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已经袭击多国,比如在我国,虽然台风登陆的个数比常年同期偏少,但今年登陆强度偏强,路径复杂,影响范围广,致灾风险高。像是5号台风杜苏芮深入内陆,造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极端暴雨灾害,而11号台风海葵9月3日登陆台湾9月5日再登陆福建和广东后,残留系统持续盘旋华南沿海,带来非常极端的大范围暴雨天气。
一、厄尔尼诺继续加深
在全球范围内,近日罕见的地中海飓风丹尼尔生成,登陆利比亚引发了洪水,彻底摧毁了利比亚沿岸的千年古城德尔纳。洪水在城市里肆意冲撞,洪水过后的城市如同遭遇了大地震袭击,距估算至少已有上万人死亡和失踪。
此外,高温、山火、暴雨、强对流、飓风、龙卷风等天气现象也在过去几个月里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给很多地方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很多极端天气的背后,显示出今年气候模式的异常——随着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水温持续升高,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确定在太平洋上出现。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现象。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从今年年初开始,持续三年的拉尼娜终于消退,但热带中东太平洋迅速升温,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启动,太平洋上达到厄尔尼诺阈值的偏高海水已经持续了数月,甚至不排除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水平。这对中国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呢?
二、暖冬确定性持续增大
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温暖的中东部热带太平洋表面导致地表气压降低,该地区上空的空气、云层和雨量增加,削弱了太平洋上的整体环流。这导致信风减弱,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上空观察到更干燥的条件和高于平均水平的气压。海洋-大气耦合既是厄尔尼诺现象延续的方式,因为大气变化反馈到海洋变化中,也是厄尔尼诺现象如何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的海面温度变化通常在11月至1月左右达到高峰,并在春季衰减。科学家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最广泛的影响也发生在北半球冬季和早春。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表示,厄尔尼诺典型的影响包括美国南部、南美洲东南部、非洲之角周围和东亚的更多降雨和风暴。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非洲东南部、南美洲东北部等地12月至2月期间经常出现干燥条件。
从这一图上看,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影响是使得我国很多地方的冬季气温趋于偏高,出现暖冬的现象。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模式预测,今年冬季(12月-次年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常年同期,尤其是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可能出现显著的暖冬现象。这对农业生产、人体健康、能源消耗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不排除极端寒潮
但是,暖冬并不意味着没有寒潮。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全球气候异常,可能会使得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南下,形成强烈的冷暖空气对流,引发极端寒潮事件。这种寒潮事件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是强度大,范围广,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暖冬而放松警惕,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避免因为温差过大而引发感冒等疾病。
总之,全球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现象,它对我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应对厄尔尼诺现象,既要关注暖冬可能带来的影响,又要防范极端寒潮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平稳的度过气候异常模式下的冬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