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谈秦说汉(297)
关汉卿的元曲《窦娥冤》里唱道:“六月飞雪,必有冤情。”公元1816年,历史上还真的发生了六月飞雪、七月结冰、八月霜冻,史称“无夏之年”。自然灾害遍及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是1400年以后最冷的一年,但跟冤情没有关系。
“无夏之年”是指应该暖和的季节却突然变得寒冷,是天气极端异常的一年。因为气温突然间差异太大,造成很多农畜与农作物非正常死亡,还引发了流行性的疾病。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大量百姓因为地里没有收成而活活饿死。
清嘉庆二十一年,江西省彭泽地区六月份气温骤降,山上出现积雪;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在7月份,突降大雪,地面雪花有一寸多厚,老百姓七月份就开始烤火。东部台湾的新竹、苗栗、彰化等地区不到十二月暴雨风雪交加,水面结冰一寸余厚。
由于气候骤然变化,云南地区甚至引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最严重的大饥荒。人们无以为食,只得以树皮、观音土充饥。不少饥民甚至被迫卖儿卖女以求活命,很多人在这场自然灾害中丧生。据云南《邓川县志》记载:“是岁大饥,路死枕籍。”
刚刚结束了拿破仑战争的欧洲,还未抚平战争的伤口。由于气候骤然变化,德国8月时候出现了霜冻,粮食收成锐减;英国大量家畜死亡;威尔士、爱尔兰等地农作物失收,出现普遍饥荒;东南欧洲及地中海还出现了伤寒疫情。一时人心惶惶。
草木结霜,河流结冰,农作物与家禽被冻死,也因此引发了粮食危机,瑞士人为了抢夺粮食甚至大打出手,整个欧洲大约有20万人死于这次突发的自然灾害。这对于战争仍未恢复的欧洲人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老百姓也只能默默承受。
美国的东北部出现严重的霜冻,大部分农作物被冻死。加拿大及美国新英格兰出现两次大风雪,魁北克积雪余尺,还有人被冻死。宾夕法尼亚州河水结冰。部分地方温度落差巨大,温度时而高达超越35°C,然后又突然数小时内下降至接近0°C。
新英格兰农作物大量失收,各种谷物价格急升,燕麦价格由1815年的每桶12美分暴涨至92美分。“无夏之年”严重地影响了美洲百姓的生活,不过美洲相对亚洲与欧洲来说情况稍稍好一点,没有人员因灾害死亡的记载,但灾情非常严重。
有人分析,无夏之年的发生是因为1815年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所喷出的火山灰总体积多达150立方公里,而且抵达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层,把地球包围与太阳隔离,地球失去了太阳的热量,造成气温骤然下降。
也有人分析,一年前的加勒比海、菲律宾与坦博拉的火山爆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积集在大气层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到了1816年,隔离大气层的火山灰渐渐散去时,累积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硫在阳光的照射下骤然下降,形成了极大冷热反差。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体,因此大家都必须要注意节能减排,不能让“无夏之年”再度出现。保护地球,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