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维尼翁开往巴黎的TGV双层高速列车在法国的乡村景色中疾驰穿行,比起中国的高铁,250多公里/小时的时速也就SOSO,但也根本无法稳定地拍摄车外的景色。只见窗外碧绿的山坡草地上点缀着肥壮的花牛白羊,令去过黄沙弥漫的新疆和内蒙的我难免心里有酸酸的感觉!
到达巴黎的6座火车站中的北站,唉!还真像我们上海的老北站!那老旧的氛围令我有穿越之感……
一到巴黎,就毫无法国其他地区的放松幽静感,只听挂着紧张面容的导游不时地提醒“包包背在前面,注意前后左右,不要理睬任何人,紧跟队伍!”等等,我也是抽空手机拍了一两张,收手,狼狈地随大部队逃出了这个混杂着各类肤色人群的车站。
一如马德里的萧条,感到巴黎也好不到哪儿去,街上人不多,居然黑人的比例还很高,要么就是中东模样的……
法国在二战后的移民政策极为宽松,到目前为止吸纳移民有2000万人,主要以北非为主。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前殖民地因为地理上离法国很近,因此成了法国移民的主要来源地。这些国家又是传统上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因此法国的移民中穆斯林人口占比在欧洲主要国家中最高,目前在10%以上!而巴黎则在法国城市中又遥遥领先。然而,由于近几年的中东北非局势比较混乱,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更多的难民犹如潮水般地涌向欧洲,法国的宽松政策得到了难堪的结果……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有色人种充斥巴黎街头,给予法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
好了,大巴七绕八拐……总算入住巴黎一家酒店,可惜偏的厉害……出门逛街的机会基本破灭,女团友们,你们就在前台看看巴黎的帅锅吧。
这里的披萨起司很香,我们团队巴黎的第一餐就是它了!……看到这个披萨饼,禁不住想起那天巴黎正好降温到10度左右,穿着旧羽绒服来送外卖的小男孩,是一位小黑人。当他把几盒热热的食物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忍不住用英文问了句“外面很冷么?”他费力听懂了,点了点头,我把35欧元给了他。当他要找我钱时,我摆了摆手……他带着很感激的眼神说了“merci”,我至今仍记得他的眼神,尽管确信两个欧元也帮不了他什么。
第二天清早,碰上个阴雨天……登上巴黎老佛爷的顶楼,远远地和埃菲尔打了个招呼!
巴黎规划师很淡定地在铁塔周边控制着楼层,除了某些商业中心和新区,几乎没有高层建筑,巴黎市长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年度经营总值的压力,要的也许就是保护这些老古董的业绩。保护得好些、更好些!
宁愿修修补补……基本都不能推倒新建,这就是巴黎。
在老佛爷的顶楼,我们看到了那一幢特别的建筑……这不就是赫赫有名的巴黎歌剧院!
这是巴黎歌剧院的后门……
正前门是恢弘罗马立柱+巴洛克装饰风
巴黎歌剧院(Opéra Garnier)是蜚声世界的文艺殿堂,这个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于1861年起设计建造,其建筑将罗马和古希腊式柱廊、以及巴洛克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融合了大理石和绘画、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典型的建筑。
由于时程安排的关系,我们也只能匆匆在大厅浏览了一下……除了电影《虎口脱险》中的搞笑传播,这座豪华、奢靡的剧院至今还透露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我们也只能保留着那份神秘。要知道传说中《剧院魅影》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三层地下室的最底层居然有一个深度达6公尺的蓄水池。保留想象吧,留待下一次的深度探游!
剧院售票大厅顶部的精美华丽的雕饰。
什么叫天公不作美……这完全是不作美的典型!我们在要开始游览塞纳河的同时,巴黎天上的雨水毫不留情,毫不吝啬地倾倒下来了,这也是我们欧洲旅行唯一一次的洗礼。
在哭泣的巴黎景色中,我们开始了塞纳河风雨飘摇的游览……
坐落在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又是一座走过路过并错过的景点,这里面的印象派:雷诺阿、梵高和莫奈,我的天!居然真的错过了,人生就是一路的错过!
巴黎圣母院,矗立在塞纳河中一座名为西堤岛的小岛上,我们也是水中望月……观赏了一下他的外貌。
建于公元12世纪的这座宏大的教堂在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期间近乎被摧毁殆尽,1831年,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重新开启了人们对教堂的关注,之后启动了长达20多年的修复工程。以致如此出众的建筑精华保留至今……当下,圣母院当之无愧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同时也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历史。
雨越下越大,一片铅灰色的塞纳河,圣母院的尖顶巍峨耸立着,这就是期待的塞纳河之旅!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在精神层面告慰着自己……巴黎的精髓就在眼前,即将展现!
