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00时6日15时我县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暴雨18站、大雨10站、中雨3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共乐八角为99.0毫米,最大小时出现在00时-01时周家洛浦为36.1毫米。此次暴雨呈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但较为平缓的特点,00时到05时共5个时次出现小时雨强大雨20毫米的情况。据县应急局消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未出现灾情。
二、气象服务情况
(一)预报预警情况。
针对此轮强降雨,湖北省气象局于8月9日向省委、省政府发送了《气象信息专报》,指出“未来一周有强降雨,需防范暴雨及次生灾害”,应勇书记批示:“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防汛救灾和防范强对流天气等预案措施,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山体滑坡、易涝点等排查除险,强化地铁、地下通道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前预警、及时转移受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把工作做实做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省政府印发紧急通知。9~12日连续发布《气象信息专报》4期,并加强逐日雨情和最新天气通报,11日上午预报当天夜间鄂西北、鄂东北有暴雨或大暴雨,多次建议加强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
(二)上下联动,及时预警
8月11日14时至8月12日14时,武汉中心气象台强化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加强对市县指导,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139期,其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70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4期,提前量30~50分钟。通过三大运营商发送短信38.2万条,并且通过12379手机短信、“湖北预警发布”APP、湖北气象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为有效开展灾害防御提供依据。
武汉中心气象台:
12日01:1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过去3小时,襄阳城区、宜城局部已出现100毫米以上降水,预计未来3小时,襄阳城区、襄州区、宜城、枣阳仍将有60-100毫米降水,伴有雷电,阵风6-8级。
12日03:44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目前襄阳城区南部、襄州区南部、南漳东北部、枣阳南部、宜城、随县南部降水已达150毫米,预计未来仍有50-80毫米降水,伴有雷电,阵风6-8级。
12日07:11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过去6小时,随县南部降水已超200毫米,预计未来3小时,随县、曾都区、广水仍有80-100毫米降水,伴有雷电,阵风6-8级,山区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请注意防范。
襄阳市气象台。11日22:3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随后于11日23:15至12日10:23连续发布6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宜城市气象台。11日22:34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随后11日23:16至12日03:57连续发布3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随州市气象台:11日21:19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随后11日22:15至12日08:23连续发布7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三)部门联动,主动通报
针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情况,以及降雨强度大、防汛形势将严峻,武汉中心气象台以《暴雨警报》方式,及时滚动向湖北省应急厅通报最新雨情和预报意见,12日凌晨01:50《暴雨警报》指出:“宜城、枣阳、襄阳、南漳等地降水具有稳定少动、降水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预计当天夜间累计雨量将达100~200毫米,局部200~300毫米,建议加强防范。”上午09:40再次向应急厅发布随州降雨的《暴雨警报》。此外,联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产品2期。
襄阳市气象部门面向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叫应”服务21次,随州市气象部门开展“叫应”服务50余次,同时市气象局安排专人在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
(四)多渠道发布,强化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播降雨实况、监测、预警和预报等丰富的气象信息,提高气象服务的形象性和覆盖面。除了常规电视媒体外,11日夜间随着强降雨的移动和演变,湖北天气微博滚动发布气象预警和各地降雨实况、雷达回波及短临预报、气象新闻图片及视频、防灾避灾科普宣传等信息24条,其中数条被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微博转发。运营话题“湖北遭遇特大暴雨”,阅读量已达200余万。
同时,密切开展农业、交通、电力、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1期;向华中电网、省电力公司提供《气象服务快报》1期,《暴雨预警》1期;向各专业用户转发相关区域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每日早上9时前后为两电提供过去24小时雨量实况服务。
四、应急响应组织情况
8月7日13时30分,响应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8月12日10时30分,将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并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当前防汛救灾气象保障服务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市(州、区)气象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值班值守,坚守一线靠前指挥,防汛防疫两手抓。8月12日14时30分,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湖北省气象灾害(暴雨)III级应急响应。
此轮强降雨期间,局领导每天向省领导报告最新天气信息,并多次参加省政府防汛救灾调度会。8日晚,柯怡明局长参加柯俊副省长主持的省防汛抗旱工作部署会议;12日上午,参加王忠林省长主持的防汛救灾紧急调度会。12日晚,汪金福副局长参加曹广晶副省长主持的省防指指挥长调度会。
五、预报检验情况
模式预报分歧大,极端降雨未能预报。通过对8月8-11日各家模式暴雨预报检验, GRAPES-MESO和GRAPES-GFS的24h暴雨TS评分最高,分别为0.174和0.165,而从精细化降雨评分来看,中尺度模式GRAPES-3KM的小时晴雨预报最高,为70.17%,远远高于其他模式。但是从强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检验来看,不管是中尺度模式还是大尺度模式对于此次极端降水预报都明显偏弱,各模式预报很不稳定、不确定大,不同模式之间分歧也较大。从强降水的演变来看,此次强降水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中尺度涡旋结构、稳定少动,各模式均未能描述出该特征。
短期预报强度订正有限,监近预警提前量大。预报员对暴雨有一定的订正,24暴雨TS评分达到0.192。针对11日夜间襄阳、随州地区的极端强降水,预报员根据雷达、地面等观测资料分析,能较好做出临近预警,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其中橙色预警信号提前量30分钟,红色预警信号提前量50分钟。
六、预报难点与服务启示
此次极端降水过程突发性强,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极端性强。预报难点在于多家模式预报差异大,不管是大尺度模式还是中尺度模式,对降水预报都明显偏小,给精细精准定量的短期预报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在此次过程中,湖北省气象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跟踪监测,及时预警,强化联动,主动服务。
一是跟踪决策服务,支撑防灾减灾提前部署。针对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湖北省气象局提前开展了重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过程期间气象部门滚动服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均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多次召开防汛部署工作会议,气象部门发挥了“消息树”的作用,有力支撑了各级政府部门提前应对和及时防范。
二是滚动精准预警,保障避灾救灾及时应对。此次强降水回波具有中尺度涡旋结构特征,具有稳定少动、降水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预报员通过雷达资料分析了上述特征,提前50分钟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力求精细到乡镇,并及时开展叫应服务和滚动预警服务,为避灾救灾应急处置争取了时间。
三是高效应急联动,筑牢“第一道防线”。全省气象部门及时预警联动,提前50分钟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为防范应对赢得了时间;及时叫应服务,多部门迅速响应,做到“闻警而动”,为防范应对赢得了主动。11日夜间,随州市气象局开展“叫应”服务50余次,当地有关部门组织2000多名群众连夜转移,有效避免了更大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