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首发!最高等级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这份应急指南请收好→积水冰雹

天气舞台正上演“神仙打架”

雷暴大风、暴雨雷电、冰雹、

大雾、山洪灾害……

强对流天气频发

大家请务必注意防范!

中央气象台历史首发

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今天(2日)18时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这是2013年以来首个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最高等级的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2日20时至3日20时,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和中南部、江西、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冰雹直径20毫米以上;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湖南东部和南部、江西、浙江西部、福建西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最大小时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

强对流天气频发,如何避险?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变化剧烈、破坏力极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强烈对流性灾害性天气,是灾害性天气之一。

遭遇龙卷风

■ 在家中

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

■ 在车里

开车向龙卷风的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 在户外

■ 紧急情况下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国家应急广播

遭遇大风

■ 避开“狭管效应”

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国家应急广播

■ 小心高空坠物

商家店铺要查看自家广告牌匾是否牢固;居民要自觉清理阳台上的物品,防止物品被风吹落;停车时最好停在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较远的地方;出行时不要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

■ 谨慎开车

大风天气应尽量把车窗玻璃关紧,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若驾驶货运车辆,要将装载的物资捆扎牢固,防止掉落砸伤行人。

注意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遭遇冰雹

■ 寻找遮挡物

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遮挡物,应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 远离易碎品

躲避时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伤害。

■ 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

央视新闻

遭遇短时强降雨

■ 低层住户切断电源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低层住户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 积水中行走需谨慎

如果身处室外,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回室内躲避。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 行车绕开积水

司机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不可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THE END
0.GB/T34304—2017人工防雹作业预警等级标准深度解读GB/T 34304—2017标准在预警等级划分上采用从低到高的三级体系,重点强调天气变化趋势和雷达回波特征。与其他类似标准相比,该标准的突出特点是: 冰雹天气监测更加精细化 雷达回波强度与高度的双重指标确保预警准确性 地区差异化特征指标(如附录A)增强了标准的适用性 jvzquC41yy}/cwyrgfob0lto1uzbpmftf1757=8329?6/: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