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个来自遥远未来的人穿越时空来到现在。他不为任务而来,也不为拯救“终结者”里的约翰·康纳而来,他更不是来强迫自己的妈妈爱上爸爸,他只是来21世纪度假。
你会跟他提什么问题?我想到很多,比如:
世界变得很糟糕了吗?
气象学家的预言是不是夸张了?
机器人替代人类了吗?
未来人是机器人吗?
未来不会有死亡?
有着基因遗传的超人已经接管世界了吗?
……
因为我们对未来有太多好奇,科幻电影才会那么具有吸引力。如果电影拍得好,那就展现了科学的超强神奇实力,但人们往往会滥用这种力量导致可怕的后果!
最近几年,科幻电影出现了好几部特别棒的作品,尤其是今年。在这个影单中,将为各位推荐7部最有趣的科幻电影:有人类主导下的机器人打外星人,有与外星生命发生可怕的对峙,有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识和探索。
07
《攻壳机动队》
Ghost in the Shell
一个艺伎机器人杀遍走廊。一个无比感性的瞬间被一个尖锐的极具存在主义风格的问题打断了:“你是什么?”
突然我们看到北野武,双眼毫无生气,似乎又回到了黑帮老大的模样!转轮手枪一声枪响,一个无辜者倒下,一群沉默僧人拿绳索出现在他们背后,与天空相连,似乎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涅槃。
这是《攻壳机动队》最早放出的一组视频。如果你对原动画不熟悉的话,这些片段也会立刻让你眼睛放亮。最终预告出炉了,显示这就是一部暴力电影。
可惜,围绕这部电影所讨论的话题,不是斯嘉丽·约翰逊的选角就是那个令人搞笑的“白人洗白阴谋论”。社会正义战士和领袖一直喜欢找一些无用的阴谋论,这一点完全不奇怪。精力完全放在白人至上的问题上,关注一个著名女演员撑起一部全球化的好莱坞大片。
但似乎日本粉丝并不怎么在乎,而约翰逊的人气不断高涨,另一种论调又出现了:“这些人不懂什么叫好电影。他们就是看着白人演的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当然他们不会理解自己被骗了!争论就是他们需要又老又好的白人告诉他们被侵犯了!感谢白人!”
06
《湮灭》
Annihilation
这个故事,读过原著的人喜欢和不喜欢壁垒分明。小说是三部曲,电影是否也会放成三部的体量,或者该片只拍摄第一部内容,这些情况不得而知。其实,如果把第一部小说改编得当的话(更详细描述故事中的奥秘),也是一部很赞的单片电影。想要做到这一步,背后需要一位才华卓越的编剧。对于观众来说,这次十分幸运。因为这个编剧就是亚力克斯·嘉兰(代表作品:《机械姬》、《四度空间》)。
《机械姬》剧照
《机械姬》一问世就达到了经典科幻恐怖片的高度。两年之后的今天,嘉兰招募了一批更棒的卡司。这批演员包括了娜塔莉·波特曼、泰莎·汤普森、詹妮弗·杰森·李。奥斯卡·伊萨克(《机械姬》演员)甚至在还不知晓自己演谁的状况下就来加盟。
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故事主要以女性为主。如果电影完全按照小说来拍,这些女性角色所要尝试的是众多好莱坞角色从未赋予的那种非传统类型:正常,没有生搬硬套的玛丽苏情结,或者通过讨厌的性爱来愉悦沮丧的男性观众。电影试图让人呼吸新鲜空气。
故事讲述的是四名科学家前往一个叫X地区的远古领域进行探险。之前的考察活动并没有带给他们任何帮助。就像《飞向太空2002》那样,接触到X地区,所有人的大脑受到了影响。
一些人在返途中自杀了,而一个特别极端的情况是,科学家们相互残杀。回来的人都失忆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然后没过多久都得上癌症,很快死掉。
匪夷所思的是,四人在X区域面对的问题是科学难以解答的。可能那里有完全超越人类想象的外星人,可能那个地方已经被“布下魔阵”,可能它早已影响到我们,可能这场噩梦从未停止……无论如何,这么多的可能都让人迫不及待希望早日在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
05
《静音》
Mute
导演邓肯·琼斯是摇滚传奇大卫·鲍伊的儿子,他曾经拍过《月球》——过去十年中最好的科幻片之一。电影《月球》成本很小,讲述了宇航员山姆·贝尔在月球挖掘的最后几天发生的故事。只有一个叫格里的机器人陪伴他,山姆迫切希望回家,回到深爱的妻子身边。然而,他遇到了自视性幻觉。开始质疑一切,包括理智。
《月球》剧照
这部电影褒奖无数,除了男一号山姆·洛克威尔演技卓绝,还因为电影中对于科学精确性表达就算在同类电影也是很难看到的。许多打着“科幻”名号的电影公然漠视科学,对科学行为一无所知,比如《普罗米修斯》。而电影《月球》却是一部又小又动人的影片,夯实了琼斯作为天才导演的名声。
《源代码》剧照
山姆·贝尔这个角色是丰满的,值得同情,非常感人,但《源代码》里的主角却并不如此。特别是电影让男主消失只是为了能遇到他在火车上认识的女人。《魔兽》就更没啥好说的了。只是游戏忠实粉丝喜欢的电影,但对那些不了解游戏的人来说,则是一段痛苦的观影旅程。
这两部令人失望的电影之后,《静音》应该是一部科幻类型的回归之作。重新回到了《月球》所建构的世界里,这一次故事发生在了距今40年后的柏林。
