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全球性的极端天气

关注这里,你会获取世界最新资讯

特别是关于未来必定要来临那些大事

为此您会找到方法提前准备

度过越来越艰难的日子

编者按:

01

02

“落星墩在五代十国之前就已出现,唐宋时期陆续有建筑在岛上出现,岛上目前能看到的建筑都是在古建原址原貌的基础上修缮的。”

现在这露出的塔是早些年重建的。也就是1995-2005年期间所建的。98大洪水后所建的。

《星子县志1986-2005》中同样没有记载落星墩的建造年代,据某找到了一份2003年的《九江楼市调查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持续发展九江旅游业,98年起先后修建了五老峰旅游度假村、秀峰索道、太乙村、落星墩等景点,开发了不少旅游新景点。表明落星墩景点是98年长江洪水之后修建的。对于这篇文章的描述,据某以为比较可信,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资料对未来的展望往往比较浮夸,但对于信息发布之前几年已建成的利好消息描述则是异常的清晰精准。综上所述,据某胡乱推定,现在落星墩上的一亭一寺一塔一坝最早的建筑年代应该在98年夏天之后,建成于2000年元旦之前。

其实仔细观察三个建筑,凉亭自不必说六面透风;小小的石塔也是六个方向全都是真窗,在洪水来临时可以减小水流的冲击力。最有意思的就是这座所谓寺庙的二层阁楼,正面看宽高比例极不协调,像被门夹过一样,面宽过于细窄。而侧面看其一层仅建了一半,进深也是非常的窄,这些设计似乎也都是为减少水流冲击而做。

最后据某再试图给推测出的这个落星墩建造时间做一个合理的解释:98年洪灾,九江市受灾严重,灾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湖和灾民异地安置。考虑到落星石少了大部分山头变成了石台会在大水中被淹没,起不到航标和水位观测的作用,于是当地在石台上建造了这么三个建筑,还可以起到观景的作用,歪打正着成为了一处标志性景观建筑。

03

美国中文网报道 飓风“伊恩”以灾难性的力量席卷佛州沿岸,带来狂风、暴雨和巨大的海浪。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伊恩以高达每小时150英里(241 公里/小时)的风速登陆,一片田园诗般的沙滩和沿海城镇很快被海水淹没。

当地电视和社交媒体上有关风暴肆虐的视频图像显示,棕榈树折断,洪水冲走了汽车,甚至水位到达一些社区的屋顶。

随着风暴向内陆移动,预计佛州中部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将高达30英寸(76 厘米),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山洪暴发。公用事业公司报告称,全州有近200万户家庭和企业断电。

边境当局表示,伊恩靠近海岸时,一艘船在佛州海岸沉没,20名古巴移民失踪。

佛州州长德桑蒂斯称,有居民无视疏散命令,被困在“高风险”疏散区,救援人员无法立即到达这些地方。

CNN报道称,夏洛特港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上方屋顶被风暴撕毁,工作人员努力将病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编辑 田军)

04

05

约1500立方米/秒!黄河壶口水大增,长江却干旱,难道雨带北移了

答案在这儿

长江缺水、黄河涨水,原本应该降水的南方忍受着干旱,原本干燥少雨的北方却陷入了连绵的降雨。

2022年的夏天尤其魔幻,长江差点变成“长工”,黄河就快变成“潢河”。

这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降水带正在北移,未来的气候或许会发生重大的改变,2022年说不定是南方未来10年水量最多的年份。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原本的降水图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2022年夏天,对于长江沿岸,尤其是西南地区的人民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往年应该是洪水漫天的季节,却活活没水了!

川渝两个难兄难弟在这波热浪中双双步入40℃俱乐部,每天都在刷新着记录。

与高温相伴的是滴雨未下,长江的几条支流水位下降,长江自己也自身难保,只留下中间的一小股水流,两岸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

川渝地处长江上游,它这一干,下游也开始受到影响,洞庭湖急速下降,直接空出来一大片地,由于湖底淤泥肥沃,几天之内长出了草,欢迎来到“洞庭湖大草原”。

洞庭湖干了,鄱阳湖也不远了,它也开始在草原的路上狂奔。

大家都在猜测,2022年的秋螃蟹价格一定很贵,因为养螃蟹的这两块湖都遭遇了干旱。

人们甚至在鄱阳湖发现了江豚的尸体,它们都是被活活干死的。

你以为只是我国这么热,这么干吗?当然不是,北半球的国家基本上都没逃掉,尤其是欧洲地区。

欧洲大部分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四季温暖宜人,但还在2022年夏天戛然而止,一个个奔着最高记录去,莱茵河、多瑙河等欧洲知名河流纷纷断流,连河底的二战军舰都露了出来。

更绝的是,莱茵河露出了河床,河底的石头上刻着:“当你看到我的时候,就哭吧!”

