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遭遇雷暴冰雹,本轮强对流天气威力为何如此大如何避险

25日,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等地,出现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浙江多地受到雷暴、大风、冰雹等影响。

25日下午2点起,义乌市连续发布雷暴大风、冰雹黄色及橙色预警。下午4点左右,暴雨袭来,部分镇街下起冰雹,地面堆积起较厚的冰状物体,部分车辆的挡风玻璃、车身受损严重。

由于冰雹短时、集中且形体大,截至26日11点,当地三家主要保险公司,共接到冰雹灾害类车险报案2万多件。各保险公司通过开启绿色理赔通道、调配维修资源等方式,方便车主尽快用车。

此外,据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各镇街农业设施也有一定程度损坏,设施大棚受损面积约16.96万平方米。农业部门派驻农技专家前往受灾农户,指导灾后病虫害防治和大棚修复。

在金华武义、嘉兴海宁等地,还出现树木倒伏情况,武义县80多株树木倒伏,市政园林部门对断枝树木及时清理清运,目前道路已经恢复通行。

在海宁市,树木倾倒后有汽车被压,手臂粗的树枝,插入了后挡风玻璃,消防队员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强对流突袭南方多地 威力为何如此大?

本轮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范围有多大,发展趋势如何?来看气象分析。

气象分析师 刘超:昨日强对流突袭江南,强度同期罕见。首先是因为暖湿气流异常强盛,再加上冷空气南下,冷暖交锋碰撞,产生雷雨大风冰雹。预计未来一周,南方仍将有两轮强降雨,但强度不及上一轮。26-28日,北方遭遇今年第三次沙尘天气,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到山西河北一代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此轮沙尘暴核心影响时段是27日晚到28日。

强对流天气频发,该如何避险?

遭遇冰雹

■寻找遮挡物

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遮挡物,应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 远离易碎品

躲避时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伤害。

■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

遭遇短时强降雨

■低层住户切断电源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低层住户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积水中行走需谨慎

如果身处室外,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回室内躲避。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行车绕开积水

司机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不可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遭遇龙卷风

■在家中

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

■在车里

开车向龙卷风的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在户外

■紧急情况下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1 遭遇大风

■避开“狭管效应”

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心高空坠物

商家店铺要查看自家广告牌匾是否牢固;居民要自觉清理阳台上的物品,防止物品被风吹落;停车时最好停在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较远的地方;出行时不要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

■谨慎开车

大风天气应尽量把车窗玻璃关紧,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若驾驶货运车辆,要将装载的物资捆扎牢固,防止掉落砸伤行人。

⚠️要注意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THE END
0.奇闻异事《贵州再降冰雹大如鸡蛋道路变“冰河”》4月18日至19日期间,贵州全省39个县市区出现冰雹灾害,冰雹如鸡蛋大小,纳雍县冰雹最大直径有70毫米,道路被淹变成“冰河”。 贵州网民拍摄的视频显示,贵州多地降下如鸡蛋大小的冰雹,落地“成冰河”一一顺着暴雨在道路上流动,甚至流入街边商铺内;还有行人踩到冰雹滑倒了。 jvzquC41yy}/onnrkct/ew4752y3|}7
1.突遇冰雹该如何避险?直径一般为5至50毫米,最大的100毫米以上,形状也不规则,大多数呈椭圆形或球形。冰雹灾害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给农业、建筑、通信、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谢滨称,降雹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空气中存在极不稳定的大气层,不稳定层越厚,越是利于降雹。冰雹的持续jvzquC41u|h/iwwdu0io1q:1jvsm7872453158761euovnsva;;88=d37;96;@90jvs
2.甘肃“5·10”特大冰雹洪灾见闻与反思45人死亡、14人失踪,全县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甘肃“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定西市岷县带来巨大损失,引发全国关注。 大部分灾区当日降雨量仅30毫米,一场冰雹大雨为何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为弄清灾情和原因,“新华视点”记者深入岷县实地调查。 jvzq<84yyy4djrscfcom{7hqo0io1mkrf1813;2271761ltpvgtua::522;9: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