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听到地震新闻,近年地震真的变多了吗

随着监测技术进步,我们时不时就听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的发生有多频繁?它会引发哪些次生灾害?地震都只发生在板块边缘吗?

在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特别直播中,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蔡晋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生张玉婷和田冬梅,对地震成因及危害作了详细解读。

地震导致路裂。|图虫创意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大地构造运动

虽然大地震总是让人震惊,但是对于地震,我们了解的或许并不算多。

张玉婷介绍,地震按形成原因一般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一种是构造地震,指地质断层由于受到应力作用,能量大量积累,当超过岩石的承受强度时,岩石就会破裂,导致地震的发生。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我们平常提到的大多数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第二种是火山地震,顾名思义,就是伴随火山喷发而发生的一种地震。事实上,虽然火山和地震都是岩石中构造力作用的结果,但它们往往不一定同时发生。不过有研究发现,自然中存在一种震源机制,当岩浆喷射时,会与岩壁摩擦辐射出地震波。所以在一些地区,地震和火山喷发是相伴而生的。这种类型的地震比较少,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另外一种是塌陷地震,就是当地下的洞穴或者是矿坑崩塌的时候,会产生小的地震。这种塌陷地震是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此外还有人工地震、诱发地震之类。比如说地球科学家在野外进行勘探工作时,有时会在地下进行放炮活动,引起波动,这就属于人工地震。

火山可引发地震。|图虫创意

但需要指出的是,地震的成因,在行业内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争论的问题。

张玉婷介绍,从根本上说,通常认为,地震的发生和分布都是由于地球的构造运动所决定的。

我们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这样的圈层结构组成。其中地壳和地幔的最上部主要是比较坚硬的岩石,所以被称为岩石圈。这个包裹着地球的岩石圈由很多不同的板块组成。

当地球内部有物质活动的时候,就会造成缓慢的大地构造运动,板块之间不断发生碰撞、挤压,使得岩石层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会积累一定的应变,当积累的应力不断增加,最终超过限度的时候,地下的岩石突然破裂,就会发生断层,孕育地震。或者有些已经形成的断层,会出现突然的滑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也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地震。

由于各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造成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常看到,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缘的断层上。

但是也有不少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板块的边缘,而是在板块的内部。这种地震被称为板内地震。

板内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内部比较剧烈的活动层上,虽然和板间地震相比,它们发生的地点比较零散,频度也比较低,但是因为发生在内陆人口更为密集的区域,所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比较大的。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属于板内地震。

汶川大地震遗址。|图虫创意

近年地震真的变多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在我们国家,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地震呢?地震的发生频率怎么样?

蔡晋安介绍,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按照从20世纪100多年来的统计,我们国家五级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20次左右,六级地震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七级地震稍微少一点,大概是两年或者三年发生两次。

在地震发生的地点上,新疆是一个主要的地震发生地,特别是跟国外交接的区域。其次是四川、云南。我们把它叫地震带。

但是并不是说别的地方就不会发生,一些地方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但是一旦发生了,就是很大的灾害。我们国家的地震分布面还是比较广阔的。

还有我们平时听到的消息,动不动就又地震了,好像今年地震特别多。但其实不一定如此。

如果五级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20次左右,那么在20次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只不过有时候刚好在一个时间段内突然集中出现了几次,让人感觉好像地震特别多,但实际上总体平均来看是正常的。

不过稍大一点的地震确实不太多见,所以一旦发生,人们往往感到非常震惊。

大地震实际上还是比较少的。|图虫创意

而如今大家感觉地震多了,实际上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监测水平进步了。随着技术的进展,我们的地震监测台变得更加密集了。过去全国只有100多个监测台,现在已经有1000多个国家级的控制台,再加上各个地方建的台网,还有企业建的台网,这就使得整个地震监测的密度提高了。相对而言,监测到的地震能量下限就提升了。

原来或许只能监测到三级、四级的地震,现在一级多、二级都能监测到,这样大家感觉地震似乎变多了,其实是台网加密造成的。

第二个因素是现在消息越来越灵通了。过去发生地震,我们可能都不会听说到,偶尔听说哪里发生一次地震,大家就很恐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甚至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发送和接收到一些地震消息,这样大家就感觉好像地震增多了,实际上那些都是例行的、每年会发生的地震。

与此同时,公众对地震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大家不太会像过去那样“闻震色变”了。

地震监测进步了,让地震好像“变多”了。|图虫创意

地震的大小怎么衡量?震级和烈度是两个不同指标

地震有时候只是让高楼上的人们感到轻微的晃动,有时候则会带来巨大的灾害。那么,我们如何衡量一次地震的大小呢?

