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雨!最新预报!今年会有几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厦门降水大风暴雨冷空气厦门市最高气温

(厦门日报拍客 随遇而安 摄)

(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气象部门预测

今起三天

冷空气逐渐退却

厦门气温逐渐回升

今天冷暖空气展开权力交接

冷空气开始“让路”

偏南暖湿气流崛起

送来水汽

厦门天气以阵雨为主

城区最高气温维持在19℃左右

夜晨最低气温大概14℃

空气较为潮湿

相对湿度最大可达90%

因此夜晨会有轻雾或雾

要注意防范

后天气温进一步攀升

城区最高气温可达25℃

一起来看下

未来十天的天气预报

未来十天天气趋势

降水:15—18日、23—24日有阵雨,降水时段能见度下降,其余时段以多云到阴天为主。

气温:未来十天气温起伏大。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 15—17日气温逐步回升。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18日起气温下降。

风力:19—20日沿海有7—9级东北大风。

逐日预报

(时效为当日08时—次日08时)

气温影响:未来十天气温起伏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下周一

新一股冷空气跟市民一起上班

厦门东北风增强

气温又将回落

预计18日

城区最高气温猛降至18℃

气象年度预报来了

眼下已进入春雨季

阴雨天气明显增多

下个月15日厦门将进入汛期

今年来天气怎样?

气温略高 降水偏少

回顾去年,我市汛期(每年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厦门市汛期),可以用“气温高、降水多、暴雨多且强、影响台风多且强”这几个词汇粗略总结。

今年以来(截至3月12日)

厦门主要气候特点为

气温略高降水偏少

监测数据显示,岛内(市气象台本站)平均气温14.3℃,岛外(同安站)为14.6℃,分别比常年高0.8℃和0.3℃,均属正常。

不过

平均气温正常

并不意味着

厦门没有“冻未条”的时候

今年1月下旬初,强冷空气来袭,我市出现了寒潮天气,不仅降温幅度大、低温强度大,影响范围还广。尤其是1月24日,全市共有83个站点最低气温低于4℃,其中15个站点跌破0℃,主要集中在岛外高海拔山区;岛内(市气象台本站)极端最低气温为3℃,为该站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第7低。此外,岛内外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28.2℃和29.1℃,均出现在2月21日。

降水方面,岛内降水量为86.8毫米(比常年偏少40.3%),岛外为88.7毫米(比常年偏少38.8%)。其中,今年以来(截至3月12日),全市雨下得最多的地方在同安区淡溪村,降水量为150.9毫米;集美区风景湖水库的雨量最少,仅54.3毫米。

今年气候整体情况如何?

极端性、异常性概率加大

气象专家表示

受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影响

预计2024年厦门气候的

极端性、异常性概率加大

灾害性天气具有突发、频发和强发的趋势

预计,今年春雨季(3~4月),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夏季(7~9月)气温偏高,≥35℃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少;秋季(10~11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

划重点——

今年有几个台风

登陆或影响厦门?

去年的台风“杜苏芮”和“海葵”给厦门带来严重影响,那么今年会有几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登陆或影响厦门的台风个数为2—3个,略少于常年(3.4个),台风强度偏强,灾害偏重,可能有1个严重影响台风。

链接

《厦门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修订

“局部”和“部分”如何定义?有了明确标准

修订后的《厦门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明确了预警标准中“局部”和“部分”的定义,以及各行政区“局部镇街”和“部分镇街”具体数量:局部镇街指该行政区≤20%的镇街数量(不足1个镇街的按1个计算)的情况;部分镇街指该行政区>20%且≤60%的镇街数量的情况。

“举个例子,思明区共有10个镇街,如果有1—2个镇街可能出现某种灾害性天气,就称为‘局部镇街’,如果是3—6个镇街,则称为‘部分镇街’。”林秀斌表示,更加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可使灾害应对更加规范有序。

修订后的《厦门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还将短时强降水指标融入暴雨预警启动标准中,原标准与短时强降水标准满足其一即可启动预警。

“如今,极端性短时强降水出现频率增多,涉及范围小、降水时间短,但造成积水、内涝等灾害的破坏一点也不小,所以需要增加这项指标。具体来看,一个及以上行政区的部分镇街3小时降雨量达80毫米以上,且小时雨强超过50毫米,并且强降雨仍将持续,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发布暴雨三级预警。”林秀斌说。

提醒

01

防御气象灾害 要学会看“信号”

目前厦门常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有11种,包括台风、暴雨、强对流、冰雹、大风、高温、低温、大雾等。大多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颜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蓝、黄、橙、红,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每遇气象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会尽可能提前发布预警信号,并通过多渠道发布。

02

防御台风 不能只看登陆点

有市民问“是否只有台风登陆的地方,才需要进行防御?”气象专家表示,不是只有台风登陆点才有严重影响。例如,1959年第3号台风和1999年第14号台风,都是登陆龙海,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厦门。

“也不是台风预报线经过的地方才需要防御。”气象专家说,由于强台风的12级大风半径可达50公里,台风本体影响可覆盖两三百公里。台风总体的影响范围可能会很大。台风登陆后,风平浪静,这是由于台风中心区域是静风区,但台风中心离开后马上又进入大风核心区,所以不能因短暂风减弱就外出。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编辑:彭建文

审核:庄梅芳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网33)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对(一)自然灾害性事件 →_→如地震、洪水、台风、冰雹、暴雪、山体滑坡等。 (二)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_→主要是指暴力袭击事件(校园砍杀、挟持)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三)社会重大灾难事件 →_→主要是指火灾、爆炸、校舍倒塌、集体食物中毒、踩踏等公共安全和卫生事故。 jvzquC41yy}/lrfpuj{/exr1r19fgB82hd<62>
1.李永祥|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的互动逻辑灾害及其灾害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古老,人类的抗灾过程就是对灾害起源、发生、影响和防范的解释和应对过程。灾害文化如同其他文化类型,如节日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一样,成为日常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视野。在中国,一些学者对灾害文化进行了定义,例如,王子平认为,所谓“灾害文化,是指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6288541589::>94a717:=997840|mvon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6篇(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1.3 适用范围本 预案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d;rkvr?s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