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燕韩路与雹泉庙村中街路口,竖立着雹泉庙村村名碑,记载着雹泉庙村名的由来。传说有一年的六月六日,正当人们赶雹泉庙会时,突然变了天,周围百里都下了特大冰雹,有的像鸡蛋大,正当生长盛期的蔬菜和庄稼都被砸得稀巴烂,近乎绝产,人畜都有损伤。但在这里赶庙会的人们却无一人伤亡,只淋了蒙蒙细雨。这年的庄稼也获得了好收成。人们认为这是雹泉老爷保佑了这一带人们的安全。有雹子不打雹泉庙一说。
关于雹神的传说,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有许多的祭祀雹泉神的雹泉庙,也有许多以雹泉庙为名的村或乡镇。对于雹神的说法古代是靠口口相传,因此各地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说的是我济南市商河县雹泉庙一带的传说故事。
雹泉神在山东和东北各地流传非常广,并且民间许多地方认为雹神的原型历史人物的家就在山东。从前山东这一带夏天常有大风暴雨和冰雹,每年都损伤不少人畜和庄稼,人们对大风和冰雹非常惧怕和厌恶。雹泉神原来是战功卓著的武将,是治国理政的名臣。后被玉皇召到天上,成为掌管冰雹的大仙。雹泉神是条龙,亦龙亦神的仙家,在下界住在黑龙江。他的母亲是东海龙王的三女儿,下凡到人间,嫁给勤劳勇敢的雹神之父,生了雹泉。七月十五是母亲忌日。他每年要在七月十四或十五到山东给母亲上坟。这时就显出雹泉老爷本象,一个威武但不失和善,且充满睿智的大将形象。一次回到本地老家,人们对他说:“你有神通,但一来就带着风雹,庄稼受不了啊。”雹泉神说:“我掌管风电雨雹,但须按玉帝旨意行事,不能随意改变。玉帝下旨降的风雹已下在长白山和太行山了。我虽然腾空驾云会有震动和风,到这里没有带冰雹啊。”他往天上一看,原来是长白山下白龙江的白龙不断来此地为害,正在东部兴风作浪。他即告乡亲们:“是小白龙作怪,我去把它赶走。”
自古以来,山东和东北的人们交往很多,据说雹泉神原来老家是山东,在遭到外敌侵略时带领兵将东征西杀,作战全山东各地。后带领山东兵将一直打到东北漠河和蒙古,在黑龙江与外寇做过决战,最后取得大胜。在东北作战的山东兵将,有些留在了东北。因此东北和山东人,联系密切,都知道,山东是雹神的老家。雹泉老爷成神化龙后则镇守黑龙江。而山东呢,都说自己地方是雹神老家,建有纪念他的雹泉庙,则是雹泉老爷在作战和治河时在各地都安营扎寨驻扎过。
在雹泉老爷成了黑龙王后,与白龙交战时出了很多汗,黑汗把江染黑了,黑色的江水渗进两岸的土地里,土地于是变成了黑色,而且特别肥沃,不施肥料也能长出好庄稼。山东人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迁往东北居住生活。山东和东北的人坐船过海过江,船上只要有山东人,就会风平浪静,平安无事。没有山东人时,则容易出事故。大家认为是雹泉老爷保佑山东人。所以每次开船之前,船家都要先问"有山东人吗",只要听说有老乡,雹泉老爷就一概关照保护了。有时还会有鲤鱼自己跳上船来,人们就说,这是雹泉老爷慰劳我们来了,谢谢雹泉老爷。人们都知这事后,没有山东人,也答应有,则过海过江顺顺溜溜,平平安安。世界各地海域每年都有许多因风暴失事的大事故,只有山东和东北人来往最多的渤海最少,一帆风顺,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