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内蒙古、山西等多地暴雨天气后哮喘患者增加的新闻报道,引发各界热议。
在雷雨天气,风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扬起后,被雷击碎成更小的颗粒,更易被人体吸入,致使过敏患者出现或加重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被称为“雷暴哮喘”。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建议,易感人群一旦进入雷雨天气,应减少外出活动,外出时加强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及防护眼镜,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
此外,入秋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同样会增加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流感、慢阻肺发生及加重的可能性,应注意提前防护。
01
流行性感冒
有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小毛病而已,其实并非如此。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每年的秋冬季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传播。
相比于普通感冒,流感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急骤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体温常在数小时至24h内达高峰,可达39~40℃,甚至更高,可伴有干咳、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婴幼儿和抵抗力较差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发展成重症流感。尤其是60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治疗不及时还会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
预防贴士
1.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流感发生几率;
2.勤洗手、勤通风,空气的流通可以稀释病原菌在空气中的浓度,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打喷嚏后立即用肥皂及干净的流水洗手;
3.尽量不到人多拥挤、通风差的场所去;
4.秋冬季为流感的流行季节,在流行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几率或减轻症状。
02
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
秋冬季节空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增加,对于气道敏感性高的哮喘病人来说,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气可加重支气管痉挛,加上雾霾多发,呼吸道病毒活跃,这些都是引发哮喘的罪魁祸首。
预防贴士
1.秋冬季预防哮喘发作主要是保暖,出门带上口罩,避免冷空气的刺激;
2.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
3.预防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链球菌疫苗。
哮喘应该如何用药?
下载“健客医生”app,立即向医生问诊
03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是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
慢阻肺患者之所以害怕过冬,一方面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吸入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另一方面冬季大气压偏高, 烟尘、尾气、雾霾等污染物容易聚集,这些物质的吸入也会刺激患者呼吸道进而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预防贴士
1.注意保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2.严格禁烟,远离二手烟;
3.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4.通过运动来提高全身耐力,改善心肺功能;
5.季节交替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接种疫苗;
参考文献:
[1] 张珒珒,刘光辉,高亚东.雷暴性哮喘的易感因素与社会防治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03):276-279.
[2] 吕菁君,赵光举,赵宏宇等.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12):1013-102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12): 1023-1048.
[4] 冯小艳,赵洪霞.慢阻肺患者如何避免冬季急性发作[J].幸福家庭,2020(09):95.
在看点一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