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甘肃省积石山地区突发6.2级地震,截止到22日,本次地震已经致使148人遇难。
印象里,早在1960年时,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场极其严重的9.5大地震。除了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外,整个地轴都被震偏了8厘米。
9.5级就能造成如此后果,那要是最高级别的12级大地震又会有多严重?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一个地形狭长的国家——智利。它东倚高峻的安第斯山脉,西濒狭长的太平洋深沟。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山喷发、剧烈地震和周期性海啸始终困扰着这个国家。
在智利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震级较大的地震,也给智利造成过极大的损失,但是却从未有任何一场地震,破坏力如1960年的那场一样。
自从智利独立之后,每年的5月21日对于智利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因为这天是智利的“海军纪念日”,政府每年都会举行相对盛大的纪念仪式,自然也会聚集相当多的人。
但是就在5月21日清晨,异变突生。
这天清晨5时许,智利南部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地震,而且还将南部的通信设施破坏,整个智利南部地区的通信全部瘫痪。
对于这种突发情况,由于担心会发生更严重的事件,智利政府果断终止了当天所有的庆祝纪念活动,投入人力物力到灾情恢复工作中去。
前文已经说到,智利本就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对于这种突发地震,自然有很好的应急预案。
但当时的所有人,明显都低估了这场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大地震本身就是比较难以预测的灾害,再加上智利并不是个富裕的国家,故而投入的资源还是比较有限的。
谁又能想到,就在第二天的19时11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突然发生在智利南部蒙特港海底,与前天清晨那场地震的震中相距不远。
在这场地震中,智利的国土犹如纸片一样被撕出了一条条巨大的沟壑,有些沟壑在震荡中又合拢,有些则随着震动继续加宽,用山河异色来形容毫不为过。
在人口聚居的区域,所有的民宅全部垮塌,碎石瓦砾遍布整座城市,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压在了废墟之中。
而更加恐怖的还不是这些,15分钟后出现的海啸才是真正致命的灾难。
就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一些身在蒙特港附近且防震意识较强的人就注意到,海水以极快的速度向大海深处退去。
速度之快甚至都没有带走原本生活在水中的鱼虾等生物,原本美丽的沙滩竟瞬间变得犹如沙漠一般广袤。
约10-15分钟后,海岸上突然出现了坦克车编队全速开进一般的巨响,紧跟着一条白线出现在海天相接的地方。
这条白线向着陆地奔涌而来,逐渐越来越近,到达距离海岸2公里时,人们才发现这正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巨大海啸。
当时海啸的平均浪高达到8-9米,最高的浪高高达25米,以极其迅速且磅礴的气势袭击了沿岸的城市和村庄。
那些刚刚经历过地震,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之下的人们,以及在地震中侥幸逃出来的人们,在海啸中犹如汹涌波涛中的一片片树叶,瞬间没有了踪迹。
不久之后,巨浪席卷着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退去,整个瓦尔迪维亚市瞬间变成了一座死城。
即便有极其幸运的人,躲过了刚才的地震和海啸,却也难以抵挡接下来的灾难。
海啸如地震一样,也是一波一波的涌向海岸,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智利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所有城市,都受到了这场海啸的波及。
而发生在5月22日的那场最强烈的地震,经过事后的测定以及修定,震级居然高达9.5级。这是有记录以来,人类所遭遇的震级最高的地震,没有之一。
这场史上震级最高的地震,后来被命名为瓦尔迪维亚地震,或者干脆被称为智利大地震。
这场地震和后续的海啸,造成智利数万人的死亡,200万人就此流离失所,堪称智利所遭遇的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
由于这场地震震级太高,所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智利,整个世界都受到了这场地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智利大地震后续影响
由于智利位于南太平洋东岸,而这场地震又是发生在蒙特港附近的海底,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互相撞击而形成的,故而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夏威夷群岛。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达到了700公里每小时。夏威夷群岛虽然距离智利相隔万里之遥,但奈何这场地震震级太高,整个太平洋以蒙特港为中心都在震荡。
如此浪高已经相当于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底发生不低于7级的大地震。
巨浪汹涌而来,并瞬间涌向岸边,直接跨过夏威夷群岛西海岸的防潮大堤,朝着群岛深处奔涌而去。
这场海啸冲垮了夏威夷群岛大量的道路、房屋,不过好在当时夏威夷群岛上并没有居住太多人口,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少。
而地震波抵达夏威夷后,也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而是越过夏威夷向着太平洋西海岸地区传播。
距离地震发生一天后,地震波抵达日本。
地震波跨越了1.7万公里的距离,抵达日本时竟依然能够掀起8米高的巨浪,日本的本州岛和北海道岛东海岸正对着巨浪来袭的方向,最先遭到了冲击。
日本人口稠密,故而巨浪带来的损失也非常大。
