵御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的明天更加光明灿烂。

THE END
0.地震形成的分析及“地震”的普遍性原理揭秘自然界隐藏着最普遍的我在《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发表的“地震形成的分析及“地震”的普遍性”一文中,将万有引力定律拓展: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的密度公式可以推出,假设天体、星系、宇宙是球体,根据密度公式:ρ=M/V,M=ρv,V=4πx3/3,代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M,得万有引力定律的拓展表达方式:F=Gρ4πxm/3,其中F是天体、星系、宇jvzquC41kfkb0lfu0et0|qmj1fwlz‚{jl5est}{|{nkamvmz1oohx4424:07>63;6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