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胎三胎的姐妹,你们会在孩子打架、抢东西&抢妈妈的时候,感到烦躁困扰吗?
看书的爸爸甚至还躲了一下,内心 OS 可能是:还能安安静静看会儿书不?
答案肯定是不能。
毕竟据编辑部的二胎妈妈推断:故事的下一集,很可能就是打败的一方来找大人“断案”了~
这一集,咱有俩娃、三娃的家长可是太熟了!
哪怕糕妈是个育儿博主,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只是让两只糕好好相处,就已经用尽洪荒之力。
但这些小打小闹还只是初级版,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武斗”还可能升级为“智斗”。
老母亲们,就问你害怕不害怕?
不过啊,很多人可能没有发现,关于多胎家庭怎么处,很多年前就有一部现成的教科书——
咱 80 后 90 后从小看到大的《家有儿女》。
先别笑!十几年后,当妈的你我再看这部剧,绝对有新发现:
三娃家庭,又是重组家庭,刘梅和夏东海能把这个家 Hold 住,没两下子怎么行?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部“多胎家庭关系教科书”。
01
爱“搞事情”的小孩
只是需求没被满足?
看《家有儿女》,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孩子“搞事情”吧?
刘星家就没有哪天是安生过完的。
但刘梅和夏东海在这方面心态非常不错。大部分时候,他们允许在这个家里有“不同”存在,当事态不太好的时候,才会正式出面解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集大家取回了春游的照片,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得边看照片边回味当时郊游有多快乐,可是照片里没有小雪。(当时小雪还没回来)
可能是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小雪就拿出了自己跟亲生爸妈的照片,并且摆在了客厅茶几上;
这下“要强”的刘星就不甘示弱了。他把自己的照片拿出来,还专门摆到了小雪照片的前面;
小雨看了心里也不是滋味,也来放照片,三个人当下就为抢 C 位吵了起来。
其实在这中间刘梅和夏东海还都说过小雪和刘星,让他们收着点,可惜都没成功。
这个场景简直就是复刻了有时候咱们面对娃的样子,孩子在吵架,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听,当妈的挫败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该怎么办呢?
刘梅和夏东海决定出去避避,冷静一下。
结果回家后发现情况更严重了,照片不止在茶几上,家里到处都是,直接发展成了一出“摆照片争夺战”,沙发上都没地儿坐了。
寻常父母可能要气炸了,但这就是刘梅两口子厉害的地方。
她们能看到,孩子这么“搞事”,其实是内心的某些需求未被满足。
俩人决定在家里建照片陈列处,让大家的照片各有各的地方。
矛盾消失的当下,孩子们消停了。也忽然发现,还缺一张咱们一家 5 口的全家福呀。
于是一张这个重组家庭的全家福也拍好了,孩子们的安全感得以安放,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02
谁当父母
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夏东海和刘梅做父母也不是满分!有时候还错的非常离谱。
大家还记不记得?夏东海鼓励小雨做了双面间谍。
一开始,小雨只是不小心说出刘星为了吃东西假装梦游的事儿。
但夏东海和刘梅却觉得,以后可以让小雨来监督哥哥姐姐,并且做得好就给小雨奖励!
于是事情渐渐就变了味。
小雨认认真真当起了情报员,给爸妈打汇报。
但小雪和刘星很快发现了这事,两人决定以后有什么事儿一定得避开小雨!
发现收集情报越来越难之后,小雨就开始了“自由发挥”,每天瞎编一些去汇报。(但很神奇,瞎编的还都编对了)
小雪和刘星这下受不了了,就想着可以收买小雨,跟老爸老妈说好话。家庭关系复杂程度呈几何倍数上升。
细细想一下,家里发生这种“告密”的事,似乎也常见,添油加醋的告状在孩子那里也常常有,这是坏事吗?
其实坏不坏的根本,在于父母的态度。
好在夏东海觉出了不对劲,说再这样下去,小雨长大后会不会成为靠打小汇报才成功的人呢?紧急召开了家庭会议,非常诚恳地向孩子们道歉。
不仅避免了小雨品行上出错,还让姐弟三个的“芥蒂”消失在萌芽状态。
你看,任何父母都有做错的时候,可犯错不要紧,能及时纠正才是关键~
03
训孩子常有
但幸好有个人善后
其实啊,有不少人看《家有儿女》都觉得刘梅偏心,每次出事都先怀疑是刘星;还有人觉得夏东海忽视夏雪,一心喜欢刘星和小雨。
但是你会发现,经常刘梅骂了刘星,夏东海都会出来善后。反之亦然。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
刘星作为家里最皮的孩子,日常就是调皮捣蛋:放鞭炮进公安局、偷穿小雪的鞋子、不喝的牛奶倒给小雨,导致小雨尿裤子......还有这句超经典的“我要把这玩意儿染成绿的”。
瞧瞧,这种熊孩子,亲妈不得拿出点气势来才能治得住?
所以每次刘星犯错,刘梅都先发制人,再由夏东海循循善诱,既让刘星认识到错误,又不会太打击他的自信心。
至于小雪,骄傲又敏感,还经常损人,就需要夏东海压制她不要过于自傲,但小雪也需要刘梅去填补空缺的母爱。
有经验的妈妈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不就是很多家庭里都会出现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吗?
其实这也是我们常常在教养文章里说到的“换班”。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父母各自承担擅长的部分,互相分担对孩子的教育,也算是做到了家庭版“因材施教”。
04
“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
前面说了夏东海和刘梅的育儿经,其实这里面更本质的还是他们对孩子的爱。
虽然给每个孩子不同的对待,但让孩子感受到的爱是同样的。
在这个家庭刚刚成立时,夏雪经历了父母离婚、父亲又再婚的事,整个人就跟个刺猬似的,见谁扎谁,不仅特意找“狂野男孩”叫板亲爸后妈,还讽刺夏东海移情别恋。
后来是刘梅一直在关心她,还为沉迷大猩猩的夏雪准备了一间“猩猩展室”,收到了夏雪发自内心的“老妈,谢谢你!”。
夏东海也总是很擅长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刘星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也不会嘴硬,反而是及时跟孩子们道歉。(还会扮成小精灵~)
至于小雨,因为年龄最小,大家都喜欢逗他但也很爱他,会做很多事来保护他的童心。
这样同等的爱,才是这一家人让无数网友羡慕的根本原因吧。
仔细考古这部剧,就能发现,父母才是维系和连接兄弟姐妹感情的纽带,至于为啥,看看这个名场面就知道了。
起因是刘梅照顾的病人是个老华侨,在病好之后还想让她去美国再照顾六个月。
小雪和刘星一开始还挺开心的,妈妈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还能挣美元!
结果老华侨为了感谢刘梅,又是送花又是送项链。
孩子们就开始担心,这“美国大馅饼”是不是心存不轨啊?如果妈妈去了美国不回来,那麻烦可就大了。
于是姐弟三个为了“抢”回妈妈空前地团结起来。
当然啦,这件事只是孩子们脑洞开得太大,想歪了,老华侨除了养好自己的身体就没啥别的心思。
从不熟悉的“家人”到可以损来损去,打打闹闹,最后还是会互帮互助的亲人,刘梅和夏东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现在回过头再看这部剧,会觉得它不符合当下对“大女主”“人均三观正”的要求,却让人打心底里觉得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会被这一家人轻松、乐观的氛围影响到,成为经典不是没有道理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