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什么意思

气象雷达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探测气象要素、现象等的雷达的总称。主要包括天气雷达、测风雷达、风廓线雷达等

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

气象雷达使用的无线电波长范围很宽,从1厘米到1000厘米。它们常被划分成不同的波段,以表示雷达的主要功能。气象雷达常用的1、3、5、10和 20厘米波长各对应于K波段(波长0.75~2.4厘米)、X波段(波长 2.4~3.75厘米)、C波段(波长3.75~7.5厘米)、S波段(波长7.5~15厘米)和 L波段(波长15~30厘米),超高频和甚高频雷达的波长范围分别为10~100厘米和100~1000厘米。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有关。把云雨粒子对无线电波的散射和吸收结合起来考虑,各种波段只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常用K波段雷达探测各种不产生降水的云,用X、C和S波段雷达探测降水,其中S波段最适用于探测暴雨和冰雹,用高灵敏度的超高频和甚高频雷达可以探测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的晴空流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雷达用于军事目的。当时云、雨等气象目标的回波被作为干扰看待。1941年在英国最早使用雷达探测风暴。1942~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设计了为气象目的使用的雷达。在气象雷达发展初期,一般都靠手工操作,回波资料只能作定性分析。60年代采用了多普勒技术,气象多普勒雷达具有对大气流场结构的定量探测能力;常规雷达的数字显示和彩色显示也相继出现。70年代,除联合使用多部多普勒雷达外,又相继发展了大功率高灵敏度的甚高频和超高频多普勒雷达和具有多普勒性能的高分辨率调频连续波雷达;在雷达结构上,广泛采用了集成电路,配备有小型或微型电子计算机,使气象雷达能对探测资料进行实时数字处理和数字化远距离传输;有的天气雷达已能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由电子计算机操纵观测,并逐步向自动化观测网的方向发展。

气象雷达通过方向性很强的天线向空间发射脉冲无线电波,它在传播过程中和大气发生各种相互作用。如大气中水汽凝结物(云、雾和降水)对雷达发射波的散射和吸收;非球形粒子对圆极化波散射产生的退极化作用,无线电波的空天气折射率不均匀结构和闪电放电形成的电离介质对入射波的散射,稳定层结大气对入射波的部分反射;以及散射体积内散射目标的运动对入射波产生的多普勒效应等。气象雷达回波不仅可以确定探测目标的空间位置、形状、尺度、移动和发展变化等宏观特性,还可以根据回波信号的振幅、相位、频率和偏振度等确定目标物的各种物理特性,例如云中含水量、降水强度、风场、铅直气流速度、大气湍流、降水粒子谱、云和降水粒子相态以及闪电等。此外,还可利用对流层大气温度和湿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由探测得到的对流层中温度和湿度的铅直分布求出折射率的铅直梯度,并通过分析无线电波传播的条件,预报雷达的探测距离,也可根据雷达探测距离的异常现象(如超折射现象)推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层结。

凡是不具有多普勒性能的雷达称为非相干雷达或常规气象雷达,具有多普勒性能的雷达称为相干雷达或多普勒雷达。主要的气象雷达有:测云雷达。是用来探测未形成降水的云层高度、厚度以及云内物理特性的雷达。其常用的波长为1.25厘米或0.86厘米。工作原理和测雨雷达相同,主要用来探测云顶、云底的高度。如空中出现多层云时,还能测出各层的高度。由于云粒子比降水粒子小,测云雷达的工作波长较短。测云雷达只能探测云比较少的高层云和中层云。对于含水量较大的低层云,如积雨云、冰雹等,测云雷达的波束难以穿透,因而只能用测雨雷达探测。测雨雷达。又称天气雷达,是利用雨滴、云状滴、冰晶、雪花等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大滴的浓度、分布、移动和演变,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和特征。测雨雷达能探测台风、局部地区强风暴、冰雹、暴雨和强对流云体等,并能监视天气的变化。测风雷达。用来探测高空不同大气层的水平风向、风速以及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测风雷达的探测方式一般都是利用跟踪挂在气球上的反射靶或应答器,不断对气球进行定位。根据气球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就能定出不同大气层水平风向和风速。在气球上同时挂有探空仪,遥测高空的气压、温度和湿度。圆极化雷达。一般的气象雷达发射的是水平极化波或垂直极化波,而圆极化雷达发射的是圆极化波。雷达发射圆极化波时,球形雨滴的回波将是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圆极化波,而非球形大粒子(如冰雹)对圆极化波会引起退极化作用,利用非球形冰雹的退极化性质的回波特征,圆极化雷达可用来识别风暴中有无冰雹存在。调频连续波雷达。它是一种探测边界层大气的雷达。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和灵敏度,主要用来测定边界层晴空大气的波动、风和湍流(见大气边界层)。气象多普勒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云和降水粒子相对于雷达的径向运动速度的雷达。甚高频和超高频多普勒雷达。利用对流层、平流层大气折射率的不均匀结构和中层大气自由电子的散射,探测1~100公里高度晴空大气中的水平风廓线、铅直气流廓线、大气湍流参数、大气稳定层结和大气波动等的雷达。在研究试验的雷达中还有双波长雷达和机载多普勒雷达等。70年代以来,利用一个运动着的小天线来等效许多静止的小天线所合成的一个大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发展,必将加速机载多普勒雷达今后的发展进程。机载多普勒雷达的机动性很强,可以用来取得分辨率很高的对流风暴的多普勒速度分布图。

