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级地震观察:无房屋整体垮塌背后的近十年防御

地震发生时,四川雅安宝兴县的一位母亲不顾一切冲回家里,发现11岁的儿子正躲在一张较坚固的桌子下避险。他们在下一次地震前离开,幸而有惊无险。

6月1日17时,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震中距离相邻的宝兴县12公里。3分钟后,宝兴县又发生4.5级地震。

各安置点迅速搭起了帐篷。此前一天,雅安全市举行一次抗震救灾综合演练,参演应急队伍转身投入实战。

6月4日,澎湃新闻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雅安芦山此次地震中,房屋没有出现整体垮塌的情况。遇难4人均是被地震时的落石击中所致。据四川省地震局通报,此次芦山6.1级地震属2013年“4·20”7.0级地震余震,两次地震相距9公里,发震断裂为双石-大川断裂带。

4天后,6月5日,随着宝兴中学安置点最后一顶帐篷拆下,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称,灾区人员搜救工作已经完成,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妥善安置,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地震次生灾害基本得到控制,震情发展趋势基本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灾区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恢复重建阶段。

四川省地震局发文认为,2013年开始,四川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从加强地震应急准备,提升地震预警能力、建筑风险普查,抗震加固、地震应急演练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入手,成功减低了此次芦山地震的损失。

四川人的地震段子和避险意识

四川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不少与地震有关的段子:“7.0级以下不下麻将桌”、“小地震不用跑,大地震跑不脱”……四川知名笑星李伯清也曾在网上说:地震了,四川人都躺在床上发朋友圈。

这被认为是经历过多次地震的四川人的“乐观主义”,不过,现实中四川人并非如此“躺平”,而是有着充分的准备。此次地震后,网上流传的多则视频显示,地震发生时,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应急反应。

对于生活在地震带上的人来说,如何避险已是生存常识。

一位住在宝兴县城的居民告诉澎湃新闻,此次地震时她正在小区附近,11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家里。第一次地震(6.1级)发生时,她不顾一切冲向4楼家里,在第二次地震(4.5级)到来之前把儿子安全带了出来。

她说,回去的时候,11岁的儿子正躲在桌子下,那是家里比较坚固的家具,这应该都是学校教的地震应急避险方法。

从家里出来之后,她赶忙给也住县城的妹妹打电话确认平安。但妹妹倒没有特别担心,她家住在2013年4·20地震之后重建的小区,抗震等级较高。

6月2日,75岁的刘章林老人告诉澎湃新闻,地震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跑下楼,他住的是以前的老宿舍楼,震久了可能就很危险。

老人指着宝兴中学安置点对面的山体说,6月1日晚上对面山上垮塌了两次(滚石),他知道安置点非常安全,但心还是紧了一下,这是对地震本能的恐惧。

近50年内,刘章林老人经历了四次较大地震,分别是1976年的松潘-平武7.2级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的“4·20”芦山7.0级地震,以及这次的芦山6.1级地震,此外还遇到一些较小的地震。

刘章林说,当地地理环境特殊,每一场地震他都不敢大意。地震之后这里的人聊天,彼此分享最多的还是地震经历或应急经验,而不是地震段子。

民房14年遇3次较大地震未垮塌背后

王女士的家在宝兴县城里,她说自家老房子是1997年建的,2000年的时候,又在老房子前面修了一栋三层楼的砖混结构房屋,现在主要用于出租。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两个房子都震出了裂缝,但经鉴定主体没受损,裂缝补上之后继续使用。

2013年“4·20”地震时,之前补好的裂缝又裂开了,鉴定之后,主体结构依然没有大的问题,再次把缝隙补上,并由政府统一加固处理。当时她就想,可不能再来大地震了。9年后,地震又来了。

