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橙”+“暴雨黄”+“大风黄”+“雷电黄”+“高温橙”
上海今天五预警一度齐聚!
目前,高温橙色预警已解除
高温橙
今天39℃+雷雨+局地冰雹
今天的天气南北两重天,西部、北部还在高温炙烤,中部、南部、东部等地强对流愈演愈烈,下过雨的地方高温短时缓解,大家注意防范!
今天申城不仅继续“烧烤”模式,还“下开水”啦。今天受高空短波槽影响,本市有强对流天气过程,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局地冰雹和8~10级雷雨大风。
■ 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今天午后到夜里,雨量分布不均,小时雨强30~50毫米。
■ 气温依然居高不下,最低气温29℃,最高气温在38~39℃之间,相对湿度90%~45%。
今天体感比昨天更不舒适,好比直接进入煎锅,临了再来一盆热水,大家多补水,防中暑。
有网友贴出了冰雹的照片
未来酷热持续
高温超长待机
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其控制,上海酷热高温天气持续,天气多云为主↓↓
■ 最低气温在30℃附近,极端最高气温仍可达40℃左右。
■ 白天黑夜都将被热浪包裹,防暑降温依然是首位。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哦~
河南暴雨,千年一遇
惨烈
郑州城市内涝,马路变河道
车辆无一不遭殃,漂流瓶似的互相碰撞
地铁站也已经遭殃了
人们开展自救
看看气象图
21日9:00气流
下图为昨日气流
下图为太行山东西侧气流
放大后,可以看到太行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急流。太行山一带地形雨会很剧烈。西北部内蒙古、甘肃、宁夏虽然也受到东南风的影响,但雨带鞭长莫及,舟车劳顿,从国家气象局的降水图看,没有形成降水。
河南地形
下图为河南中西部城市分布图,部分城市受灾严重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1.郑州仅在昨天下午16时-17时的降水量就达到201.9毫米,相当于1小时下了去年三分之一的雨。这也是全球小时雨强的最大纪录。
2.河南嵩山、偃师、新密、伊川、登封五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日降水量、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在原纪录基础上翻倍,三天下了半年的雨。
总结此次河南受灾严重的原因:
1.两个台风,其中烟花的影响更大。两个台风强大的水汽吸收和输送能力,能进行长距离水汽输送至内陆。烟花形成于东部亚热带太平洋,在日本暖流增湿、东南季风叠加作用下,十分旺盛。
(7月21日850hpa气流图,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2.南部台风查帕卡,强烈吸收南海和印度洋水汽,在北部与烟花东南部水汽合流,长驱直入2000公里,集合到了河南。
(北上的箭头有台风查帕卡的助力)
3.副高北移过快,甚至异常,直接越过黄河流域窜到了东北、日本海一代,为台风水汽输送挪出了输送走廊,甚至在副高边缘地区起到了加速输送作用。
4.河南对流层上空形成了一个低压涡旋,源源不断的吸收东、南部水汽。
5.河南中西部伏牛山和太行山的阻挡作用,水汽滞留。
6.暴雨强度剧烈,十分罕见,能以应对。
烟花发展成强台风后,对水汽的控制能力增强,反而有利于减轻北方暴雨威胁,台风雨臂就不那么容易被甩出去了。24日后的天气预报图,北方天气一片祥和。
河南历史上也有过一次类似的大暴雨,只不过那一次是台风直接上岸,深入内陆袭击。
1975年8月,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河南因此遭灾,损失惨重。
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特备是这种宏观的气象,要精准的预报哪个点,是很难的。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
人工驱雨能力更不用提,一次台风的能量,至少相当于2000万颗氢弹。大范围尺度天气系统,标尺单位动辄3000公里。相当于30个经纬度范围。小小的人工驱雨飞机、炮弹简直就是给地球挠痒痒。
(看此图,有何分析总结?)
但,这次,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北方虽然干旱,但水灾的预警级别不能低,反而要比南方高才好。
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个人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的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1、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2、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1、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者漫过堤防。
2、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以免水漫入地下。
3、避免进入地铁等设施。
4、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5、不要进入地下人防工程。
6、不要进入地下商街。
7、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8、远离山坡,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
10、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11、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1、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2、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3、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远离电力设施
1、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2、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3、远离电闸、配电箱。
4、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5、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个人通讯
1、在户外遇险,要确保手机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得到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因此节约用电!
3、到达安全位置后,再发一条信息,标记自己当前的位置和身边人员的情况,告知大家自己暂时安全,并为了节省电力会减少和外界联系。
4、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以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有多少人、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5、如果周围环境支持你给手机充电,或者你手中有富余的充电宝等,可以立即充电,但是减少使用手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6、在可能的情况下,确认亲友的安全,并向亲友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亲友节约用电。
7、当获得亲友达到安全位置后,约定每隔2-4小时或者更久通讯一次的低频度联系方案,以降低彼此的通讯消耗。
8、灾情之下,周边电力、信号都有可能中断,也有可能出现全民集中通讯导致信号拥堵,遇到这类情况不要慌乱,设法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告知你的困难,等待政府救助。
9、如果有收音机,可以使用收音机收听政府发布的消息。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1、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和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3、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4、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5、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6、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7、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8、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9、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10、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11、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12、关闭门窗,尽量避免进水。
13、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14、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
15、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
16、携带打火机。
17、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
18、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企事业单位自救
1、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2、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3、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6、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提前储备好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等。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公共预警和准备
1、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