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黑龙江
下载本文档
2025年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题库——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适宜的光照条件主要指的是能够满足其进行()所需的光能。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运输作用2.农作物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最低温度条件通常被称为()。A.最低温度B.基本温度C.有效性积温D.临界温度3.下列哪种气象灾害主要危害作物的营养生长期,导致植株矮小、分蘖减少?()A.冻害B.干旱C.盐碱化(由干旱引起)D.霜冻4.农业生产中常说的“倒春寒”主要是指()。A.早春气温持续偏低B.晚春出现强降温天气C.气温骤降导致作物霜冻D.春季回暖后突然出现的强降水5.降水量过多,导致作物根系呼吸困难、养分吸收受阻,甚至引发病害,这种现象称为()。A.干旱胁迫B.洪涝灾害C.风湿胁迫D.高温热害6.积温是衡量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通常用()的乘积来表示。A.平均气温与生长天数B.最高气温与生长天数C.日平均气温与生长天数D.地表温度与生长天数7.在农业生产中,适时播种的关键在于掌握当地的()。A.降水量B.光照时数C.气温条件D.大气湿度8.高温逼熟现象通常会导致作物()。A.穗粒数增加B.籽粒饱满度提高C.成熟期提前,品质下降D.抗病能力增强9.某地夏季常出现梅雨天气,对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是()。A.导致干旱缺水B.造成土壤盐碱化C.增加光照强度D.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10.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主要目的是()。A.评估灾害发生后的损失B.研究灾害的形成机制C.提前告知农户可能发生的灾害,以便采取防御措施D.监测灾害发生区域的气象条件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水分是作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不仅是____________的原料,也参与作物的各种生理过程。2.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二氧化碳浓度。3.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异常天气现象。4.温度是影响作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5.评价一个地区农业气候资源,通常需要分析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条件。6.合理灌溉不仅可以缓解____________,还可以促进作物的____________。7.风不仅影响作物的____________,还可能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危害。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请简要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1.有效积温2.光照周期3.农业气象灾害4.蒸腾系数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高温对农作物可能造成的危害。2.简述水分过多对农作物可能造成的危害。3.简述农业生产中利用气象预报进行决策的主要途径。4.简述作物需水量受哪些主要气象因素的影响。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下列主题进行论述。)1.论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及其防御措施。2.论述如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利用气象条件优势,规避气象灾害风险,以获得最佳农业生产效益。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A5.B6.C7.C8.C9.D10.C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2.光照强度;气温(或温度)3.天气;气候4.生长发育;产量形成5.光照;温度;降水6.干旱;正常生长发育7.生长;倒伏;风折三、名词解释1.有效积温:指超过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是衡量热量资源对作物有效性的指标。2.光照周期:指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作物的发芽、开花、休眠等生命活动。3.农业气象灾害:指对农业生产(作物、牲畜、渔业等)造成危害的异常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4.蒸腾系数:指作物每形成一克干物质所蒸腾的水分克数,是衡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指标。四、简答题1.高温对农作物的危害: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或光合产物分解加速;蒸腾作用过强,引起植株失水萎蔫;蛋白质变性失活,酶活性降低;细胞膜系统受损;诱发病害和虫害;严重时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2.水分过多对农作物的危害:导致作物根系缺氧,呼吸困难,生理代谢紊乱;土壤中的养分溶解流失,有效性降低;根系腐烂,吸收功能衰退;田间渍水易引发病害(如根腐病);影响作物正常授粉和结实;严重时导致作物倒伏甚至死亡。3.农业生产中利用气象预报进行决策的主要途径:根据播种期天气预报,确定最佳播种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需水需肥气象条件预报,安排灌溉施肥;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实施防治;根据产量预测预报,制定收获和储存计划;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4.作物需水量受主要气象因素的影响:气温(影响蒸腾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和蒸腾);降水(提供水分来源);空气湿度(影响蒸腾速率);风(加速水分蒸发);土壤类型和水分状况(影响水分有效性)。五、论述题1.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及其防御措施:干旱会导致土壤缺水,使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引起作物生理干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蒸腾作用停止、植株萎蔫,严重时叶片干枯、花器败育、果实脱落,最终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防御措施包括:选择耐旱品种;改善土壤保水能力(如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膜);适时适量灌溉;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如喷灌、滴灌);进行农业气象干旱监测和预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2.如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利用气象条件优势,规避气象灾害风险,以获得最佳农业生产效益:首先,需深入分析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如光照、热量、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主要作物的适宜性。其次,利用这些优势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种植制度,实现趋利避害。例如,在光照充足地区发展喜光作物。再次,加强对当地主要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御措施,如建设排灌设施应对洪涝和干旱,采用保护性栽培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