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在地震实时监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秒内测出震源机制参数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王利 安徽台记者蔡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科研团队在地震实时监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在1秒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地震由地下断层活动引起,从地震数据中推算地震震源机制,可以揭示断层在地震发生时具体的运动情况,为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应急救援等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科研人员朱慧宇说:“在通常情况下,国际和国内在3分钟到10分钟才能够把震源机制解信息发布出来,在预警中,预警时间每提高3秒钟可以减少伤亡率14%。”

这套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叫做“智能地动”。目前,已接入位于四川、云南等省份的中国地震科学试验场,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据统计,2020年度“智能地动”共记录地震1100多次。朱慧宇说:“我们可以在1秒钟之内获得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地震的震级,还有地震的震源机制参数。”

简单来说,“智能地动”系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根据记忆中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相关信息。目前“智能地动”已投入运行两年多并成功测试了多个国家的地震数据。中国科技大学张捷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正在对“智能地动”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以提高其地震实时监测能力。

中国科研团队在地震实时监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在1秒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THE END
0.中国地震网移动版app下载最新版中国地震网移动版app是一款专注于地震预警与信息服务的安卓软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权威推出。这款软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地震信息,帮助用户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灾害损失。通过实时监测地震趋势,结合天气、地壳运动、邻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综合判断地震的发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地震预警服务。 jvzquC41o0isut~0eqs0oru1uqlu1@=7;49/j}rn
1.中科大牵头自主研发4G地震仪服务云南漾濞余震观测5月26日,中国地震局发布新闻公布参与云南漾濞6.4级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科考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在云南漾濞第一时间部署自行研发的新一代4G实时地震监测系统位列其中。 5月21日晚21:48,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已致3死28伤,损坏房屋13000余间。此后数天,陆续发生数百次余震,包括数个4级以上的强余震jvzq<84pgyy/w|ye0gjv0ls1kplp1:56:1=66:;0jvs
2.科学网—人工智能全自动地震监测系统发布智能预警“跑赢”地震波'“智能地动”系统为地震实时监测提供参考。 ■通讯员 桂运安本报记者 卜叶 收到地震波信号后,2秒内就能自动发布地震震源参数,让智能预警“跑赢”地震波。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捷团队与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赵翠萍团队合作,推出人工智能全自动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系统,为地震实时监测提供参考。相关论文近日发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tdqyonpkxu87242541<:592=/uqyo
3.探秘乐山全球首个“地震观测站”:14种设备实时监测地球物理变化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徐梓胜)“在一个观测点上,实时监测,从地下5米至350千米高空的垂直范围,同时有效监测地振动、地形变、地磁场、地下水、气压、大气风场、大气电场等20个物理量。”近日,乐山新闻网报道了位于乐山市青平镇青和村的一个全新“跨圈层扰动垂向观测系统”, 这个站点被称为“超级观测站”,引来不少网jvzq<84yyy4mg|mcp0io1qyon1725M>E6DH3;;:C9C532;612:5368{kgye69>>HG8GFC@;95FL/j}rn
4.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22<5;13<27;<2:79:;7xjvor
5.实时毫米级监测“中国北斗”守护世界海拔最高堰塞湖大坝安全西安新如今,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堰塞湖大坝——塔吉克斯坦萨雷兹湖畔,由中方牵头,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多家单位联合建成的“萨雷兹湖乌索伊大坝北斗变形监测应用”系统正在平稳运转。 自2021年起,北斗实时毫米级可靠定位技术,便时刻监测着萨雷兹湖大坝的变形情况,守护着中亚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安全。该系统的建成,不仅是中国科学院科技jvzquC41yy}/zrfpep4dqv4z|v5dqwygpv532;8/3252:8hqpvkovh;9;3<547mvo
6.Sigma4地震/声学监测系统Sigma4可扩展至数百个通道,相对于其他产品,该型号应用案例广泛,在油气勘测、诱发地震监测、地质岩土工程、振动/声学监测和地震监测等方面得到应用。 典型用途包括自主(盲采)节点、控制&状态节点金额实时数据测震仪,具有多种记录模式和测量方案,在面对不同观测条件和观测对象时,配合相应的软硬件和测量方案,可形成不同jvzquC41yy}/gyhep0ipo8utqa|jg€24;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