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1、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走安全通道。

4、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注意震后的卫生防疫管理。

7、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8、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2)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9、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

地震自救歌:

地震来了不要慌,紧急避险很重要。能跑出屋外最好,桌子床底也很妙。埋在地下不能闹,沉着冷静要思考。先把心情静下了,听到人声发信号。保持体力最重要,坚定信念不动摇。祖国人民是一家,真情能把奇迹造。

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

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一问二想三核实”。

地震的灾害:

1、由建筑物的倒塌等直接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3、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4、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5、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

震级大小划分:

震级大小划分——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分类:

地震分类——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的方法: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若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

震时是跑还是躲的选择方法: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THE END
0.安全知识:地震应该如何自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地震知识,以防地震来临时可将伤害降至最低。那么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知识:在地震来临时如何自救,欢迎阅读参考。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家庭避震】 冷静判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jvzquC41yy}/z~jzkng/exr1nqxf1jsswct0e>5;584ivvq
1.防地震的小知识措施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高发国家,且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常带来大量伤亡。防地震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防地震的小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防地震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和地震分类? 地震俗称地动,就像闪电、打雷、刮风、下雨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jvzquC41o0~vgnnc0ipo8gckmk{jrxjk1?55;=40jznn
2.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jvzquC41zui/ctz0gf{/ew4kphu03:6:15;447mvo
3.地震安全应急演练总结(精选34篇)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在突然遇到地震等突发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能做到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我们组织这次演练的目的,就是学习和掌握防震避险自救知识,增强防震避险安全意识,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做到有组织、有秩序、不拥挤、抢时间,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利用学到的相关知识有效地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gos~fpiqth|~t|qpmkkn4376?28=90jvsm
4.地震自救与安全防护:知识与技巧本文讲述了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正确的躲避位置、学校避震指导、应对入室抢劫与拦路抢劫的方法,以及个人在遭遇劫持和暴力袭击时的应对策略。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2.5分) 在地震发生后被困,不能做的事情有( ) A、寻找通路或有光的地方,设法爬出去 jvzquC41dnuh0lxfp0tfv8hjgppjppdco{5bt}neng5eg}fknu524=854668
5.【科普常识】每个人都该掌握的地震自救知识在不同场景中该如何科学避震呢? 戳视频了解 ↓↓↓ 一次地震从有感觉到震动至震动结束,通常只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采取科学合理的避险措施,干万不能惊慌失措,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原标题:《【科普常识】每个人都该掌握的地震自救知识》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19;8;4
6.地震的应急措施方案(通用12篇)(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长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82@48479857mvon
7.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最全)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大震的预__现象,预__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__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jvzquC41yy}/z~jzkng/exr1dcolg8h39:?45<3jvor
8.转存!一定要学的地震自救知识转存!一定要学的地震自救知识 地震时使用哪种求生姿势最有效? 在室内或室外避震怎么做?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尽早掌握避险技能, 防患于未然, 为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今天, 2022国际减灾日, 收好这份地震防灾减灾指南 转自人民日报微博jvzquC41o0mny7hp1dgjlrf14283/:513552598393>247mvon
9.地震发生时的八条须知地震如果发生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那么你知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吗?如何逃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震发生时的八条须知_地震正确逃生方法及自救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地震相关内容推荐↓↓↓ 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描写地震800字优秀作文 jvzquC41yy}/z~jzkng/exr1ujkoiqzq1ctrwjs1vcutjnsilkpjw874:27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