蔡晋安介绍,如果我们要度量一个人,往往会用两个指标,一个是体重,一个是身高,体重表明人的重量,身高表明高度。与此类似,对于地震,我们也有两个指标,一个指标叫震级,一个指标叫烈度。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目前国际上是按照地震仪器给出的数据来标定震级,现在中国也确定了一个自己的震级标准。目前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是智利9.5级的大地震。

有人或许会好奇,地震有没有可能到十几级呢?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地球半径大概6000多公里,遇到10级左右的地震,地球就裂开了,这不现实。这是震级的概念。

烈度则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这个破坏程度肯定跟处于地震的中心还是非中心有很大关系,所以,和震级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确定的震级,烈度却有多个。在震中心烈度比较高,比如中心地区,可能有7度,外围地区剩下3度、4度或者5度。所以烈度表示距离震中不同远近造成的破坏程度的差异。

这个破坏程度怎么度量呢?根据人的感觉,根据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根据地质地貌的改观等等,几个因素综合来衡量。按照中国的标准,烈度总共有12度,比如像智利的9.5级地震,它的中心烈度至少有10度到11度。

智利地震。|图虫创意

而对于同样震级的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浅也有关系。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因为我们谈论破坏,主要是针对地表建筑物和地面地貌,所以浅的地震对地面的破坏会更大一些。深处的地震传到地面来,由于能量的衰减,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相对小一点。

地震会产生哪些次生灾害?大火、海啸,还有社会恐慌

地震本身危害巨大,而地震发生之后更是会产生大量次生灾害,除了山体崩塌、江河决堤、城市大火,还可能导致瘟疫流行、社会性伤亡,以及谣言引发的恐慌。

张玉婷介绍,地震的次生灾害有很多种。常见的比如,强烈地震活动引起的山体崩塌,进而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也可能引发水坝、河堤决口,引发海啸从而造成水灾。

在城市中,由于家里存在没有熄灭的火源、燃气管道泄露或者电线短路等,可能引起城市火灾。地震也可能破坏我们的生产设备、储存设备、输送管道等,并导致一些有毒气体蔓延。

除此之外,地震后可能出现瘟疫流行,还有人们为了躲避地震而造成的摔倒、拥挤、踩踏等社会伤亡。

由于公众对于地震的了解比较匮乏,或者由于某些社会因素造成地震谣言传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社会心理上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地震灾害。

蔡晋安介绍,地震之所以引发海啸,是因为地震让海底地形发生错位,从而引起海水振荡。这个振荡通过海面的波传到陆地上以后,由于海面宽阔而陆地是收窄的,波浪一下子会被抬高,导致发生海啸。

而陆地上的水域虽然不如海水面积那么广阔,但也会因为地震而波涛汹涌,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湖水会突然涌进来把人卷走。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地震引发海啸。|图虫创意

地震来了怎么办?牢记这几个应急口诀

尽管地震有这么多的危害,但遗憾的是,目前地震预测在国际上还是一个大难题,迄今为止都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够预测地震。我们能做的只是加强地震监测,及时预警,以及对建筑进行防震处理,民众牢记地震逃生口诀。

例如,蔡晋安总结的:

在室内,牢记逃生六字诀:附地!抓牢!遮挡!即:趴在地上,抓住牢固物体,用毛巾枕头等护住脑袋和口鼻(防灰尘)。

万一真的遇到危险,则要记住自救九字诀:保体能、求生存、发信号。即:不要乱喊乱叫,听到动静再喊,想办法弄点水和食物,将空间弄大,给外面发信号。这样外面的人才能救你。

结语

每年的10月13日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了解自然灾害知识,学习灾害预防和治理方法,是每个国家和公民的当务之急。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本文整理自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国家地震局、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发起的“国际减灾日特别直播”。 本次直播涵盖“地震”、“气象灾害和水利工程”、“全球变暖危机”三个主题。

