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中国香港遭遇140年来最大暴雨。
全城出现大规模淹水,交通瘫痪,很多人被困商场、地铁,还有144人因此受伤,2人死亡,1人失踪!
有网友自行转发香港暴雨后的情况,有些地方看起来跟发洪水一样......
突发!香港遭遇140年罕见大暴雨
交通瘫痪,全市受灾?
9月7日23:10,中国香港天文台发布了最高等级的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直到9月8日15:45才改为黄色暴雨警告。
香港这次的黑色暴雨警告持续了近17个小时,而降雨量一度到达158.1毫米/小时。
本次暴雨受台风“海葵”影响,这次强降雨造成香港大部分地区发生淹水,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图源:见水印
香港明星宋祖儿和阿sa去支持好友阿娇电影回家的路上,正好赶上暴雨期间,街道上水流成河,二人也被吓得不轻。
网传的视频中,还听到二人惊叫:好恐怖,有没走错路啊?有没有橡皮艇?!
图源:澎湃新闻
其他私家车、公交车、警车在行驶的过程也都开得十分艰难。 底盘不够高,稍微轻一点的小车,开到一半就 漂在水面上了......
有的车被淹后, 只剩下一个车顶露在外面。
平时的公路, 现在看起来像是一条河。
街上的水都漫到公交这座位的位置。
地下车库淹成了水库。
红磡隧道真的变海底隧道。
行人走在街道上也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很多下水口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水量,直接喷发!
比人还高的水柱,吓退不少人。
坐地铁的乘客更惨,黄大仙、九龙塘等地铁站的水跟瀑布似的,哗哗往下流。
尤其是黄大仙地铁,差不多淹了一层楼!
人们被困在车里,站台上,商场里。
一些商场和公共区域情况更是糟糕, 大家都被困在楼上,只能等暴雨停下后水流退去。
街道上的情况都这么糟糕,河流水渠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沙田城门河的河水流量也大得惊人,看起来像黄河,水流看着已经冲出河道,向公路蔓延。
有些地方还有道路塌陷和山体滑坡的情况
不少志愿者,警察和专业人士都赶紧上街救人。
今天,香港已经在做清尾工作,大批公务员团队已经在开始清淤工作。
图源:见水印
图源:stheadline
目前,网友透露,香港的大部分巴士已经恢复服务,观塘线今天恢复全线服务,灾情严重的黄大仙站也重新开放。
就在刚刚,椰子香港的同事也在发来实拍照片,原来并不是全市被淹,只是部分地区受灾,荃湾看起来就跟平时一样。
↑椰子实拍↑
据谷歌地图显示,以下地区发生洪水。
图源:Google
新加坡也曾遭遇特大淹水事件
为此怒砸12亿完善排水系统
大家现在看到新加坡有这么牛的排水系统,完全是因为以前吃过大亏!
2010年,乌节路整条街被水淹!
当时乌节路附近的商店浸水,高达腰部,雨水也流入一些停车场,造成很多车辆被困其中。
图源:chingseng
乌节路的底层商家店铺大量被淹,大量货物被水流冲走。
幸好,乌节地铁站和地下通道幸好将入口处高过历史淹水位1公尺以上,因此没有导致内部洪水倒灌,但行人只能利用以木块垫高的临时通道通过。
为此,新加坡政府在2011年开始怒砸12亿新币,完成了全岛325个沟渠的改善工程。
虽然新加坡还做不到完全没有水淹,但水患有明显减弱,即便有很多“淹水”事件,但“淹水”水位怎么也高不过汽车轮胎。↓
半夜的大暴雨,引起新加坡2处淹水,一处为后港8道,另外一处为通往淡滨尼快速公路(TPE)的榜鹅大道支路。
图源:pub
不过淹水很快便在30分钟之内消退了。
2022年11月,新加坡快速路被“洪水”淹了!