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像巴黎那样由着那条塞纳河把城区分为右岸(北)和左岸(南)……明显地带着文化精神领域的区分,右(北)岸坐落着几乎巴黎所有一切的高大上:协和广场、卢浮宫、杜乐丽花园、市政厅、凯旋门、爱丽舍宫和香榭丽大街;而左(南)岸除了波旁宫和荣军院,更多的便是博物馆、美术馆、咖啡馆,还有充满着思想和灵魂寄托的先贤祠和卢森堡公园,以及那座举世闻名的世博会文艺建筑:埃菲尔铁塔!
塞纳河边的游览阶梯……那比外滩的合理科学哦,至少不会有踩踏隐患吧!
在西提岛附近矗立着亨利四世的青铜塑像,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骑马雕塑作品,也是第一个向公众展示的独立于其他建筑的雕像作品。
荣军院旁的亚历山大桥是法俄合作时期来自沙俄尼古拉二世国王的礼物
法国的监狱名闻遐迩,这里是巴黎的古监狱,当然还有更出名的巴士底监狱,但这高墙厚砖恰恰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崇尚自由的法兰西民族!
不用说……大门前的12根廊柱,这就是不可一世波旁宫,
塞纳河上的西提岛
戴高乐铜像
亚历山大桥上的金色雕像
荣军院广场在巴黎的第二天,我们总算等来了雨过天晴,慢慢地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区闲逛……那是杜乐丽花园的雕塑,马约尔的精品杰作:《空气》
这座雕塑同样是马约尔的杰作:“河流”……空气已经变成了水。
协和广场的方尖碑……来自埃及,1831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
杜乐丽花园原来是早在法王亨利二世的遗孀凯瑟琳.德.美地奇所建造的杜乐丽后宫,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严重地破坏,而在1870年的巴黎公社的战斗中被彻底摧毁……之后就建立了公园对公众开放。
在之后的行程中,我们领教了法国花园的宏伟和规模,比起杜乐丽花园,凡尔赛宫的特点就是超大,游览之后就觉得不是脚力能胜任的,这里原来是法国皇帝骑马狩猎的猎场。
凡尔赛宫一览
凡尔赛宫原来是一片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此购买了100多亩土地建造了狩猎行宫,之后的一百多年来,这里不断由路易十四、十五和十六的历届波旁王朝的修建改造和扩展,演变成为了欧洲最华丽最宏伟的皇家宫殿。直至1789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随后诸次的革命动荡时期,宫殿被民众多次洗掠,几近摧毁。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遂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凡尔赛——占地6.7平方公里,总共有1300多间房,整个宫殿显得巨大无比。当初的建造按我们现在的说法,也是举全法国之力,为确保建筑材料的保障,使得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甚至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凡尔赛宫廷内的顶部壁画修复,那份细心和谨慎……让我见识了法国人对文化历史的耐心和专注!无庸讳言,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力度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法国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颁布于1840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此后,1887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这部法律明确重申了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管理委员会,负责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选定及保护工作。
1913年颁布的《法国历史古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法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在这部法律中,对文物所有者的权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准许国家直接对已经列入遗产名录的古建文物进行修缮。同时,对现有遗产进行登记造册,重要者还要列入保护名录。1941年,法国将1913年制定的《历史古迹法》中与地下出土文物有关的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制定了一部《考古发掘法》,从而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法律支持。此外,1962年通过的《马尔罗法》即《历史街区保护法》和在这一法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一同构成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法律防线。这些法律法规在后来尽管经历过无数次修改,但其影响力一直辐射至今。
这个天生标榜并自诩是文艺才俊的民族……从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的艺术珍品不计其数!这也暴露其战争时期的贪欲。曾属于西方列强之一的法国,靠着坚船利炮在北非中东包括中国及亚洲地方的大肆掠夺,营造了这么一个荟萃着奇珍异宝的卢浮宫,这里馆藏的希腊、埃及、古罗马和东方艺术瑰宝不计其数!