这么多年过去,东西部又开始冲突。就像经典游戏《纽约大逃亡》和《洛杉机大逃亡》的主角Snake Plissken说的一样:“事情改变越多,就越保持一样。”主角是一个失声的酒保(由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扮演)走进未来的柏林,寻找他深爱的女人。
电影其它细节并未公布,但预告片不久就会出炉。更令人兴奋的说法是,山姆·洛克威尔又回来演山姆·贝尔了,这个角色会有明确的收尾。如果一切都属实,我们有理由期待这部电影会是今年最棒的科幻电影之一,甚至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
04
Marjorie Prime
已亮相一月的圣丹斯电影节
网络出现以前,全球有一些迷失的人没法找到知音人。当他们突然可以和全世界沟通时,只要有相同兴趣,就算有神经功能障碍都能交流,没有人再会感到孤单。
网络证明了某人和你有一样的观点和强迫的魅力。不管你觉得自己多奇怪,只要上网,你就能发现这是个怪胎的世界,每个人都能找到另外一个跟自己一样奇怪的人。
这就是一个例子。证明科技是如何改变我们与他人关系的。然而,当你误以为网络能拉近我们距离的时候,其实它在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让我们隔离得更遥远,离群索居更孤独。在日本发生的一些社会危害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Marjorie Prime》舞台剧剧照
技术最终会造成困扰,甚至影响人类的生死。在这部电影《Marjorie Prime》里,一个老妇人得了痴呆症,陪伴她身边的丈夫其实并非活人,只是一种全息影像。这种全息影像是通过零碎数据拼贴而成,完全还原了已故丈夫的模样。
这就是人们要处理的情感新问题:未来技术试图让我们减轻痛苦,但真能减轻吗?它也许只是造出一个迅速走出痛苦的假象,实际是让人更加难以释怀。这就是昂贵高科技所带来的危险,它会与我们脆弱的心灵打架。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如何处理这样的困扰。
Marjorie Prime舞台剧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获得过普林策奖的戏剧,关注四个人和一个全息影像。主演罗伊丝·史密斯曾出演过戏剧版。电影关注的就是她和女儿、女婿及过世的丈夫之间的故事。
电影已经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口碑不错。电影基于戏剧版改编,电影版更加丰富宏观,有些人可能会大吃一惊,但戏剧粉们会看到一些特别的内容。
03
《异形:契约》
Alien:Covenant
如果在宇宙里找到一个天堂,你怎么知道你是被邀请的呢?如果这个天堂并不是给你的,而是一群可怕的掠食者要吃你的身体?事实上,当你搅乱了星球的生物体系,孢子会充斥在天空中,进入你的身体使得它们越长越大,直到它们以恐怖而野蛮的方式冲出你的身体……
这部续集是我们一直期待的,这是雷德利·斯科特的第三部“异形”。当年看到小外星怪物从约翰·赫特的胸骨里跑出来,我们就震惊了。这个异形生物已经出现在了七部电影、还有数不胜数的动漫书里。粉丝们应该知道这些电影不会将这个怪物“绳之以法”。特别是,每次与异形发生冲突,会令很多粉丝失望。
这部电影将会继续这一系列。很多东西是值得怀疑,然而,《普罗米修斯》作为续集就超级混乱了,它应该是第一部“异形”电影的前传。然而,编剧和烂角色让电影错失了大好机会,特别是电影看上去挺美的,有一些有趣的主题。
最应该埋怨的就是编剧达蒙·林德洛夫,把这么有潜质的作品给毁了。他曾染指《僵尸世界大战》、《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和电视剧《迷失》。
从左至右:《普罗米修斯》、《僵尸世界大战》、《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电视剧《迷失》
《普罗米修斯》的失败还在于冲突段落的视效。或许是导演本人对于制作《异形》的前传没有兴趣,却爱刻画先进智慧创造人类。这也可能是制作公司的想法,既然最初的剧本就被拉长为三部曲的前传,而《普罗米修斯》就是第一部。
除此之外,《普罗米修斯》里的演员肯定想重新演一遍他们的角色。《异形:契约》里有几位《普罗米修斯》的演员。盖·皮尔斯前来客串,演了年轻版的Peter Weyland。劳米·拉佩斯作为“普罗米修斯”战舰最后一个生存的女性出现了。还有迈克尔·法斯宾德作为大卫又回来了。他这次还得演一个叫沃特的机器人,神似大卫。
有两个法斯宾德不是什么坏事情。他之前早已做过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名字已经能与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角色绑在一起了。在《异形:契约》中,法斯宾德还会与凯瑟琳·沃特森、比利·克鲁德普、丹尼·麦克布耐德、德米安·比齐尔合作。据说,詹姆斯·弗兰科也会出现哦!