6月2日,澎湃新闻在宝兴县沿江路看到,一个数十年前的老小区单元门口,已经贴上“可以使用”标识。

四川省地震局称,这次地震即使在震中地区,房屋也大多整体完好,没有出现整体垮塌情况,主要表现为墙体裂缝、抹灰层脱落、梭瓦掉瓦等破坏现象,人员伤亡也很少。

该局认为,这得益于“4·20”芦山7.0级地震灾后,四川地震部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开展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与地震灾害风险调研工作,为当地房屋建筑和经济布局、城镇规划、国土利用等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避免了像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被地震断裂带撕毁的情况出现。

例如,雅安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新建、改建工程均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少量房屋由于修建年代较久远,对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也按照风险普查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

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员表示,历次地震经验表明,房屋设施抗震能力直接决定地震灾害损失程度,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是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据该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起,四川启动实施了《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全面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5月,四川累计审核入库工程数据41441条,其中加固工程数据32031条、新建工程数据57012条,掌握了大量、详实的基础信息,进一步摸清各地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情况,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汶川地震之后,应急保障能力提高

6月5日,随着宝兴中学临时安置点最后几顶帐篷被拆除,小县城恢复了烟火,这被媒体解读为灾区群众生活秩序恢复的标志。此时,距离6月1日的地震刚过4天。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刘章林老人明显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在应急救灾方面的进步。

他说,汶川地震时,宝兴中学的新操场还没建,还是一片田地。当时整个县城很难找到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条件比较好、一次能安置两三千人的避难场地。

刘章林说,那时,宝兴县城老百姓以街道、小区为单位,分散成很多安置点,集中保障比较困难。2013年“4·20”地震发生时,宝兴中学的体育场已经修好了。地震来的时候,这里就是应急避难场所。

他说,现在这里不仅水电、食物、药品有保障,连厕所条件也非常好了。6月1日,地震一个小时之后,这里就已经搭起很多帐篷。当天晚上老百姓就住进去了。2000多人的安置点,厕所随时都保持得干干净净的。

据宝兴县政府部门6月1日通报,当天晚上,宝兴县城共设三个集中安置点,其中宝兴县两河口体育馆安置300余人,宝兴中学安置点2700余人,灯光球场安置点500余人。

澎湃新闻6月2日在宝兴中学安置点看到,这里不仅设立了临时的医疗、通信保障、生活物资发放,而且设有卫生防疫点位,甚至有“儿童乐园”,服务保障完善。

刘章林说,地震虽然让人恐惧,但地震后的重建让人踏实。政府不仅救灾反应快,灾后重建做得好,地震防疫知识宣传也比较到位。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知道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对。

此次地震前一天的5月31日,雅安市刚组织开展全市抗震救灾综合演练,这只是根据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没想到的是,次日芦山县就发生了6.1级地震,刚参加完应急演练的队伍转身就投入实战。

地震预警在此次芦山地震中表现突出,据四川地震台副台长苏金蓉介绍,四川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在震后6秒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通过在全省布设的494台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还有手机App、广播电视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推送,为民众地震应急避险和紧急处置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起到良好减灾效果。

同时,四川近年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科普素质,目前已建成400多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此次芦山地震中,无一学校师生伤亡。