这句话来自上一次干旱时期,传说这些石头叫做“饥饿之石”,当它出现的时候,意味着大旱大灾,粮食没有收成,可不就饿肚子!

可同样是在北半球,另一些地区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黄河每年都有汛期要泛滥这是历史记载的事情,但是2022年的黄河非常的叛逆,它的水流量屡创新高。

根据黄河壶口瀑布的测量,水流量已经达到了每秒1500立方米,这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往年的丰水期也只有秒速1000立方米左右,2022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500立方米。

同时北方地区在夏季进入了雨季,仿佛南方的梅雨季节北移了。

这不禁让人疑惑,说好的南水北调,这南边都快没水了,北边都快被淹了,该北水南调了!

反常的不只是北方,在以沙漠环境著称的中东,多个城市发生了洪涝灾害,原因是短时间内下了太多的雨,这些国家的城市排水能力比较差。

沙漠里的骆驼看着自己面前的洪水都懵了,这哪来这么多水的?

好家伙,在这样持续个几年,沙漠能变成绿洲,骆驼都会嫌弃气候太湿了。

不只是中东的沙漠,我国西北的塔里木盆地也迎来了洪水,塔里木河和它的21条支流发出了洪水预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真的是降水带北移了吗?

我国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的时候,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季风会给南方地区带来丰沛的降雨。

然而因为2022年北半球的季风出现异常,原本应该被送去的水汽没有送到南方反而去了北方。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就曾指出,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东亚夏季风雨带北移,南方会越来越热越来越干,而北方逐渐开始湿润,沙漠变草地也不是没可能。

那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灾难的前兆,还是正常的气候变化呢?

根据历史的记载,我国的西域地区也不是一直这么干旱少雨,在大约1000多年前,西域有着大约36个国家,什么楼兰、精绝、龟兹等等。

这一时期的罗布泊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在它周围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西域人泛舟捕鱼。

在楼兰遗址中出土了船和桨,这说明在古代的西域,以塔里木河为主流,存在着航运。

但是从唐代之后,西域开始逐渐变得荒凉,这36个国家也逐渐荒废,人民要么迁移走了,要么消失在了黄沙之中。

罗布泊也从湖泊之地变成今天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人区、死亡区

如果降水带北移,那么罗布泊和塔里木盆地又将回到千年之前的样子。

气象学家们认为,罗布泊有一个气候变幻周期,大约1500年就会交换一次气候,罗布泊最后一次繁盛是在唐朝时期,距今大约1000年左右,之后它便一直朝着干旱进发,成为了今天的荒地。

那么未来,罗布泊将重新被灌满水,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块咸水湖,与青海湖交相辉映。

这么来看,降水带北移只是一个周期变化过程,在古代就已经发生过了,为何我们现在要大惊小怪呢?

因为这一次的北移,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它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让结果更加严重。

全球变暖是世界的一个难题,没人能够遏制现在变暖的速度,在200年的时间里,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1℃左右。

按照这个速度,南方地区变成干旱少雨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就怕2022年夏季的热浪,每一年都在地球上演,这才是最令人绝望的地方。

我国南方人口众多,长江地区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如果长江就此进入一个少水的时期,那么经济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而且南方如此多的人口,也不可能让他们大部分迁徙到北方去。

有人会问,全球变暖为什么这么可怕,按理说变暖了冬天就没那么冷了,这不是好事吗?

谁说全球变暖就不会存在寒冷了呢?

全球变暖扰乱的是地球的季风、洋流、气压,它会让世界上的极端天气增多,一些地区不再寒冷,但是一切地区风暴肆虐,比如南极地区。

在南极附近的岛屿上生活着信天翁,它们认窝不认崽,当小信天翁被风吹落掉下去之后,信天翁就不会管它。

除非它自己爬回窝里面,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地区暴风次数加剧,被吹落的信天翁幼崽越来越多,这导致信天翁幼鸟的存活率开始降低。

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极端天气开始增加,比如2022年北半球的热浪,北极地区的冰川加速融化。

这场热浪之后,海平面将永久上升大约6.5厘米,格陵兰岛的冰川每天就有60亿吨融化进入海洋。

德国冰川学家指出,在2022年夏季,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融化量比其他年份多了50%。

最可怕的是,这还不是极限,温度会继续升下去,变暖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地球上一次全球变暖要追溯到古新世到始新世,那场变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5到8℃,赤道地区可能有13℃。

对比现在的变暖,这才哪儿到哪儿!