据事后统计,约有140人在这场海啸中丧生,另有4000所房屋被冲毁,船只、码头、港口及其他设施都受到了巨大损失。
事后当时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震中心主任汤姆·乔丹说道:“这似乎是一头行星巨兽,发生在南美洲的地震,竟然杀死了日本人。”
而后地震波继续向太平洋西海岸传播,直至传播到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以及库页岛。这里距离智利南部蒙特港,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的距离。
俄罗斯东部地区本就地广人稀,也没有太多的人口聚居城市,故而这里没有遭受重大损失,但海岸上掀起的巨浪依然高达7米。
同时巨浪在菲律宾也同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里的浪高与俄罗斯相比稍高一些,但不及日本,造成的损失也远不及日本那样大。
事实上,地震波也传到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但中国的外海上有一圈岛链,对巨浪起到了阻挡的作用,故而地震波传到中国后几乎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位于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一些验潮站中,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浪。
这场9.5级的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万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事后观测到,这场地震直接导致地轴偏移了8厘米。
不要小看这区区的8厘米,地轴的稳定对于地磁场具有重大意义,哪怕是丝毫的偏移,都足以对全世界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一场地震,就给世界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那最顶级的12级地震破坏力又会如何呢?
12级地震的破坏力
如今发生地震,一般都会以里氏震级来衡量地震强度。而这一测量制度最早是在1935年,由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查尔斯提出。
最初的里氏震级最高只到9级,每增高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将增加约30倍。
随着20世纪多次超级大地震的出现,最高的里氏震级也相应提高,就比如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最终就被确定为9.5级。
而地震烈度最高则被确定为12级,与里氏震级有着直接关系。目前震级最高的就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里氏震级9.5级,再高的震级目前还没有观测到。
但是,以目前人类掌握的地震模型来推测,还是可以推测出12级地震发生时,将会是怎样的一幕场景。
地震本质上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目前世界存在六大板块,而这六大板块中除了南极洲板块相对稳定之外,其余五大板块均比较活跃。
大板块之内又存在许多小板块或者断裂带。
在大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尤其是环太平洋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地壳运动相对活跃。
环太平洋地区也就分布着世界上最广泛的活火山、地壳断裂带。
而地壳挤压、碰撞必然会带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海啸则大多数为这两种灾害的次生灾害。
如果发生12级大地震,在能量上就比1960年智利大地震强了大约2700倍之多,即相当于1000万亿吨TNT当量的炸弹。
目前人类研制的当量最大的核弹为沙皇炸弹,换算成12级地震,大约相当于30万颗沙皇炸弹。
如此惊人的破坏力,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承受的了。
一场12级地震,足以将震中附近的所有人造建筑物完全摧毁,就连自然形成的山脉、湖泊、河流都将会改变原有的形态。
用一句山崩地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而如果这场12级地震发生在沿海地区,所掀起的海啸也将是人类从未见过的。
以2004年发生的印度尼西亚大海啸为例,当时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等级高达9级,但却直接席卷了亚洲、大洋洲15个国家,造成30万人遇难。
试想一下,如果这里发生的是12级地震,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无论如何,12级大地震目前只在模型预测之中,尚未在现实中发生。
地震是无法预测的,具有巨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才是减小损失的保证。
树立抗震防灾意识
地壳运动是无法阻止的过程,也属于自然规律的一种,人类生存于地球之上,所能做的也就是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
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人们所能做的就是牢牢树立抗震防灾意识。
为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我国早已成立地震局,于各地建立多个地震观测站,时刻监控中国地壳运动的相关数据,为可能到来的地震发布预警。
此外,防震减灾教育已经深入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和各群众团体之中,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1.全球最大地震60周年 专家强调加强抗震设防是关键 中新网
2.1960年智利9.5级大地震的科学启示 中国地震局
3.躺着也中枪!南美洲智利地震,远在万里之外的日本却遭遇海啸! 北京科学中心
4.地震科普|世界地震之最 四川地震局
5.地震中的震级和烈度,你分清楚了吗? 新民晚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