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震预警专家王暾:平原地震后,预计新增数千万人开启地震预警功能

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时,中国地震预警网提前数秒向距离震中31km的德州市区民众发出地震预警信息,而距离震中300余公里的北京民众提前70余秒也收到了预警。

中国地震预警网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而成。8月6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博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早在十年前,中国地震预警网就在全国安装了85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覆盖面积在230万平方公里到2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6.6%。“这次平原县地震预警,是此前安装地震预警传感器的一个效果呈现而已。”

许多民众通过手机App、电视或者公共广播收到地震预警信息,迅速采取逃生保护措施。这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开通手机地震预警功能的讨论。王暾预计,8月6日当天,新开通地震预警功能的用户数量达到六千万到一亿。在他看来,地震增强了民众对于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知。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王暾的对话】

王暾:距离决定时间,距离震中20km范围内是地震预警的盲区,这个范围内的居民会先感受到晃动,后接收到预警。距离震中31km的德州市区在地震波到达前五秒左右收到预警,而北京距离震中300公里左右,在地震波到达前70秒会收到预警。

澎湃新闻:有震感的地区,很多人提前收到了地震波即将到达的预警,但也有部分人没有收到地震预警,原因有哪些?

王暾:一方面取决于他使用的手机,小米、华为、OPPO、vivo四大国产手机厂商都已接入地震预警功能,但是苹果、三星和其他手机用户需要自行下载“地震预警”App;另一方面,即使国产手机有地震预警功能,但是如果用户没开通这个功能,也是收不到预警信息的;第三点是要保持手机网络信号畅通。

澎湃新闻:怎样监测地震?怎样才能做到既保证速度又保证准确性?

王暾:除了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肯定是需要在地表安装传感器的。早在10年前的2013年,我们在全国安装了85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传感器之间相隔18公里左右。这次山东地震预警,是10年前安装地震预警传感器的一个效果呈现而已。这些传感器安装在当地乡政府或者中小学承重墙的某个角落,一直在实时监测周边的震动。

通过手机网络向预警中心的服务器传递它监测到的信息,预警中心实时处理全国地震预警监测仪器的数据,判定某个地方是否发生了地震,快速地测定地震的预警震级、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再决定向哪些区域的民众、工厂发出地震预警警报,地震预警系统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

澎湃新闻:有网友根据一篇郯庐地震带的论文,提到该地震带活跃周期在350年左右,从而在社交平台预测山东地震,被部分网友认为这个帖子是“神预言”。从专业层面看,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吗?

王暾:我是坚信地震是可预报的,因为没有科学道理说地震不能预报。但是到今天为止,全球还没有可靠的地震预报技术,虽然很多的全球专家都在致力于地震预报的科技创新。即使在未来有了地震预报技术,也需要有一定的地震预报网络系统,监测到很多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才能产出可靠的地震预报信息。

澎湃新闻:目前,中国地震预警网的地震预警功能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王暾:15年前,中国没有地震预警网,没有地震预警科普。2013年,我国已经有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2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90%。全国范围内安装了85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差不多覆盖6.6亿人口。2019年之后,中国地震预警网的用户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手机电视终端内置地震预警功能的用户数量达到8亿。

我估计目前开启地震预警功能的用户有两到三亿,今天(指8月6日)一天开启的用户可能有六千万到一亿。因为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媒体等方面的宣传,民众更加关注地震预警。这一次与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后用户开启地震预警功能的效果类似,但那一波主要影响的是华西地区的民众,这一波受影响的是华北地区的民众。

王暾:一个原则就是要到就近安全的地方避险,不要跳楼,不要乘坐电梯。减灾所曾制定过一个避险策略,地震预警之后,如果只有20秒的避险时间,2楼及以下的住户关闭火源,疏散到楼外安全地带,3楼及以上的住户就近避险,保护好头部,躲避在就近的活命三角区,等地震波过后,再疏散到外面。

假设天花板砸下来,首先砸到床、桌子上,可以让承重墙、床、桌子帮你承受这些。但同时注意大的力度会导致家具倾倒,需要远离活动的家具比如高的衣柜、玻璃、天花板吊灯等。

之后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把地震预警推送到每个用户的手机上。将来,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这些多种灾害,我们都要实现精准预警。

澎湃新闻: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属性的城市建筑,大体上规定要求达到什么抗震标准?

王暾:首先,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的抗震能力要达到标准。2016年,我国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消除“不设防区”。此外,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等级不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也不同。比如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而部分地震风险较低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更低一些。

建筑抗震烈度越大,投入的资金越大。在汶川地震以后,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工作。目前,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建筑抗震烈度比当地的一般建筑高一度。

澎湃新闻:哪些因素会加剧这种大规模地质活动发生的频率?

