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老张蹲在田埂上抽烟。烟还没抽完,东边天就压下来铅灰色云。手机“叮”一声,强对流黄色预警弹出来了。
中央台说今儿个白天到夜里,十多个省要遭强天气。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还有咱熟悉的河北、山西,都在预警范围里。
最让人揪心的是,安徽、湖北、江西这些产粮地,要刮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能到11级,这风刮起来,玉米杆子怕是要成片倒。江西北部还可能有龙卷,那可是能把屋顶掀翻的主儿。
除了大风,短时强降水也凶得很。湖南、江西、广西这些地方,一小时能下50毫米以上的雨。
最大能到80毫米,跟拿盆子往下倒水似的。老张猛地站起来,盯着自家刚灌浆的小麦发愁。去年收麦前遇大风,半亩地麦子全趴在泥里,减产两成。
今儿这预警一出来,村里老少爷们都坐不住了。有人往田里跑,想加固大棚;有人翻出抽水机,检查能不能用。
可问题来了,这雷暴大风带冰雹咋办?刚开花的果树遭冰雹砸,今年收成怕要打水漂。气象部门说在准备人工防雹作业,可农民心里还是没底。
“这天气咋越来越邪乎了?”村口老李蹲在墙根嘟囔。
他记得以前五月天,顶多下点阵雨,哪有这么多极端天气。现在倒好,又是大风又是暴雨,庄稼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城市里的人可能不知道,地里的庄稼经不住几下折腾。玉米杆子脆,大风一吹就断;小麦灌浆时遇暴雨,容易倒伏发霉。更别说那些种大棚蔬菜的,薄膜扛不住10级风,一场风就能让半年白忙。
防御指南说要检查排水系统,可有些老田的沟渠早堵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哪有力气清沟渠?
这时候就盼着村里能组织人,赶紧把排水的事儿落实了。
还有那开货车的司机,走积水路段得慢着点,可别把地里冲了。
交管部门要是能在危险路段设个警示,农民也能少操点心。最让人着急的是,这强对流主要影响时段在白天到夜里。
正是农忙的时候,好多人还在地里干活呢,可千万得躲进结实的房子里。
机场、高速都在采取措施,咱农民也得自己上心。
把晒场上的粮食收进屋,把大棚的绳子再紧一紧。
我个人觉得,现在天气预报越来越准,可应对措施得跟上。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得加固,农民的防灾意识得提高。
不然每次遇到强天气,损失都得自己扛,谁受得了?
就像老张说的,“咱靠天吃饭,可不能让天把饭锅砸了。”话糙理不糙,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得有长远打算。
村里那些年久失修的防洪渠,是不是该修修了?年轻人回来教老人用气象APP,是不是能早点知道预警?这些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得下真功夫。
现在看着天上的云越来越黑,老张把烟头一踩,往家跑。他要把窗户关好,再去看看后院的果树,能不能用竹竿支一支。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雷声,不知道这场风雨过后,地里会是啥样。
但有一点清楚,面对老天爷的脾气,咱既得敬畏,也得想招儿。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可不能让一场风一场雨就毁了希望。“人勤地不懒”,可前提是得把防灾的功课做在前头。
这场强对流过后,或许该好好合计合计,怎么让农田更抗折腾。
毕竟,靠天吃饭的日子里,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损失。至于未来天气还会怎么变,咱老百姓心里都有个问号。但眼下最实在的,是赶紧按预警把能做的都做了,能护一点是一点。
雷声越来越近,老张的背影在田埂上跑成一个小点,那是无数农民的缩影。他们操心的,从来都是地里的庄稼能不能挺过这场风雨,家里的收成能不能稳当。
这事儿,比啥都重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