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方降温之后,南方气温终于也暴跌了,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我国多个地方的气温开始暴跌,南方多地气温从30摄氏度以上,跌到了20摄氏度左右,有网友形容,一下子从夏天到了深秋。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从秋天直接到了冷冬,比如:陕西提前一到两个月出现大雪天气,人们已经提前穿上了棉衣。
想要了解我国多地为何要发布寒潮预警信号,首先要知道寒潮是怎么形成的?
其中在新地岛以西洋面发育的冷空气,影响我国的次数最多,占据冷空气总次数的49%。
新地岛以东洋面发育的冷空气,轻易不会影响到我国,必须要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才会影响我国,所以这里的冷空气影响我国的次数,占据冷空气总次数的18%,但是该地区距离我国较近,一旦该地区的冷空气南下,达到寒潮强度的可能性很大。
寒潮虽然在极地地区发育,但是寒潮想要进入我国,95%的冷空气就需要进入到“西伯利亚关键区”发育,在这里冷空气将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之后再南下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
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关键区”发育之后,又分为西北路,西路,东路三条路径进入我国,其中从西北路进入我国的冷空气往往比较强,这是因为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冷空气容易直冲而下。
从东路进入到我国的冷空气较弱,这是因为它的经过区域较广,受下垫面影响较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能被称之为寒潮,根据《冷空气等级》:
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才能被称之为“寒潮”。
如果没有达到寒潮标准,则被称之为“冷空气”,比如:河北省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至12℃,最低气温低于4摄氏度,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寒潮;而上海虽然气温也暴跌,但是最低气温并未低于4摄氏度,因此只能称之为“冷空气”。
寒潮又分为全国性寒潮,和局部地区寒潮,比如:新疆、东北等地遭遇寒潮的次数,要远高于两广地区。
目前,这股冷空气已经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其中北方多地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南方也经历了“换季式”降温。
在往年,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年份里,往往会出现较强降温,比如:2008年我国南方的雪灾。
但是,并不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都会出现大范围雪灾。而且拉尼娜现象又分为“弱,中等,强”,不同等级的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气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再加上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并不只有拉尼娜一种,所以今年究竟是否是冷冬,不能100%确认,但今年冬季气温可能会比往年有所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