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评:上周五,一场骤雨刚刚停歇,从东四环的一片厂房拐出来,看到地面蒸腾的水气,那是刚下来的雨水,被地面的暑热灼烤而成。
然后周六参加师门聚会,得知其中一位师妹,去了我当年放弃的北京四中。我提及当时有位刘老师,曾想召我去,是我自己逃单,挺不好意思的。师妹说,知道那位刘老师,快退休了。我想了想,或许人家心里已放下了,只是我这边还总觉得有亏欠。
诗与远方被人用得多了,像当年曾流行的喇叭裤,谁要再穿,反而觉得他不Modern。爱说多了,让人觉得虚伪,说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夏目漱石语),仿佛就很新鲜。
夏老先生如活在今天,要是再说了句时尚的话,估计会被各种视频号旁征博引,配上千奇百怪音乐,衬上夸张的表情、硬生反转的剧情。
想想很累,千山万水都不去了,只愿与你一起坐井观天。
02 / 七律二首
诗:一以贯之
一、暴雨
黑云狂卷乱黄帆,
野火狼烟战九天。
凝溅魂失呜咽紫,
绷缠胆破瑟缩寒。
共工横起苍穹裂,
雷祖直击钟鼓残。
决漏悬河霹雳雨,
铅华洗尽又初颜。
二、塘荷
雨后晴荷水聚珠,
随风摇曳任云舒。
红含粉嫩殷殷笑,
翠透清香淡淡酥。
寄意蜻蜓栖曲径,
赋闲芦苇守平湖。
青山霞染斜阳岸,
独钓蛙鸣满玉壶。
乱评:对古诗、古律不懂,不敢妄言。细看了一遍,颔联、颈联都十分工整,作者能如此刻意、用心,实在是让我这样随意涂鸦、仰接俯拾的写法感到惭愧。
第一首写暴雨过后,用了触不周山的共工,还有一位神仙叫作雷祖。雷祖这个,有些复杂,《山海经》里曾介绍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发声。《山海经》还介绍过,黄帝之妻雷祖(又称嫘祖),生昌意。在古代神话里是司桑蚕的。道教兴起后,雷祖这个词用来称雷部天神,很厉害的神仙,掌雷霆,行云布雨,斩妖除魔。
第二首写雨后荷塘,颜色、意趣,亦是我辈不能学,抬头一望,满月在天,道一句,今天月色真美。
03 / 七月
诗:童画
原稿:
七月,是锅里的药
一天一天地,煎
一天一天地,熬
等考分,等排名,听中招资讯
你的脾气与京城的天气一道
持续高温,焦躁
如天边翻滚的墨云
你苦苦思索,哪块乌云会下雨
哪里是你的避风亭,却不见
水灵灵的彩虹,悄悄地
悬在了树梢上
改后:
一天天煎熬、翻滚
等考分、等排名
中招资讯,你的脾气
京城的天气,高温、焦躁
天边,墨云翻滚
哪片云彩有雨落
哪儿是你的避风亭
一抹长虹穿林梢
乱评:童画姐让我一定改,我试着改了改,说说思路,与诸君一起探讨。
童画姐写的是等待中考的心情,加上雷雨的天气,让人心神烦躁,这时雨过天晴、彩虹升起,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美好事物的存在。
我的修改思路是,不断拿掉城墙上一块又一块砖,只要不倒接着往下拿
最后一段,哪块乌云会下雨,改为,哪片云彩有雨落,民间用“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来形容局势不明朗,以此来形容等待考试结果,避风亭是对可能风险的应对方案,和原意相仿。
说到彩虹时,一句引出,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就像吃雪糕建议直接拿给朋友吃,不建议先大声说这个雪糕好甜你也尝尝之类。
这个动作我觉得会影响别人的味蕾。
04 / 七月
诗:浠骅
最嘹亮的歌者陨落
人间世
黑兔游走在2023
彩云纷飞
吉凶难测
小暑不再示人清凉
黄河已清
人们翘首以待
谁是传说中的蛟龙
乱评:第一段的歌者,指的是李玟吧,对这位歌星的陨落,也让我十分感伤,把戒了的烟又抽了起来。
我自己也写了一首,唱和一下。
那本该随岁月,枯萎的花朵
被命运园丁一刀剜却
我们只能任记忆,慢慢凋零
第二段中,出现了黄河已清,是个典故。