THE END
0.红色印记诗歌专辑庆祝二十大召开 秋高气爽喜盈盈,各路精英聚北京。 探索新思兴伟业,谋求大政上征程。 奔康致富宏图展,治国安民绮梦萦。 崛起中华惊宇宙,山呼海啸表心声。 二十大颂 东风浩荡百花鲜, 万紫千红喜事连。 卄大挥鞭开坦道, 三年抗疫著宏篇。 民生大计人心定, jvzquC41yy}/onnrkct/ew46qjsu6~~
1.地震相关知识及如何避震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孕育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认真观测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规律,地震预报总有一天会实现。 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jvzquC41yy}/hzig|z4dp8mvon55;?3jvor
2.《科学通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学科(地质学)创立100周年专辑|全球近期“非典型”海啸源事件机制分析及其对南海海啸研究的启示 李琳琳, 胡桂, 王伟涛, 张坎, 杜朋, 李志刚, 王培涛, 王大伟, 邱强, 张培震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15000年以来强震活动与现今大地震空区 郑文俊, 彭慧, 刘兴旺, 张竹琪, 张冬丽, 魏拾其, 王旭龙 活动地块边界带是强震孕育和发生的jvzquC41iu4t{|z0gf{/ew4ctvodnn43;78
3.太原地震最新消息今天附地震带和历史地震统计地震如果发生在沿海,能激起巨大的海浪,造成海啸。发生在水库附时,则易造成坝堤震裂,出现意外的险情。尤其是水库,如果决口,必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比如,1786年6月1日我国四川省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引起河流堵塞,断流10日后河道溃决,高数十丈的洪水汹涌而下,淹没民众十万余人。所以,时要做好抗震加固jvzq<84yyy4xns~{l{4dqv4Zkp]fpOfDw1<:8@660jznn
4.地球的自述六年级作文(通用65篇)近几年来,我经常患病:不是沙尘暴、泥石流,就是地震、海啸,你们可知道,这些都是由你们造成的。因为你们随意破坏绿地、生态平衡,所以在2050年的时候,你们就没有多少水喝了,如果那时候你们还不知悔改,那么唯一的水就是你们在破坏了我之后悔恨的泪了…… jvzquC41yy}/{~|gpoo/exr1|wuxgw4nkwtjcwok15;1:>:60jznn
5.[正点财经]堪察加附近海域发生强震日本:海啸陆续抵达多地沿海[正点财经]堪察加附近海域发生强震 日本:海啸陆续抵达多地沿海 预计东京湾最大海浪高达1米 00:03:00 [正点财经]今日香港股市三大指数收盘下跌 00:00:17 [正点财经]“海上第一茶楼”焕新归来 豫园湖心亭迎八方来客 00:02:51 [正点财经]上海:历史建筑完成保护性修缮 打造文化生态圈 00:03:12 [正点财经]迪士尼jvzquC41vx4de}{0ep532;:1295428[KFGoRY>W628u7e]U{QDr8N;7729910|mvon
6.(完整word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全册字词《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歌谣契合旷远海啸苟安拘泥(受用)17、《屈原》郭沫若诡谲瘦削鞠躬收揽非难睥睨犀利景仰雷霆哗众取宠(国殇伫立镗镗鞳鞳稽首)18、《天下第一楼》何冀平鼎盛幌子侦缉怯懦忌讳拾掇捣蛋凄惨雕梁画栋赫赫扬扬咬牙跺脚另请高明骂骂咧咧(搭济行头打镲商贾)19、《枣儿》孙鸿馋威严囫囵凝视喃喃自语蹑手蹑jvzquC41yy}/5?5fqey/pny1fqi03><696;e3;f8h785elghh382fm88c58e9<<7e9h30qyon
7.唐山警世录新知识新思想新经济实名制专业主义新世纪来临之初,地震活动仍然按照地球活动规律发展而发生。2001年11月14日,中国昆仑山口发生里氏8.1级地震;2003年12月26日,伊朗具有2500年历史的巴姆古城发生里氏7.0级地震,41000人遇难。特别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里氏9.0级强地震引起海啸,造成印度洋周边各国空前大灾难,死亡人数已超过22jvzquC41yy}/eqnpcxgmwn3pgv5fp8ftvkimg8722:5:1:9139686=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