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成因是什么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b、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

2、人为原因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等人为因素都会引发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THE END
0.整点儿科学第4期:地震是如何产生的?视频简介: 地球内部岩石层受到巨大压力,会发生变形,科学上称作褶皱,挤压的力到了一定程度时,会因承受不了而断裂,断裂的同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引起大地的震动,可怕的地震就是这样产生的。播放视频 内容来自:天津科学技术馆 分享到: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1-20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75?6:<
1.震动的地球:地震的科学与防范二、地震的成因 要理解地震,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所生活的表层。地壳上的岩石并非一块整体,而是由多个“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中不断移动、碰撞和分离。当板块之间的摩擦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断层,释放出储存的能量,形成地震。 jvzquC41yy}/i|fuv0usi7hp1{plr8nphq522:6146=93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