詹姆斯·弗兰科《为什么是他》剧照
从片名,我们就能推论这是一部纯“外星人”电影,而不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10年之后,一只新的太空探险队登船寻找美丽的人类居住地。预告片里,我们看到电影里的女英雄问她的船长,对此次旅程是否明确,告知他大家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
但我们知道,即使我们只是看到预告片里的几个镜头。不同造型的异形在银幕里砍杀可怜的无辜者。对他们来说非常惨,但说实话,我们都迫不及待期待这一幕出现在银幕上。
02
《发现》
The Discovery
在《发现》预告片的结尾,心烦意乱的杰森·席格尔说:“人们就是不断地自杀!”预告片很像Roy Orbison的单曲《Only the Lonely》,却有点不安。我们可以从主演的脸上读到这层不安。黑白片,一个男人向自己的脑袋开枪,其中一个人直直地看着我们。这是最初的预告片,如果你像我一样,你肯定想知道更多。特别是这部电影会让更多人想要自杀!
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就是来生,没有人真正死去,只是度过。
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即使我们怀疑电影会有更多令人惊讶的东西。想要科学地确认来世,这样一个想法会将我们推入巨大的漩涡中。结束生命和开始新生的动机看上去很诱人。
它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很多意义,但同时,科学发现会带来负面效果。新模式和更有效的虚无主义形式会让人们不再害怕,不存在的结果会随着死亡而消失。新的压抑会产生。
这部电影像是一种谈心。以科学的方式来引领来世,罗伯特·雷德福所扮演的角色试图劝说他的成员继续活下去。如果这部电影更深入得探讨主题,就像是预告片里所透出的深入的一面,它将会成为今年最炫目的电影之一。
那么,当人们能回答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问题,人类世界会变成如何呢?是的,是有来世的。死亡并不是终点。我们的社会和人类关系所获得的启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恐惧。
就是这样,我们发现,我们欢呼,但我们一不小心,就崩溃了。
01
《银翼杀手2049》
Blade Runner 2049
第一眼看上去,这部电影就是科幻大片《银翼杀手》的续集。30年后,又来一次“抢钱”!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好作品的续集,有一些变得非常苍白、令人失望。为什么要多一部《银翼杀手2049》来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他的四部电影都有成为经典的潜质(《降临》、《边境杀手》、《宿敌》、《囚徒》)。而再之前的作品有:《焦土之城》、《理工学院》,我们看到了非凡的电影制作者是如何起步的。而《降临》证明了他对科幻类高智商电影的处理能力,如果《银翼杀手2049》有同样的感性和智慧,这部电影一定是今年最棒的电影之一。
从左至右:《降临》、《边境杀手》、《焦土之城》、《理工学院》
《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忙着制作《异形:契约》。斯科特认可让维伦纽瓦来拍摄,这部电影看上去确实应该由维伦纽瓦来拍,因为他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
维伦纽瓦自己是原作的忠实粉丝,面对这部电影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我知道每个粉丝都会拿着棒球棒走进影院。”可以理解为:“这是我一生中面对的最大压力,但我还可以。对我来说,这是很兴奋的一件事。我喜欢,所以我说,好吧,我来做,我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哈里森·福特还会回归,他的角色还是一个迷。瑞克·戴克一直都在隐藏。他的存在是有问题的,因为他的存在戳穿了“他是复制的”的梗。这一点就让很多粉丝忧虑。但导演确认他会处理好这个秘密。十月份,拭目以待了。
瑞恩·高斯林会成为电影中新的银翼杀手,名字叫做Officer K。就像很多电影中的角色,是一个有秘密的杀手。短短的电影预告片让我们看到整部电影应该还是很美的。
《银翼杀手》也是一部关注未来问题的,是我们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重要电影。这样说,人口问题、企业问题和人工智能更需要关注。或许,老杀手会成为这部电影里最古怪的一个,教K如何成为一个人类,因为我们确实需要引路人。
这部电影能回归,真的是太棒了!尽管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本文翻译自taste of cinema。作者:Chris van Di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