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从刚建国时的落后水平发展到如今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仅仅花了七十年的时间,领海的面积辽阔广大,因此在海军国防建设上,中国一直都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海军的战斗力,所有国家都会在船舰上安装大口径舰炮,它不仅输出火力强悍,还能拦截许多反舰武器,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所有舰炮中,当属1130近防炮倍受海军青睐,它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一、进阶730近防炮 1130系统的前身
万事开头难,虽然国货630近防炮可以被制造出来,但是它毕竟是“高仿”,受到原始设计的限制,很难再有突破,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深知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在国货630近防炮还没有进入真正研制阶段时,我国就提出了730系统研制方案。
这款与国货630系统大不相同,首先它是外能源驱动舰炮,且射速分为三个档次,即低、中、高三档,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4200发炮弹,相较于以前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它的打击能力也很强,可以跟踪多个目标,对导弹的最大拦截距离是2500米,在2003年,730系统正式应用。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在使用这款系统,后来当“辽宁号”船舰登场时,人们发现了一款更先进的舰炮,这便是1130近防炮,它在730近防炮系统的基础上加以研发,不论哪一方面都更加强大,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万发炮”。
二、每分钟一万发炮弹 专为航母防御而生
730近防炮系统比国货630系统拥有更加强大的防御能力,若是放在以前,对于普通的海防已经足够,但是自从航母问世以后,730系统就已经不足以防御如此重要且庞大的海上目标,众所周知,航母可以说是海军舰队的核心,在海上攻击防御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为航母的造价高、攻击性强,也一直都是舰队保卫的重要目标,每个拥有航母的国家都会派驻多个船舰做航母的保卫队,但也正因为如此,航母在战场上会成为攻击的目标,遭受密集的火力覆盖,于是怎么防御就成为了重要问题,从冷战时期开始,苏联就一直在研究航母的饱和攻击,想要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
为此,中国提出了“万发炮”概念,1130近防炮系统便是我国研制出的万发炮防御系统,将730近防炮每分钟4200发炮弹的最快射程提高到了每分钟一万发以上,在730系统基础上,我国完成了万发炮1130系统的研制,并命名为H/PJ-11近程防御系统,因为其发射30毫米炮弹,共有11个炮管,所以也被称为1130。
这款系统一分钟可以发出11000发炮弹,算下来每秒就是166发,射程可以达到3.5公里,1130近防炮的发射原理采用的是转管炮,炮管在圆筒上并列安装,而圆筒可以旋转,在发射过程中会快速完成装弹、射击、退壳,是层层相扣重叠发射。
外媒曾在《战略之页》上声称1130近防炮一次性最多可以锁定40个目标,意思就是同时计算40个目标的轨迹,然后再计算每一个的威胁程度,按照不同程度进行防御,因此当它被安装在航母上时,便可以及时的抵挡飞射而来的攻击炮弹,做到最好的防御。
三、世界最强近防炮 三大优势突出
近防炮并不是船舰在一开始时便使用的防御系统,而是最后一道防线,专门捕捉没有被拦截的“漏网之鱼”,我国的1130近防炮可以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近防炮,比起其他国家的近防炮,1130系统主要有三个最大的优势。
其次1130系统的火控设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它采用的是大闭环火控原理,在发射时可以不断探测炮弹的飞行数据,再通过精密计算每一颗弹丸距离目标是否有偏差以及偏差多少,并及时进行修正,这样的话命中率就会大大提高。它的雷达探测系统也十分优秀,一次性可以锁定48个目标进行多位同时拦截攻击,还可以自动优化拦截路径。
最后1130近防炮系统采用的是30×165毫米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一般拦截距离在1500米到3000米,在雷达上也做了性能提升,主要是为了拦截超音速导弹,还可以自动过滤大部分红外干扰,在电影《红海行动》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拦截场面,是在炮弹快接近船舰时才被击毁,实际上真实情况中,在炮弹距离2000米以上就会被开火拦截下来。
总结而言,1130近防炮系统突破了很多技术难题,达到了真正的万发炮防御设计,不仅是炮弹发射速度快,在雷达还有准确度以及射程上也都是一流水平,且能调整命中偏差,提高攻击命中率,纵观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近防炮可以超过1130系统,因此这款近防炮可谓是实力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