THE END
0.抚顺“090621”冰雹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SemanticScholar抚顺“090621”冰雹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吴春英,张昱,金鑫 Published2009 Engineering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沈阳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物理量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了2009年6月21日抚顺东部地区出现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在地面低压带、500hPa冷涡底部东南jvzquC41yy}/unrcpvodulmqncx/q{l1rcvft8*G8'>B'BF'G;+B3.GC'G8&:9*;E2?18;6'G4+92.>F'G;&:?*D2'K:'BG'D;+F7.F6';G&G?*;;'GF'N:':D+:4.J;';H&D@*G:'HF'KJ'G7+:D.>G'G<&D<*C4'K8'A>'D;+F7.GG':7&G>*::'>7'N;';G+:26*G7'?1'K9'G8+::.F7'G>&:K*D3/+F7.GE'C6&G?*;:'H21:=f;c<17o
1.贵州中北部一次冰雹和雷暴大风过程综合诊断2021年5月15日贵州省中北部发生了一次以冰雹和雷暴大风为主的强对流过程,最大瞬时风速达到44.3 m∙s−1,最大冰雹直径达到40 mm。基于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本次过程的天气系统配置、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表明:(1)500 hPa高原槽东移,槽jvzq<84yyy4h{|isz{p/ew4ep1gsvrhng1oe1j8d:;g956k23c354Ah/::?1/<9:hh:fekic3
2.一次冬季冰雹的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分析双偏振雷达 S波段 冰雹 偏振参数 回波特征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WYMa723;6729;0jvs
3.常州雷暴的气候特点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气象.PDF第卷,第 期 气 象 35 12 Vol.35No.12 年 月 , 2009 12 December2009 METEOROLOGICALMONTHLY 常州雷暴的气候特点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1 2 1 1 2 2 雷正翠 夏文梅 周霖华 吴焕勤 姚丽娜 张备 ( 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 ; 江苏省气象局) 1. 213001 2. 提要:利用常州基本观测站 — 年长序列的雷暴观测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4>4745:13:8542625:90ujzn
4.一次致灾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摘要】:利用石河子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28日下午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北部沙漠边缘地带强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风暴前进方向的右侧出现弓形回波,其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出现"V"型缺口; jvzquC41erle0lsmk0ipo7hp1Cxuklqg1EVGF]TVCN3[IZ]42372395543=/j}r
5.我国强冰雹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的初步分析我国强冰雹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的初步分析,强冰雹,环境条件,雷达识别与预警,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了统计我国强冰雹发生的环境条件,选取了2002~2009年发生的70个强冰雹个例(主要来自华东,华中和华北)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强冰雹发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Fkuyft}fvkqt0C{ykenk049622:>17A3pj0nuou
6.冰雹的识别与防御唐山地区冰雹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黔东南一次强冰雹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海南一次罕见强冰雹过程环境条件与超级单体演变特征分析 豫西地区一次冰雹天气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 2012年早春广西高架雷暴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广西柳州2016年4月一次致灾冰雹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EpmoCqxp1Ctzjeuj137=177mvon
7.冰雹识别学术百科云南多普勒天气雷达网探测冰 基于显著性特征的大冰雹识别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冰雹识 基于双偏振天气雷达的冰雹识 冰雹-短时强降水识别及冰雹强 基于数字全息的冰雹识别方法 基于雷达云图特征提取的冰雹 基于雷达回波反射率垂直剖面 jvzquC41ykqj0lsmk0ipo7hp1JuuYxwf14:569720jzn
8.喀什地区特强冰雹天气云图特征分析期刊[1]李静,周毓荃,蔡淼.广州4.17 冰雹过程的卫星和雷达综合分析[C].2011. [2]热汗古丽·吾买尔.南疆地区近60a来冰雹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2011. [3]汤兴芝.宜昌地区冰雹云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参量识别研究[D].2010. [4]彭成海,李金玉,努依也提.昭苏冰雹的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zlwy495424617
9.对流尺度雷达反射率资料的伪观测同化方法及应用研究18陈雷;戴建华;徐强君;基于雷达回波外推技术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法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9暴冬玲;李耀东;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中尺度模式中的应用[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20李光伟;傅云飞;王雨;黄彦彬;基于MODIS和CPR探测的云顶高度反演研究[A];创新驱动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526.397399>5;A3jvo
10.北京SA雷达电磁干扰回波特征及质控算法初探8陈永仁;李跃清;基于SWAN产品的短时强降水雷达特征及预警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年01期 9张磊;张继韫;一次局地强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年04期 10庄薇;刘黎平;余燕群;王红艳;雷达地物回波模糊逻辑识别法的改进及效果检验[J];气象学报;2012年03期 11吴红秀;和卫东;焦泽红;吉平;李淑华;滇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TSa723:662:80jvs
11.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天气雷达是探测降水系统的主要手段,利用多普勒雷达原理,发射脉冲形式的电磁波,当电磁波脉冲遇到降水物质(雨滴、雪花和冰雹等)时,其向后散射的能量被雷达所接受,根据接收到的回波特征可以判断降水系统的强弱、有无冰雹、龙卷风和大风等情况。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由二百多部S波段和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构成的世界最大的业务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3247
12.1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测验1(答案)剖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测验一(一至四章)一、填空题1、天气雷达是探测降水系统的主要手段,是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龙卷和暴洪)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 2、RDA由四个部分构成: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 3、PUP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产品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4;:=693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