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水漫金山”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夜晚经过武吉知马快速公路BKE时,就拍到了罕见一幕。
图源:FB@Beh Chia Lor
据这名网友介绍,自己是在11月7日晚上开车经过的,地点靠近克兰芝一带。
被大水淹没的路段大概有100米左右。为了避免积水倒灌进车内,路过的车辆只能减速慢行。
图源:FB@Beh Chia Lor
几乎所有的车道都被积水淹没。水深相当夸张,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差点就要没过路肩!要是积水再多一些,就要流到桥底了。
路上还有一些垃圾漂浮在积水上。在这段路上驾驶,对于司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图源:FB@Beh Chia Lor
事后,公用事业局出来对积水进行了一些解释。
根据当局的调查,事发路段出现严重积水现象,主要还是因为道路两旁的排水栅栏被堵住了。
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淤泥和枯叶太多,堵塞了排水栅栏的排水口,雨水无法顺利排出,才越积越多造成了如此严重积水。(实际上水还没淹过马路牙子)
在接到民众通报后,公用事业局紧急安排了工作人员前往事发路段,一边清理堵塞一边为有需要的司机提供帮助。
图源:TikTok@bxw_vezel21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的排水系统已经很牛了。
同一片乌云,同一片雨。下在新加坡和下在隔壁马来西亚柔佛州效果却完全不一样。隔壁的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的水位已经有半人高了,而新加坡的水位还没漫上街
马来西亚 2022年遭遇50年难遇到的特大洪水
所以说,新加坡目前的排水系统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新加坡超强排水系统随时待命
同时着手新的排水蓄水系统
新加坡是通过这些方式做到强排水的↓
①全岛建立超强的排水系统,大街小巷都有排水设施,水渠,排水孔等。
不仅如此,新加坡的马路上,也经常可以见到排水孔。
新加坡目前的排水系统是由32个主要河道,超过8000公里长的渠道,以及17个水库组成。
全岛每起一栋新楼、每建一个街区,都提前规划好排水系统的位置、最大容量和排水效果。
△所有的房屋边上
都有这样的排水沟
政府还引进了可以渗透水的砂砾技术,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渗透、引导收集雨水,分担抗洪压力。
图源:Have8
这些沟渠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每到暴雨时能及时吸走雨水,并排入新加坡的蓄水池,成为新加坡水资源的源头。
△ 麦里芝蓄水库
②新加坡防洪的关键就在于17个蓄水池!
新加坡新加坡大大小小的蓄水池达17个,他们不仅可以用来蓄水,还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2008年开放的滨海湾堤坝,也是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环节,它将蓄水池和大海隔开,这样蓄水池的水就不会受到潮汐的影响。
当雨水过多蓄水池过满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排水泵只需9秒就能排空,一个奥运会游泳池容量的水。
图源:谷歌
③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也都装有实时的监控系统
在2013年时,新加坡就重新修订了《地面排水系统准则》,要求给重要的地下管道装监控系统。
一旦有情况发生,马上就能采取及时的措施。
△ 史丹福地下储水池
目前,新加坡的排水体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但当局依旧不满足。
今年,当局还在探讨一种新的排水和蓄水系统,预计今年开展建设,2025年完工。
一起看看是什么高科技吧~
新加坡预建地下排水蓄水系统
后将在全岛发挥防护作用
公用事业局今年1月已在新加坡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了招标,为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展开顾问资格预审招标(pre-tender qualification)。
据公用局解释,新加坡土地有限,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将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洪水、储水和储存能源;这样就能减少地表上水泵站和储水池等设施占用的面积。
同时,发言人还指出,该项研究早就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本次招标是研究的延续。
不过,发言人还表示,即便是新系统完工后,目前的地面排水基础设施仍是暴雨管理的首选方法,因为它的成本较低,无须太多维修,只须少量抽水就能应对连续的暴雨。
而现在这个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将作为应急计划,若是以后发生极端暴雨,导致地面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就将启用应急计划,在全岛发挥防护作用。
勿洛蓄水池 图源:维基百科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陈询吉在采访时表示,新的地下排水和蓄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在流水通过重力流入地下水库的过程中可产生一定水力发电量,不过这将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新加坡是吃一堑长一智的典型代表,尽量避免第二次在同一件事上栽跟头。
不过,近年来,新加坡的雨似乎变得更多了,希望新的排水系统能早日完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