这些都是汶川地震之后,整个四川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和水平提高的表现。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此前曾说,汶川地震后,我国就已进入地震活跃期。不过,地震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处于地震活跃期并不是世界末日,民众可以增加对地震的了解,政府和民众可以通过改善房屋抗震性等多种方式,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无疑,这些年四川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THE END
0.四川泸定地震震后48小时:速度难度温度震后48小时内,中国官方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上调为二级,超过6650名各类救援人员迅速抵达。四川人用平凡举动诠释出炙热温度。 速度:4秒、1分57秒、10分钟 “地震横波将到达,请注意避险。”中国地震预警网在地震发生第4秒发出预警。作为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这个在汶川特大地震后从零起步的预警系统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tj8724451;6591;>58B520unuou
1.汶川地震“敬礼娃娃”,高考637分!娃娃汶川地震郎铮高考从地震废墟中得救的他 只有3岁 他向解放军敬少先队队礼表示感谢 这一幕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年过去 “敬礼娃娃”已然长大 品学兼优的他 走进了高考考场 23日 他查到了自己今年的高考分数 637分,四川省排名前30名 其中语文129分,数学126分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R=2:KQN29:52ULQ57mvon
2.如何一“呼”百应?看四川地震预警管理怎么做近年来,四川地震预警信息产出速度不断提升,从约10分钟的人工速报,到1至2分钟的自动速报,再到如今秒级的地震预警……这背后,是四川地震人一段“咬牙坚持”的时光。 十年磨剑,只为一“呼”百应。今年4月1日,《四川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四川地震预警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jvzquC41yy}/eww0ep5g|8z146369:291z32;9272=`7;;8;7?597xjvor
3.重庆网友提前1分钟收到地震预警不少四川、重庆居民发了自己手机中的地震预警,其中一名重庆网友预警截图显示,“64秒后地震横波到达重庆市江北区,震中四川泸定,预警震级6.9级,震感较强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YrMLJsKN
4.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阻挡不了地震,那就琢磨它乘车从成都市去往泸定县磨西镇,胡凯衡几乎一路都在往窗外看:道路相对畅通,远处的山体看上去只发生了小部分表层的崩塌。这表明,前一天发生的地震可能没有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胡凯衡想。 9月6日,这位四川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的同事一起往震区赶:9月5jvzquC41fklbpp3ioy4dp8724431;8661euovnsva5<14<:250nuo
5.人民日报社记者苏显龙谈“直击四川雅安地震第一现场”编者按:4月23日10时,《人民日报》总编室政治版副主编苏显龙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直击四川雅安地震第一现场” 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预告】【图文直播】【访谈全文】 宝兴县城入口路段出现塌方 [网友忆清秋]:请问,您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能给我们说下当地的情况吗? jvzq<84hcpmucw3rgqvmg7hqo0io1w4423902=751e759>:2/4737;8:20nuou
6.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46人遇难,最新情况汇总!时政要闻地震后,成都消防救援支队出动1个前方指挥部、5个地震救援队、1个飞鹰救援队,共计45车、1架直升机、170人、5只搜救犬,前往甘孜州泸定县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任务。其中,飞鹰航空救援队5人正在集结,飞行计划220公里1小时到达目的地。 》》四川泸定地震多路武警前出救援 地震后,武警甘孜支队派出30人先遣救援分队赶往震中。 jvzquC41yy}/pwij0usi8}y|z5t||14283/9>/2852::970jznn
7.“家没了,但我们还有一双手!”——四川“9·5”泸定地震灾区见闻新华社成都9月8日电(记者吴光于、胥冰洁)8日,四川“9·5”泸定地震救援进入第四天。连日来,记者奔走于灾区各个安置点和救援现场,时时被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人性光芒鼓舞和感染。 “家没了,但我们还有一双手!”7日中午,站在地震重灾区石棉县草科藏族乡政府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已经两晚没合眼的大田湾村村民李有琴jvzq<84pgyy/jww0ep5so{yv1cxuklqg13527?=276827<=534<13@
8.四川雅安7.0级地震网易新闻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jvzquC41ycx/3?80eqs0uyjekcr0urhjwctzcjsfk|nfp8
9.九寨沟7.0级地震已致20人遇难431人受伤更新新闻频道据最新统计,截至9日下午13时,经初步核查,地震已导致19人遇难(其中游客8人,本地群众2人,身份不明9人),收治伤员247人(其中门诊治疗193人次,住院治疗54人次,重伤40人,转院7人,其中4人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3人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7人轻伤,含2名外籍游客、1名法国籍、1名加拿大籍)遇难游客遗体已全部转运至县jvzq<84pgyy/{xzvj0io1ps142782A4v42782A62a365:=8::0nuo
10.全景直击九寨沟地震亲历者口述“第一现场”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 九寨沟当地居民和上千游客经历了这“惊魂一刻”,听听这些第一现场目击者们怎么说—— 当地居民:摇的一瞬间,全城停电 地震发生后,大楼停电,人们纷纷“逃”到球场上避险 jvzquC41pg}t0sxvx0ipo8|cr1g049692:6:1::244;47@:;68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