王暾:首先,自然诱因是造成地质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现阶段,人工能影响天气,但人工活动对于地震的影响比较有限。修建水库、发电站,局部地壳受力状态的改变,或者页岩气开采可能会引发地震活动。

澎湃新闻:地震预警的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王暾:地震预警中心通过秒级响应的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手机App、手机短信、互联网和专用终端等途径把地震预警信息传达给民众、工厂、卫星发射中心、核电站、军事单位等。发布的预警信息包括: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大小、本地烈度、预警等级和预警时间。目前,全球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只有六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美国、日本、墨西哥。其中印尼和尼泊尔都是靠我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做支撑。

澎湃新闻:接收预警信息的震级和烈度阈值的功能是如何设置的?是否容易出现一旦有地震,便会马上发送预警信息给用户,一方面可能引起恐慌,另一方面,“狼来了”的次数多了,用户容易放松警惕?

王暾:这确实会是一个问题,但发生一次地震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比如山东德州平原县地震,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的是当地及周边区域的民众,所以大多数人不会被打扰到。但这种小概率的地震事件一旦发生,能起到科普民众,提醒民众地震灾害要实时防范的作用。此外,将来民众对地震预警的认知更清楚了,不排除提高烈度阈值设定的可能。

澎湃新闻:地震预警的范围是怎么设置的?为什么这次平原县5.5级地震,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地都有民众收到地震预警?

王暾:通常这个震级影响的范围覆盖距离震中三百公里到四百公里的地区,这次的地震预警震级偏大了一点,实际的震级在5.5级,但地震预警的震级在6.4级,预计的影响要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地震预警覆盖的区域增加了。

澎湃新闻:在防震减灾层面,我国提供了哪些法律保障?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空间吗?

地震巨灾保险个人是可以买,可是大部分的民众认为,巨灾是小概率事件,和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就不会有购买巨灾保险的意识。但在四川省、 河北唐山市等经历过巨灾的地区,推动巨灾保险的成效较其他地区要更好一点。如果这个保险能够走进学校,走进企业,加强科普教育的话,成效整体会更好一些。

THE END
0.地震预测预报预警如何区分?中国地震局解答新闻频道5月12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介绍地震安全知识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jvzquC41pg}t0lhvx0ipo872475178641CXUK@OC3\mxUa~XF|uLHZZeL4;17:70ujznn
1.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你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开了吗?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在这段小段时间里,可供居民在家中迅速找到地方避险。 这里民小生要提醒一下,地震预警≠地震预报! jvzquC41yy}/ezhd0eun1‚zmwcoccx44248.2B2291;13>8::avd0qyon
2.台湾强震前网上现“天空异象”照片,真的有“地震前兆”吗?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表示,震前动物异常确实在有些地震发生前存在,但是也有很多地震发生前没有出现或者并不明显。 传闻三 地震可以提前一个小时预警? 传闻内容:日本可提前1小时预警地震。 真相:“地震预警”无法做到提前一小时。“地震预警”是指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在发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监测台站检测到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89>;78664:997:3>9;
3.提前20秒预警,可以减少63%的地震伤亡!地震预警是如何实现的摘要:假如汶川地震时有预警系统的话,可以减少2万人到3万人的死亡,避免2万个到3万个家庭的生离死别。 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四川、重庆部分居民的手机提前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 什么是地震预警?收到地震预警后我们该怎么做?请听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jvzquC41ygh/uqtdugxwg{3eqo5og€x1fgzbku3fqAoe?>7:58?
4.震前出现乌鸦聚集?已有人被拘……地震视频乌鸦出现,地震来临? 在地震发生前后 积石山县当地居民发现大量乌鸦 聚集在城区低空 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 也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有人说乌鸦聚集是地震发生的征兆 有人则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晚上城里比山区暖和 乌鸦只是来避寒” 另外,在19日 还有网民发布 在江苏宿迁出现鸟类密密麻麻 漫天飞舞的视频 该视频引发jvzquC41yy}/uxmw0eun1j4967>46?8;a38239<222
5.甘肃6.2级地震已致上百人遇难,突发地震如何避险自救?来不及跑怎么刘向阳: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目前地震预报仍是全世界正在面临的一项难题。地震可以导致大量野生动物出现异常行为,但野生动物的异常行为并不能说明有地震发生。我们应该依靠科学知识和专业机构的预警做好防范工作。 收到地震预警,高层住户如何应对?低层住户可以直接跑吗? 刘向阳:高层住户应遵循就地避险震后逃生原则,低层住户要遵循就地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333<4499a767dc=9624613kwt70nuou
6.前一天刚演练过!这段避险视频冲上热搜,震区最新消息来了具体而言,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44千米的雅安市,预警时间9秒;距震中94千米的眉山市,预警时间24秒,距震中100千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预警时间26秒,距震中112千米的成都市,预警时间29秒。 四川学生全班1秒钟避险 地震发生后,多个学生避险视频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在芦山中学,学生们从容镇定、迅速避险,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离。 而在宜宾市兴 jvzquC41yy}/loickn/exr0ep5og€x1fgzbkuDkf?::5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