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昨天中午发生2.2级地震
昨天中午,南京罕见地发生了一次2.2级轻微地震,更罕见的是,这种轻微的地震居然被震中地区之外的很多市民察觉到。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地震部门会商后认为,本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下应力的集中释放,不是大的板块断裂,居民不必恐慌。昨天南京轻轻“晃”了下“我感觉刚才椅子震动了一下!你们有感觉吗?”“我刚躺床上午睡,突然床脚一颠,人都跟着晃了一下。”……昨天刚过了午饭的时间,南京人的手机微信、微博突然热闹起来,很多人反映感觉到地面或者楼层地板晃了一下,或是震了一下。当时晨报多位记者也敏感地察觉到了这次轻微的震动。是南京周边地区有地震?抑或是周围地铁施工传来的震动?晨报记者立即查询国家地震台网,但是没有任何新的消息发布。没想到,这次晃动果然是地震,而且就发生在南京。据南京市地震台网测定,昨天中午12点39分,南京市建邺区(北纬32.03度、东经118.69度)发生2.2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据南京市地震局监测处副处长赵兵介绍,震中位置就在江心洲附近。专家会商,判定是偶发事件地震发生后,除了第一时间通过“南京防震减灾”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监测预警中心召开了紧急会商会,对观测数据做了认真分析研判。专家们认为,南京地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地电阻率、水化学等十余项前兆观测手段,“均未见明显可靠的短期临近异常情况,初步判断南京市近期发生5级左右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所谓“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说白了,就是不大可能发生更强的地震。赵兵告诉晨报记者,2.2级地震很轻微,是地下应力的集中释放,不是大的板块断裂,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像这类的低级别地震,每年在南京各区县会发生一到两次,所以居民不必恐慌。据了解,南京近年来发生地震较少,2015年监测到最大地震才0.8级。另外,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红桂也介绍说:本次地震发生在长江南京段的江边,震源较浅,且覆盖层较厚,对民众影响不大。为何全市多地“有感觉”通常,2.5级到4.5级的地震才被称为“轻微有感地震”,2.5级以下的地震属于轻微无感地震,多数时候人们不会察觉到。然而这次南京江心洲附近地震,北至鼓楼,东至新街口,南至江宁的市民,纷纷反映有震感,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们的解释是,第一,这次地震震源较浅,只有16千米,地震波更容易传导扩散,把震感传播了出去。第二,地震发生在中午休息时间,安静状态下人们的感受更强烈,所以鼓楼、建邺、江宁部分市民有震感。南京四条地震断层示意图制图/张翠莲从2004年到2007年,地震专家对南京3000多平方公里内的地震断层进行了详细的探测调查。他们确认,南京有至少四条地震断层。第一条:南京—湖熟断层:总体走向,由江北向江南延伸,经过鼓楼,一直延伸到溧阳。第二条:沿江断层,基本上在长江沿岸,向东延伸到镇江。第三条:江浦—六合断层:从老山东南侧向东北的六合方向延展开去。第四条:方山—小丹阳断层:从江宁方山向西南延伸到小丹阳。南京地区偶然发生的轻微地震主要和这4条主要断层有关,但是这些断层不会发生大的错动挤压,所以不会像我国一些巨大断裂带,比如龙门山断裂带那样,造成汶川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南京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放心!咱没那地质结构■热点问题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日本的“3·11”大地震,国人对地震这种灾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南京会发生大地震吗?省市两级地震局的专家曾对晨报记者介绍:南京处在欧亚板块的内部,但是南京境内的地质断裂构造,规模比较小,活动性比较弱,不会发生大的错动,与发生日本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巨大断裂带相比,明显弱得多。2004年以来,地震局专家对南京3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质断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探测摸排,没有发现可能发生7级或者更大的地震构造。据记载,历史上南京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公元1624年,推测当时的震级相当于6级。
昨天中午,南京罕见地发生了一次2.2级轻微地震,更罕见的是,这种轻微的地震居然被震中地区之外的很多市民察觉到。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地震部门会商后认为,本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下应力的集中释放,不是大的板块断裂,居民不必恐慌。
昨天南京轻轻“晃”了下
“我感觉刚才椅子震动了一下!你们有感觉吗?”“我刚躺床上午睡,突然床脚一颠,人都跟着晃了一下。”……
昨天刚过了午饭的时间,南京人的手机微信、微博突然热闹起来,很多人反映感觉到地面或者楼层地板晃了一下,或是震了一下。当时晨报多位记者也敏感地察觉到了这次轻微的震动。是南京周边地区有地震?抑或是周围地铁施工传来的震动?晨报记者立即查询国家地震台网,但是没有任何新的消息发布。
没想到,这次晃动果然是地震,而且就发生在南京。
据南京市地震台网测定,昨天中午12点39分,南京市建邺区(北纬32.03度、东经118.69度)发生2.2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据南京市地震局监测处副处长赵兵介绍,震中位置就在江心洲附近。
专家会商,判定是偶发事件
地震发生后,除了第一时间通过“南京防震减灾”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监测预警中心召开了紧急会商会,对观测数据做了认真分析研判。专家们认为,南京地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地电阻率、水化学等十余项前兆观测手段,“均未见明显可靠的短期临近异常情况,初步判断南京市近期发生5级左右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所谓“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说白了,就是不大可能发生更强的地震。赵兵告诉晨报记者,2.2级地震很轻微,是地下应力的集中释放,不是大的板块断裂,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像这类的低级别地震,每年在南京各区县会发生一到两次,所以居民不必恐慌。
据了解,南京近年来发生地震较少,2015年监测到最大地震才0.8级。
另外,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红桂也介绍说:本次地震发生在长江南京段的江边,震源较浅,且覆盖层较厚,对民众影响不大。
为何全市多地“有感觉”
通常,2.5级到4.5级的地震才被称为“轻微有感地震”,2.5级以下的地震属于轻微无感地震,多数时候人们不会察觉到。然而这次南京江心洲附近地震,北至鼓楼,东至新街口,南至江宁的市民,纷纷反映有震感,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们的解释是,第一,这次地震震源较浅,只有16千米,地震波更容易传导扩散,把震感传播了出去。第二,地震发生在中午休息时间,安静状态下人们的感受更强烈,所以鼓楼、建邺、江宁部分市民有震感。
南京四条地震断层示意图
制图/张翠莲
从2004年到2007年,地震专家对南京3000多平方公里内的地震断层进行了详细的探测调查。他们确认,南京有至少四条地震断层。
第一条:南京—湖熟断层:总体走向,由江北向江南延伸,经过鼓楼,一直延伸到溧阳。
第二条:沿江断层,基本上在长江沿岸,向东延伸到镇江。
第三条:江浦—六合断层:从老山东南侧向东北的六合方向延展开去。
第四条:方山—小丹阳断层:从江宁方山向西南延伸到小丹阳。
南京地区偶然发生的轻微地震主要和这4条主要断层有关,但是这些断层不会发生大的错动挤压,所以不会像我国一些巨大断裂带,比如龙门山断裂带那样,造成汶川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
南京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放心!咱没那地质结构
■热点问题
省市两级地震局的专家曾对晨报记者介绍:南京处在欧亚板块的内部,但是南京境内的地质断裂构造,规模比较小,活动性比较弱,不会发生大的错动,与发生日本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巨大断裂带相比,明显弱得多。2004年以来,地震局专家对南京3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质断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探测摸排,没有发现可能发生7级或者更大的地震构造。
据记载,历史上南京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公元1624年,推测当时的震级相当于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