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让河南险情四起,时时刻刻揪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暴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冲锋逆行的救援人员和团结同心的民众,还看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
水面机器人下河“捞”人
21日凌晨, 118台“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被紧急送往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助力救援。
“海豚1号”精准航行救援,800米外可遥控指挥,可负重150公斤,同时拖拽3个成年人。
在积水区域,只需将救生机器人抛入水面,它们就可以快速、精准航行至落水人员身边,将其拖拽到安全区域,全过程救援人员无须下水,只需要在岸边或船上遥控施救。
“翼龙”千里送信号
作为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郑州巩义市米河镇一度通讯受阻,信号全无。21日晚,断网、断电、断水超过24小时的米河镇乡亲们,被一条短信彻底振奋了:“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能战斗的无人机滞空只为做基站为老乡恢复5小时信号,网友直呼:燃爆了!
21日下午14点,翼龙-2H应急救灾型搭载着中国移动基站,从贵州安顺穿越1200公里飞赴河南巩义,为当地居民紧急恢复通信5小时。
而后,翼龙再次起飞,目的地是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为医院的救援提供网络保障。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空!
“龙吸水”连夜抽排水
全国总共只有30台名为“龙吸水”的超大排水设施,其中有22台投放在河南进行救援。
“龙吸水”装置,每小时可排3000方积水,无需外接电源及电力设施,靠配套的排水车提供动力即可驱动水泵工作,具有工作范围大、机动灵活、流量大等特点,一直适用于全国各地消防应急洪水抢险救援。
7月23日,郑州二七区,来自中国安能南昌、南宁、常州救援基地的5台龙吸水,在京广南路隧道由北往南主入口处一字排开“火力全开”,按照每小时3000方的最高流量,全力抽排水,加快隧洞内积水抢险抽排速度。
“智慧水务”保障居民用水
暴雨之下,整个城市的市政设施瘫痪,断水、断电、断网,抢修供水供电设备是当务之急。
郑州高新供水公司运用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到各个小区供水压力,哪些地方存在压力不足、流量不足、管网损坏、设备故障等问题,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抢修调派人手精准抢修。郑州高新区成为了暴雨之后最快恢复供水的区域之一,颇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这些年,每当人民处于危难之际时,我们总能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发觉到科技的能量。本次特大暴雨突袭河南,也正是我国的科技力量吹响抗洪集结号之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有加强科技和创新,才能缔造我国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中国突发事件提供更多后援力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