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富人寿高管变阵,刘先云履新副总、吴传明退场或执掌帅印
②邮储银行与新华保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③天茂集团变更为“*ST天茂”,7月8日复盘跌停
④数字银行抢滩港险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⑤香港证监会: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今日公司
1、国富人寿高管变阵,刘先云履新副总、一总助改任董事或将执掌帅印
7月7日,国富人寿的高管团队迎来了一场“地震”级别的调整,涉及多个核心管理岗位的权责更迭。其中,吴传明不再担任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等职务,正式退出经营管理层。副总经理李银菊则在担任首席合规官仅三个月后,便同时卸任首席合规官及董事会秘书职位。刘先云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已获监管获准)兼董事会秘书。
此外,国富人寿副总经理、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郭潇被任命为首席投资官;总经理段炜则兼任首席合规官、首席信息官;此前,梁恬已于上月刚被任命为公司审计责任人。至此,国富人寿管理层共有6位高管,形成“一正四副”架构。
值得关注的是董事会配套调整。在董事长空缺的背景下,国富人寿上月新增两名董事:刚退出管理层的吴传明,以及原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伟。至此,董事会中具有广西投资集团背景的董事已达三人,包括现任董事长江亚东。结合吴传明从管理层向董事会转换身份,以及近期频繁c位亮相,后续董事长一职大概率或将由他接任。(机构之家)
2、人保科技支付牌照被注销
近日,央行官网更新的已注销机构名单显示,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支付牌照已于7月1日正式注销。今年以来,央行陆续披露注销了上海润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飞银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汇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人保科技被注销的支付牌照是今年央行披露注销的第7张支付牌照。(国际金融报)
3、邮储银行与新华保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7日,邮储银行与新华人寿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及各自在金融领域的丰富经验,聚焦优势资源互补和核心能力共享,围绕金融生态共建、资本市场共融、品牌科技共创等多个维度,加强银保代理、资金结算、同业金融、投资理财、托管服务、投资银行、平台渠道等全方位协同与多层次合作,共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水平。(邮储银行)
4、华创证券:维持众安在线推荐评级
7月8日,华创证券就众安在线发布研报称,公司保险业务四大生态战略清晰,驱动保费增长。国际业务方面,深度参与香港Web3.0生态布局。旗下众安国际持有圆币科技约20%股权,为首批进入中国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的三家机构之一。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18.78-21.45港元之间。(财联社)
5、友邦保险连续42日回购,累计斥资86.66亿港元
7月7日,友邦保险在港交所公告显示,以每股68.050港元至69.150港元的价格回购550.00万股,回购金额达3.77亿港元。自5月8日以来,友邦保险已连续42日进行回购,合计回购1.29亿股,累计回购金额86.66亿港元。其间该股累计上涨13.04%。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进行79次回购,合计回购2.72亿股,累计回购金额163.52亿港元。(证券时报)
6、弘康人寿在港举牌郑州银行
日前,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弘康人寿以每股1.2068港元的价格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总金额达1930.88万港元。此次增持使得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股的比例从4.75%跃升至5.55%,正式触发港股市场5%的举牌线。随后,6月30日,弘康人寿继续增持郑州银行H股2300万股,每股作价1.1804港元,总金额为2714.92万港元。经过前述两轮增持,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股数量达到了1.35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68%。(21世纪经济报道)
7、天茂集团变更为“*ST天茂”,7月8日复盘跌停
7月8日,“披星戴帽”后的天茂集团复牌,股价开盘一字跌停,报收2.6元/股,跌幅5.11%。(每日经济新闻)
8、中国平安成立“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小组”,全力应对主汛期
7月1日起,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多地出现暴雨极端天气,洪涝及次生地质灾害多发。为更好开展抢险救灾救助工作,中国平安宣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成立“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小组”,统筹推进抢险救灾各项应对处置工作。截至7月7日15时,平安产险已累计接到客户报案3586笔,预估理赔金额达3324.6万元,通过“鹰眼系统DRS3.0”发布“台风、暴雨”相关的预警信息超8300万次、覆盖客户超2875万人。平安寿险、养老险、健康险暂未排查出有客户出险。(中国金融新闻网)
今日新闻
1、保险预定利率逼近1.5%,市场却不再“炒停售”
2025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仅为2.13%,较年初骤降21个基点。而当前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55%,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67%,5年期以上LPR维持在3.6%。根据动态调整机制,三季度预定利率的再次下调几无悬念。
然而,与此前预定利率下调前的代理人“狂欢”相比,此次下调前夜,市场显得尤为冷静:“卖不动”是当下代理人的最多的反馈。整体而言,行业正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通过“保险+生态”打破单一保障边界,逐步覆盖健康、养老、教育、财富等更多场景,让保险服务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守护”。
与此同时,对保险代理人而言,为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代理人必然要从“销售导向”向“顾问角色”彻底转型。业内认为,未来,能够整合养老、医疗、财富管理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顾问式代理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1世纪经济报道)
2、富卫集团上市首日“惊险”收红
7月7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耗时十二年打造的保险旗舰——富卫集团在港交所亮相。这家四度冲击IPO的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上市首日表现平淡:开盘报38港元/股,持平发行价后迅速破发,开盘5分钟深跌近2%,盘中虽短暂拉升1.97%却迅速回落,股价在发行价附近持续震荡直至尾盘方小幅回升,最终收报38.40港元/股,微涨1.05%,总市值定格在488亿港元。
上市后,富卫集团成为李泽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其他三家为电讯盈科、香港电讯、盈大地产。截至7月7日收盘,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约1844亿港元。(时代周报)
3、湖南多地农商行大规模推动“养老贷”,用低利率贷款提高社保待遇