东汉诗人赵壹有《秦客诗》,放在他的《刺世疾邪赋》后面,前两句是:“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民有传言,黄河水变清,是天下大治的表现,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水变清是不可期许的。
05 / 耳光
诗:山鱼
七月到来的方式是热烈的
她用全部的热情给了我一记火热的耳光
脸上的掌印还没完全消失
海水已经漫过头顶
七月是不能思考的,因为一切都是虚幻
燃烧的空气释放出太多无法呼吸的味道
而我热爱思考与真实
七月,围着她跳舞就好,给她更多的爱
让一切都顺其自然
乱评:山鱼用一记耳光来形容七月暑热给人的感觉,然后是漫过头顶的海水,想起那几天只要一出门便仿佛从头到脚被热浪包裹,用海水漫顶形容不为过。虽然这样解释,但反对简单机械地理解任何诗句。面对同样的诗句,各人当有各人的体悟。
热浪令人不得思考,但山鱼又说偏爱思考,甚至要围着她跳舞。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对待酷暑天气的一个方式,你就当是个发脾气的孩子,你越是正眼看它,它便越来劲,你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当它不存在,它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顺其自然。
06 / 七月
诗:未名
七月就像一炉火
对于从不使用空调的人来说
炉温刚好
乱评:从前有位从东南亚来的领导,对部门同事极和善,每回送文件都对我很客气。处久了,发现他有个习惯,腿上要放一条毛毯,后来才知,他总觉得北京冷,夏天也冷。于是一到开中央空调的时候,便要找人把他屋的空调温度调高。
对于暑热严寒,人与人的体感是不一样的,很难言感同身受。
自小家中只吹风扇,热了顶多起身多冲个澡。自己买了房后,未能免俗买空调,大热时开半个钟头,然后觉得很受不了要关上,一会热了再开。每回打车,我都会提前备注:师傅,我比较怕冷,空调温度请高一点。如果一整天都在空调间里待着,我会受不了的。
同样,那些待在空调间里的人也会这么想我。
07 / 七月
诗:kitty
七月,又有籍口重新开始
学习,运动,各类打卡
高兴,今年有你俩的加入
乱评:论摸鱼,属你最醒目。
08 / 七月流火
诗:尘尘
七月流火
流金岁月里淬炼的
最浓重的一刻
汗与泪混合流淌
喜悦与悲情播撒在
每一片被艰苦耕耘的土地
我们扬手抛却
飞舞的试卷,以及纷纷扬扬
的青春
当七月
再次袭来,
记忆像明晃晃的光
炙烤大地
使无数个晨昏的日子
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乱评:首先说一下“七月流火”,这句诗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本来的意思是说,在农历的七月,夏秋之际,看到大火星落下去,现在经常被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夏天天气大热。
但按照先入即为主的世俗传播理念,这句话注定将被人误解,我辈做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所以,说点儿别的。
从前的高考是7月(公历7月)的789三天,近几年才改到6月,我们这辈人记忆犹新。
高三那年,我们搬到教学楼顶屋,那本是一间练功房。好处是,旁边没有其他教室,安静,劣势是,天气太热,不到11点便晒透了。
男生们轮流下楼打水,浇到地板上慢慢蒸发。
我们有的坐在卷起的地毯上看书,有人扇着蒲扇,有人用大铁缸泡茉莉花茶,有人对着镜子发呆,还有人在楼道里讨论国际形势。
当时的我们没人想到,那是我们人生最为关键的一个月份,那是我们在奔赴各自前程前最后一次集结。
09 / 七月
诗:心愿
七月的京城
本是
诗意横流的季节
少雨
就用汗水滋润
乱评:七月有什么诗意么?