06

07

这是山西的沉积层问题,达2000米的深层煤炭,煤上气,这是过去的深海之地。

THE END
0.全球农业气象聚焦:暴风雨天气可能导致阿根廷小麦受损核心提示:外媒10月23日消息:周四的气象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农业区本周气候变化显著,阿根廷暴风雨可能令小麦倒伏,巴西天气有利于大豆播种加快。 外媒10月23日消息:周四的气象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农业区本周气候变化显著,阿根廷暴风雨可能令小麦倒伏,巴西天气有利于大豆播种加快。 jvzquC41pg}t0otqfogug7sgv1814>4321=3:?920jznn
1.除了郑州暴雨,2021年全球至少已经历189场极端天气了这或许只是极端天气频发的一处缩影。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最近的一篇报道指出,暴雨引发的洪水在西欧已造成上百人伤亡、北美西部的高温引发了毁灭性的野火……各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炎热、干旱、寒冷和潮湿,这些极端天气究竟困住了多少人? jvzquC41crvbv}3u|pkxu7hqo1p{Cyu1hkrfu8x|zy5Og€x142822@4441;47:570jznn
2.郭生练团队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通讯》新闻网讯(通讯员吴琳)10月22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生练教授团队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首次揭示全球极端暴雨径流事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热动力学响应机制。 论文题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暴雨径流极端事件增强》(Large increasejvzquC41pg}t0€mw0gjv0ls1kplp1:5241;35;80jvs
3.祝贺!风云三号07星成功发射!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国造”他指出,风云三号G星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发射的又一颗气象卫星,也是第20颗风云气象卫星,它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低轨气象卫星星座组网布局,有助于发挥我国低轨气象卫星观测网的整体优势,将显著改善全球暴雨等灾害早期预警能力。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欣闻风云三号G星的发射。几十年来,他持续关注中国风云jvzquC41o0hukvj0eqs0k}jo1h
4.[中国新闻]全球多地暴雨成灾[共同关注]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专家分析 美国政府“关门”影响几何?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三农报道]浙江 逐浪钱塘江 近距离感受“一线潮” [东方时空]国家安全部 撕开“台独水军”的虚假伪装 [经济信息联播]十一看市场·中秋月圆夜 安徽黟县:中秋月明夜 花灯映古村 《砺剑》 20250403 进逼台岛 换一批央视jvzquC41vx4de}{0eqs0x8{41XOEGN~M[{`3GƒRExdoQ2wz|l3<18970jvsm
5.[今日环球]暴雨来袭欧洲多国遭遇洪灾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今日环球]暴雨来袭 欧洲多国遭遇洪灾 选集 更多 《今日环球》 20251110 《今日环球》 20251109 《今日环球》 20251108 《今日环球》 20251107 《今日环球》 20251106 《今日环球》 20251105 《今日环球》 20251103 《今日环球》 20251102 《今日环球》 20251101 《今日环球》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WUNY322:4;?=97:603A=34g9fgAfc6h;g:j=f:h;63jge29?21rsfgz4tj}rn
6.[今日环球]暴雨在巴基斯坦多地引发洪水《经济半小时》 20200701 江西暴雨:洪水大救援 [中国三农报道]第八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举办 以“舌尖上的开放”为主线 聚焦全球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经济信息联播]奋进“十五五” 续写新篇章 专家:以“双碳”目标为牵引 建设美丽中国 [国防军事早报]全国消防日 普及消防知识 共筑安全防线 [共同关注]商务jvzquC41vx4de}{0eqs0497712>03@4XKFKcOOIQwwi{W|]sJOqIfƒS472>297xjvor
7.中央气象台:全球天气公报(2024年05月02日)暴雨新浪财经一、全球天气实况 1.南美欧亚局地出现较强降雨 过去24小时(世界时2024年5月01日00时-5月02日00时),法国东部、意大利中北部、中国南方地区、日本中部、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巴西南部、美国中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局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2.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等地持续高温天气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nqwj{1h{uw{j1j{~i1;546/66/971fqi.kwfvxtt{9=64456/uqyon
8.[共同关注]全球多地现极端天气·俄罗斯暴雨引发洪灾救援工作持续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共同关注]全球多地现极端天气·俄罗斯 暴雨引发洪灾 救援工作持续选集 更多 《共同关注》 20251111 《共同关注》 20251110 《共同关注》 20251109 《共同关注》 20251108 《共同关注》 20251107 《共同关注》 20251106 《共同关注》 20251105 《共同关注》 20251104 《共同关注》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83:1>4clgh5;;23?9ff6?69jf;57>2gl96d95jpmjz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