在个人贷款疲弱的当下,“贷款买社保”成湖南农商行系统的新业务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6月以来,包括江永、攸县、茶陵农商行等湖南省内至少10家农商行先后官宣发放首笔“以补缴养老保险为专属用途”的养老贷。
7月4日,湖南某农商行一业务经理表示,按最高档9万元计算,投保人贷款补缴社保之后,社保待遇可以从150元提高到800元左右,增加部分作为贷款本息从社保账户直接划扣,原有150元在贷款期间不受影响。15年期满之后,则800元社保待遇全部归投保人所有。该人士还表示,贷款期间万一贷款人身故或无法履约,会有合作保险公司优先赔付剩余贷款本息。
在投保人、社保机构和银行三方获益的情况下,养老贷市场可期?不过,上海一位金融研究人士表示,养老贷的标的和用途的确有一定创新性。但是由于贷款跨度长,社保运作存在政策性变化和地区性差异等风险,尚无法对其明确定性。(财联社)
4、万亿长钱如何长投?保险资金加速布局民生项目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断增加,运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日益凸显出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增速较2023年的11.1%进一步提高,同时已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保险资金广泛配置于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以及另类投资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低利率环境下,在超33万亿元的险资中,另类投资再次成为行业聚焦点。相较于聚焦二级市场的传统投资,另类投资可以通过更加灵活、定制化的方式,直接投资于企业和项目,为科技、产业、金融的更良性循环和更有效互动提供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保险资金另类投资资金规模由1.3万亿元增加至9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1.43%。另类投资可以通过债权、股权、证券化、基金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不同期限、不同性质的资金,为企业全周期成长提供多样性的资金支持。(财经)
5、险资扎堆举牌港股,战绩不凡获15%超额回报
今年险资举牌潮中,银行股与公用事业板块成为主战场,钢铁等周期行业的龙头也悄然进入视野。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资金大规模“南下”港股。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99家保险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总规模达7622亿元,并录得15%的平均收益率,港股正成为险资获取超额回报的“掘金地”。(华夏时报)
6、数字银行抢滩港险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在低利率环境下,香港保险产品的高回报率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近期,蚂蚁银行、PAO Bank等持牌数字银行纷纷进军保险市场,分销险企的储蓄险、人寿险等高收益产品。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网显示,目前共有8家持牌数字银行,分别为众安银行、天星银行、WeLab银行、Livi银行、Mox银行、蚂蚁银行、PAO Bank和富融银行。其中已有半数涉足保险销售。
这些银行多具有内地互联网背景。众安银行的股东包括众安在线、百仕达等,是2019年在香港试运营的首家数字银行;Livi银行是京东数科、中国银行(香港)和怡和集团的合资企业;PAO Bank是陆金所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于2020年6月启动试点,陆金所是“平安系”的重要公司。蚂蚁银行则为蚂蚁国际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然而,这一业务模式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香港数字银行普遍面临客户增长放缓、活跃度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尽管数字银行试图以互联网模式改造传统保险销售生态,但受制于复杂的金融监管要求及产品特性,短期内难以撼动以线下代理人为主导的市场格局。(第一财经)
7、全国首单节能降碳费用损失保险落地浙江
日前,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政府的推动下,人保财险长兴支公司与浙江省长兴丝绸有限公司签署全国首单“节能降碳费用损失保险”,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构建风险兜底机制。长兴县纺织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但能耗与排放压力突出。为破解这一痛点,政企保三方协同设计“全周期风险保障体系”,瞄准节能降碳项目实施中的费用损失痛点,创新推出“节能降碳费用损失保险”,大幅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中国银行保险报)
8、郎咸平炮轰港险“七大坑”
近日,原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讲座教授郎咸平抛出“香港保险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这记“惊雷”,瞬间引爆了本就火热的内地赴港投保热潮。在郎咸平看来,大部分香港保险背后实际隐藏着七个大坑,具体包括:7%的稳定回报难如登天、提前领取有惩罚、不同产品收益相差上百万、疾病保险容易被拒赔、打官司律师费高昂、外汇管制、在内地签署的保单无效。
香港保险的分红实现率究竟如何?业内人士表示,港险多投资于全球市场,底层资产上稳健型和进取型资产搭配,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和另类资产,固收类投资回报假设在4%~6%,当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4%。综合历史及当前数据,香港保险业整体的分红实现率平均在90%以上。(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声音
1、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多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等。(上海证券报)
2、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宣布了三项新的对外开放优化措施,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其中包括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江会芬表示,近期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财联社)
今日监管
1、七部门: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托育服务机构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结合实际,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按需配置托位。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托育服务机构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等相关保险。(界面新闻)
2、四部门: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赠送互助保险
近日,交通运输部、民政部、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运输途中意外伤亡货车司机帮扶救助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关爱货车司机健康为目标,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开展货车司机职工互助保险,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货车司机提供互助互济保障。为货车司机提供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等保障。鼓励各地加大经费补助,为货车司机赠送职工互助保险。(第一财经)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