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收到地震预警了吗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向超5000万用户发出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会怎样讲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请看全文。

我在现场 | 昨天,你收到地震预警了吗?

本文作者:董小红、杨华

(一)

在过去13年里,成都高新减灾所所长王暾一直在做一件事——灾害预警。

12月18日凌晨,甘肃发生地震。减灾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向超5000万用户提供预警——

临夏回族自治州提前12秒、黄南藏族自治州提前22秒、甘南藏族自治州提前25秒、兰州市提前29秒……自2011年来,该预警系统已连续成功预警80次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王暾的手机就响个不停,“都是来问地震预警系统的。”

“来我们实验室看看吧!”向我们简单介绍后,他热情地发出邀请。

抱着强烈的好奇,我们来到了他的实验室。简单寒暄后,他开始向我们高密度地输出——

为了实现地震预警,就需要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当地震波从地下波及到地面时,这些传感器就能够监测到。

2个多小时的科普,坦诚又热烈,对于我们的采访问题,他有很深入的思考,也愿意把自己和团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摊开来谈。

这是一次充分又令人印象深刻的现场采访。四川是地震多发省区之一,我们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选题方向,决定一直跟踪下去。

(二)

发掘王暾的故事,并不容易——他实在太忙,一忙起来,专注的样子我们实在不好打搅,地震预警,他专注了十多年。

今天,多地铺开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为大众熟知,但实际上,减灾所能发展到今天,他自己也有点始料未及。

在王暾的研究所,我们发现,每个醒目的地方都有相同的一句标语:

“下次大震,我们有地震预警。”

这也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字典里,“暾”字的意思是刚升起的太阳。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希望我这一辈子能够干成一件有影响力的事情,这是我这几十年以来唯一的追求。”采访中,他这样剖白自己的初心。(三)从外表看,王暾是一个积极干练的专家和领导者,但其实,他也有焦虑、无奈,甚至动情流泪的时候。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在字典里,“暾”字的意思是刚升起的太阳。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希望我这一辈子能够干成一件有影响力的事情,这是我这几十年以来唯一的追求。”采访中,他这样剖白自己的初心。(三)从外表看,王暾是一个积极干练的专家和领导者,但其实,他也有焦虑、无奈,甚至动情流泪的时候。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我希望我这一辈子能够干成一件有影响力的事情,这是我这几十年以来唯一的追求。”采访中,他这样剖白自己的初心。

(三)从外表看,王暾是一个积极干练的专家和领导者,但其实,他也有焦虑、无奈,甚至动情流泪的时候。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三)

从外表看,王暾是一个积极干练的专家和领导者,但其实,他也有焦虑、无奈,甚至动情流泪的时候。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从外表看,王暾是一个积极干练的专家和领导者,但其实,他也有焦虑、无奈,甚至动情流泪的时候。

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采访就是不断了解这件事,不断认识这个人,也因此我们的报道不断深入。

“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您在国外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最后却转行做了地震预警,这是为什么呢?”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他造成了极大触动。

“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汶川地震发生那一刻,我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来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减少灾难的再次发生,这成为驱使我当时回国的唯一因素。回国干什么呢?就搞地震预警。”

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但他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

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一开始,别人笑话他“天方夜谭”“骗子”“算命的”。不仅如此,当年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四处借钱。最终找了很多朋友筹集到300万元,才启动这个研究所。但他从没想过放弃。

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最困难的时候,减灾所发不出工资,账上只有一块四毛钱,“那个时候偶尔能借点钱,能够做的事是啥呢?就是给员工吃饭,但是发不了工资,眼看着就要关门。”

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后来逐渐有人了解、接触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多地推广地震预警……他毫无倦意地向政府、媒体、社会介绍和推广地震预警,“就像着了魔一样”。

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并一往无前时,他是发着光的,也更容易感染人。

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因此,我们在报道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多次把镜头聚焦到王暾及其团队身上,记录下不少动人情节。通过《“我是中共党员”Vlog:与地震波赛跑的人》《“这是施展才华的沃土”——海外人才看好中国西部发展》等报道呈现,让更多人看到地震预警系统背后的不易。

(四)“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四)

“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我们看见地震预警警报响起,普通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能够收到警报,并且采取有序、安全的措施紧急避险,倍感欣慰。从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到成果应用,甚至是民众大规模地应用,是让像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普通党员倍感欣慰的一件事情。”这是王暾经常说的一段话。

研究表明,3秒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比例是14%,10秒钟是39%,20秒是63%。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如今,在他看来,地震预警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意识和知识。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为此,王暾带领团队开发了地震预警APP,提供更便捷的地震预警服务。

“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其实平常懒得关心这件事,但是灾害发生后可能就会说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或者我怎么才能收到呢?”