法兰西民族对东方艺术的钟爱是溢于言表的,在密特朗和希拉克执政的时代肯定达到了高潮,这从请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可窥一斑。
金字塔:来自古埃及的神圣建筑,至今还是历史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个令人探究的迷,而贝聿铭则可称为将东西方文化在建筑运作中完美融合的大师,巴黎艺术文化和城市环境的优化离不开这兼容并蓄,包容百川的情绪和氛围,而这种精神又是含蓄的、潜移默化和渗入骨髓的,而这正是法国文化的可贵之处。
卢浮宫是那么一座早在公元11世纪便已经诞生的宫殿,专为当时的菲利普二世保存皇家的档案和珍宝,之后的历届法国皇帝包括拿破仑都是艺术迷,不但收藏法国的艺术珍品,更以掠夺欧洲他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艺术珍宝为己任和荣耀……路易十四在卢浮宫修建了长达300米的画廊,购买了包括伦勃朗在内的大量欧洲杰出画家的绘画作品,几乎掏空了法国国库。拿破仑时代更是称霸欧洲,并不断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所到之处,当地艺术品即被洗掠一空,有人就说过,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底下有宝藏,拿破仑派人久寻不得,被这位不可一世过于嚣张的小矮个一炮毁鼻的!尽管之后的法国也有战败时期,却从来都是如同守财奴般护着这些宝藏,同我们大清皇朝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慷慨形成了鲜明的比对!当然了,国土尚且不保,又谈何文化瑰宝……但二战时期的法国,希特勒攻下巴黎,却也只能看到四壁空荡的卢浮宫,珍品都被视宝如命的法国人民藏到乡村地窖里了。
要说法国人勤劳谈不上,但聪明才智尤其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和平时期尤为明显的是对文化艺术的包装乃至时尚品牌的传播,那可说是成绩斐然!时装和美食自不必说了,靠着空客、高铁和一些品牌汽车、还有从法棍面包到LV包包;从依云矿水到迪奥香水……不能忘的是,将近10年都保持下来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的法兰西居然造就了人均与德国同样水平的GDP!也难怪人们会说,法国人真是能挣钱!
离卢浮宫不远的巴黎春天……一年四季都是宾客盈门、春意盎然!这里有着中国人的超凡贡献
我们不去探究这款或那件品牌的价值……法国人能把民间出色的服饰制品提高到一个全球范围内家喻户晓品牌的过程真是值得商家们仔细研究的。在我们狂热盲目地追捧之余,不应该深深地思考一下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我们曾经的精湛品质发扬光大?
巴黎春天百货的橱窗
著名的拉法耶特(老佛爷)百货公司顶楼的穹顶离开了人声鼎沸的卢浮宫和拉法耶特,来到塞纳河边的埃菲尔铁塔下,看到如此明媚的蓝天白云,五彩的游船,还不时得要提防着吉卜赛人拿着纸笔要你捐献却盯着你包包的眼神;无时不刻享受着花都的浪漫气息,却也在河边桥洞旁闻到刺鼻的臭气……巴黎总算给到了我一张有血有肉、立体的脸!
埃菲尔塔揽胜
又一次经过奥赛,,,心塞!
塞纳河边的垃圾和臭气!
蒙帕纳斯鸟瞰巴黎,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巴黎!可看到在埃菲尔塔上所看不到的风景哦……因为在这里能看到在你眼前的铁塔,而不是隐藏在你的脚下!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蒙帕纳斯大厦本身并不高,高度仅200米左右,却是巴黎市中心古老建筑中唯一一座摩天大楼,其59层的高度也就与我们上海市区的任一普通办公楼差不了多少,长期以来饱受巴黎人的诟病,最近还查验出楼板中含有致癌的石棉成分……以致大楼的出租率饱受打击,好在巴黎人开发了旅游产品,那就是请游客把蒙帕纳斯踩在脚下,观览巴黎的纯粹风光,此项目倒是令来自四方的游客赞叹不已,在此楼顶上,巴黎的景观一览无余!
清晨明媚阳光下的凯旋门
1805年,拿破仑为纪念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开始修建凯旋门。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知道我在凯旋门前感觉到了什么……尽管拿破仑是一位暴君,却让这座凯旋门前前后后建造了将近30年,同样是献礼工程,我们的领导就不能耐心一点么?
这是从凯旋门……遥望拉德芳斯新区和蒙帕纳斯大厦
当然,离凯旋门不远的地方,那家路易威登总店的橱窗留给了我们的是不一样巴黎性格……
要说巴黎的夜色迷离抑或是浪漫,实在是很遗憾,没有亲眼所见!有的是导游不断的提醒,还有那不停在你眼前晃悠的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流浪者、以及吉普赛酒鬼。我们晚上前往蒙马特附近的红磨坊观看表演是坐他们剧院的巴士来回的。那种罩在蓝黑色车窗玻璃中,忍受着雾气和蒙蒙细雨的感觉始终让我耿耿于怀!无法窥见真实的巴黎夜景倒也罢了,在小街中飞速穿行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了过街老鼠的滋味!
蒙马特附近的红磨坊
走的那一早晨倒是天朗气清。怀揣着巴黎的著名甜品MACARON,向舷窗外道个别,再见了!巴黎……向戴高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