想来想去,暑假来北京的学生增多,最近流行搞研学旅游,听说有同学收费带人进北大,被学校限制。还有一个印象画派展,16号开始,一直想去看,但看看票价,要两百多,一时间觉得这诗意太贵,暂时不去。
热天,别怕出汗,那是身体的滋养,气候的历练,自然进化留给我们的技能。
10 / 七月
诗:汪辉国
七月
建筑工地
下起了大雨
我立在原地
伫立在暴雨的中心
不回工棚
你闻了闻
雨汗水的味道
向着远山大声说
我也不回工棚
大风中
你的长发飘不动
乱评:恭喜汪兄,喜得孙女。
记得有部影视剧,结尾处,刘青云瓢泼大雨中拉着女主角,在一处建筑工地,指着天空对她说,在这座大楼的多少层,他买了一间房。查来查去,没找到名字。
看到汪兄这首诗,首先想到的是这部电影,但不知道汪兄心中有什么大事,让他也可以安心伫立在这暴雨的中心,那一定也是豪情满天的一件事情。
更羡,疯狂时有人陪伴。
11 / 七月
诗:春辉
学期结束的到来
释放自己的到来
火——速奔袭
漫灌而来的温度直接掐灭思考
只想躲着
不开空调地闷着汗
想畅快
不畅快
去哪里?
乱评:又来了个不开空调憋着的主儿,那就痛痛快出个透汗。
12 / 柴泊湖的姑娘
诗:王腊波
她跃进柴泊湖时,
裙子漂荡了又漂荡,
之后就自由蛙泳。
她亲吻湖里的灯火,
爱抚湖里的星星。
看见她来了,岸上的风儿,
摇晃着花束,亲昵地说:
“瞧,柴泊湖变成爱河!她来了。”
而那些散步的汽车、摩托,
按着喇叭向她叫好。
那些披着藓苔的榆树,
向她举起两个手指样的枝杈。
那些高个子楼房,默默地欣赏。
那些岸柳,一躬到底地垂下,
那是向她行着大礼。
那些行人,短裤,长裙,半袖衫,
满脸皱纹的老人,他们观看着,
窃窃私语:
“是她!是这个热恋中的驻马店的一匹黑马!”
乱评:查了下,柴泊湖在湖北武汉,驻马店在河南,想起了相声中那个传统段子,《扒马褂》。
不过,第一段漂亮的是,她入湖时的轻盈,以灯火、星辰来衬托,第二段漂亮的是,她的美丽,以周围的建筑、植物和行人的瞩目来描写,颇有“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味道。
13 / 七月
诗:霓娃娃
我的七月深陷于记忆中的深山
鸟儿们来了——
火尾太阳鸟在城中心筑巢
杜鹃在高楼中飞进飞出
还来了更多的鸟、羽毛
我继续拿来南半球的雪,
涂抹在七月之上
给扁扁的日子再添加一个维度
日子像个多维泛彩的黑白电影
它弓起身,冰凉的溪水流出来
缓缓滋润了我身上皲裂的羽毛。
乱评:霓娃娃这篇作品清丽可喜。
第一,她的诗多有童话特色,这一篇也是,却不是借童话人物(比如白雪公主等)来加强诗歌的叙述的层次,而是直接用了各种鸟,颗粒更细致、有机。
第二,写的也是七月,也提到暑热,要用“南半球的雪/涂抹在七月之上”,这便有意思了。让写七月便写暑热,直接也显见,可为什么非要照着现实来写呢,诗歌不该有想象的翅膀吗?
写到最后,诗中的“我”也是一只鸟,被生活滋润。
14 / 七月·囚徒
诗:阿斗木
太阳烤焦了我的名字
忘记过去,成为另一个囚徒
含冤服完他的刑期
乱评:有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二战中,他因是犹太人的身份被关入集中营,碾转三处,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最后,他竟活了下来,于战后发现亲人基本都死于集中营。
根据其自身经验,弗兰克尔创立了意义治疗,帮助那些失去人生目标、对生活充满迷惘的人们。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天气真的暑热时,我会告诉自己,不管热浪如何袭人,它所能触及的,只是我的肉身,而我的灵魂、思想、感情,不会被它影响。
换句话说,我只是因着我的肉身在服一个劳役,它或许是冤屈的,但与我无关。真诚地推荐一下这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愿诸君都能寻找到自已独一无二的意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