“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目前,这个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次,但这远远不够。”王暾说,“我们希望的是地震预警或者灾害预警能够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

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目前,减灾所在不断扩大预警灾种范围,在成都先行了多灾种预警的技术试验,已经实现了山火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山洪预警,甚至在成都还能预警浙江化工厂的火灾。

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休息时他也没闲着,到处跑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课,介绍地震预警知识。

甘肃地震发生后,王暾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这次预警覆盖的范围过广了。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系统自动扩大预警范围,而此次预警震级正好6.5级。适当扩大范围是为了防止大震级地震的预警震级偏小时预警覆盖范围偏小,例如,2013年的7级地震时,预警震级6.4级。”

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在他心里,地震预警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他很坦诚,愿意接受批评,因为他希望这套系统能真正进步完善。

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让中国老百姓在每个灾害前收到警报——这是王暾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直跟踪报道的初心。

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收到地震预警后怎么办?

收到地震预警后,应“闻警即动”,根据预警时间立刻采取避险行动。避险中牢记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预警5秒钟以内:就地躲避(伏地、遮挡、抓牢)

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预警5—10秒:在平房或1-2层楼,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

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预警20秒以上:高层楼择机撤离(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实习:刘伟业 辛瑞坤

预警10—20秒:在一般楼房,快速撤离建筑物(注意用东西挡住头部)

THE END
0.中国地震预警一款集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等综合性服务的应用,秒级地震预警(目前已开通福建和台湾省区域)、地震速报、多灾种预警、险情互报、模拟演练等功能。后续将持续上线更大范围的地震预警服务,最大程度上减少灾害损失,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jvzquC41crvt0jurng4dqv4ep1gqr8*G6'H9'JI'G7+:D.GF'G;&;L*D2'K:'BH':9+F;.F4'::&GA*CF'G71ri32;;369>82Ar>k}+ugg3bnuBewuzponwu/crtq6gqwinu/juru
1.中国地震预警网将为用户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表示,目前,地震预警网建设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验收。工程投入运行后,会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jvzq<84rwd3{j}g0jk€i0ls1u1814<5812>0CY;6:3he;:j6d2h7;A74;3;76=3jvor
2.中国地震预警网将为用户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新闻中国地震预警网将为用户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23:30 大型海洋人文纪录片《走向深蓝》第一集《山海印记》 01:45 2023东京玩具展开幕 中国展商寻求新突破 00:43 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02:13 女高姑娘们离校前抱着张桂梅 叮嘱她一定要好好的 01:30 山海互通结硕果 共筑闽藏学生情 00:50 熄灯前女高毕业jvzquC41yy}/opyx0eun1k4734?7;86;2;<92?3jvor
3.提前24秒预警!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云南德宏州盈江县5.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中心在震后几分钟生成的地震烈度速报图和人口热力图显示,6月12日云南德宏州盈江县5.0级地震的最大烈度为6度左右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95XhpLOl\Gg
4.2025年地震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中国地震预警系统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1年)网站首页|排行榜|联系我们|订单查询|繁体中文网站首页 产业资讯 调研报告 专项调研 企业调研 立项可研 商业计划书 IPO上市研究石油化工 机械电子 能源矿产 家电家居 医药保健 食品饮料 交通运输 IT与通讯 建筑房产 纺织服装 金融投资 商业服务 农林牧渔 其他行业产业调研网 > 调研报告 jvzquC41yy}/erw0ep581?61Fk`igw^wLkthZrYqpiLb\qfpZkgo\qzc0jznn
5.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提供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新闻频道目前,我国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和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jvzq<84pgyy/{xzvj0io1ps142842?4v42842?5;a3:69<:7:0nuo
6.中国地震预警app下载中国地震预警v2.0.19最新版地震未到而预警先至。 应用截图 应用介绍 中国地震预警app是一款地震预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中国地震预警app提前预警地震信息,app还有地震防震减灾科普资料,以及必要的逃生知识。 应用介绍: 地震局直属的地震预警、防灾减灾官方应用。及时且权威地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最大程度上减少灾害损失,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应用及时提供全面可续jvzquC41yy}/szyp0eun1juqhz08@838:4ivvq
7.北京形成全国领先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尹星云)3月24日,北京市召开《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入解读《办法》,宣传有关政策措施。据悉,《办法》在2022年12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jvzq<84dl0vfqyqg0eun0ls1p4532;8125851l66766.69872:620qyon
8.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7月26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简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竣工验收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在会上表示,该工程项目已建设15899个观测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图源自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jvzquC41yy}/eww0ep5uglm1{ehe1;5462=398y424:19;
9.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社会·法治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高清扬)今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竣工验收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在会上表示,该工程项目已建设15899个观测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jvzq<84uqeofv‚3rgqvmg7hqo0io1w61428519<481i229=/62898?530jznn
10.四川:全力构建地震预警体系织牢安全发展防护网四川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境内分布着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三大断裂带,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地震局全力推进全川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全面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目前,已经实现四川全域秒级预警信息和分钟级速报信息全链条产品产出,覆盖了包括政府、重点行业和社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712:921l8673<8/=5327824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