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的意思幕的笔画

幕字在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是:mù,幕是上下结构的字,幕的部首是:巾部,共有13画。

1.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帐篷:帐幕。夜幕。

2.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开幕。闭幕。银幕。

3.古代战争时将帅的帐篷;古代将帅或行政长官办公的地方:幕府。幕僚。

4.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二幕第一场。看了这幅画,我不禁回忆起儿时生活的一幕来。

5.姓。

〈名〉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同本义

幕,帷在上曰幕。——《说文》

舞于鲁君之幕下。——《谷梁传·定公十年》

楚幕有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战国策·齐策一》

又如:幕幕(覆布周密的样子);幕燕(筑巢于幕上的燕子);幕下(帐幕之下;幕府中)

帐幕;篷帐

风动将军幕。——杜甫《西山》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杜甫《后出塞》

又如:幕庭(营帐前的空地);幕帷(帐幕);幕席(帐幕和座席;幕宾的职位);幕竿(张帐幕用的长竿)

垂挂的帘幕

文窗绣户盘绮幕。——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三》

又指舞台上的幕布。

如:大幕;边幕;幕屋(用帷幕临时围成的房屋)

移动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

如:烟幕;弹幕

戏剧或歌剧中按剧情划分的段落之一 。

如:三幕六场

“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

如:幕下(幕府中);幕位(办公处所);幕职(幕府中的职位)

幕府聘用的僚属 。

如:幕士(幕客);幕吏(泛指属吏);幕官(幕僚);幕胥(泛指掌文书的官员);幕游(离乡当幕友)

一段情景 。

如:生活的一幕

团体正式的或准备性质的会议 。

如:开幕;闭幕

假借为“漠”。沙漠

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比年遣大将军卫青、 霍去病攻 祁连绝大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动〉

覆盖

雪幕其顶。——《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基本字义

幕 读音:mù

名词 垂挂的帘幔。 【组词】:「罩幕」、「帘幕」、「黑幕」。唐.李贺〈夜坐吟〉:「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蛾。」宋.周邦彦〈瑞鹤仙.悄郊原带郭〉词:「惊飙动幕,扶残醉,遶红药。」

名词 篷帐、营帐。 【组词】:「帐幕」、「幄幕」。《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宋.姜夔〈翠楼吟.月冷龙沙〉词:「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名词 幕府的简称。指古代将帅或行政官的府署。 【组词】:「幕客」、「入幕之宾」。明.袁宏道〈徐文长传〉:「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名词 幕府中办理文书或其他助理人员。《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写封信给钱县令,叫他赶紧辞了这个劣幕,另换妥人。」

名词 量词。计算舞台剧幕布起落次数的单位。 【组词】:「独幕剧」、「三幕剧」。

动词 覆盖。《庄子.则阳》:「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

其他字义

幕 读音:mò

名词 沙漠。通「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单于闻之,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幕 北。」

基本字义

幕 读音:mù

垂挂的帘幔。 【组词】:帘幕

帐篷、营帐。 【组词】:帐幕、帷幕

幕府的简称。指古代将帅或行政官的府署。 【组词】:幕僚、幕府

量词。计算舞台剧幕布起落次数的单位。 【组词】:「独幕剧」、「三幕剧」。

mù①帐篷。《左忠毅公逸事》:“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外。”②幕布;帷幕。《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狐裘不暖锦衾薄。”③将帅办公的地方。《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府对薄。”④作战用的臂、腿护甲。《史记·苏秦列传》:“当敌则斩坚甲铁~。”⑤覆盖。《庄子·则阳》:“至秦,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之。”

1、幕字的笔顺为: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丨,笔顺读作: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撇、捺、竖、横折钩、竖,笔顺编码为:1222511134252。

2、幕字的总笔画为:13画。部首是:巾部,部首笔画:3划,部首外笔画:10画。

3、幕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幕宾、幕布、幕府、幕后、幕后操纵、幕客、幕僚、幕天席地、幕友

国际音标 mu?? 唐代读音 *mɑk日语读音 OOU韩语罗马 MAK现代韩语 ?

客家话 [客英字典] mok7 [海陆腔] mok7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东莞腔] mok7 [梅县腔] mok7 [宝安腔] mok7 [沙头角腔] mok7 [台湾四县腔] mok7 [陆丰腔] mok7粤语 mok6潮州话 mo6(m??),bhuang6(bu?ng) [潮州]bhuêng6(bu?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ng)

近代音 明母 蕭豪韻 入聲作去聲 末小空;明母 歌戈韻 入聲作去聲 幕小空;中古音 明母 鐸韻 入聲 莫小韻 慕各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鐸部 ;王力系统:明母 鐸部 ;

THE END
0.狂风骤雨的解释|狂风骤雨的意思|汉典“狂风骤雨”词语的解释条目狂风骤雨(狂風驟雨) 拼音kuáng fēng zhòu yǔ 注音ㄎㄨㄤˊㄈㄥㄓㄡˋㄩˇ 狂风骤雨词语解释 解释 见“狂风暴雨”。 --- © 汉典 狂风骤雨成语解释 狂风骤雨 【解释】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示例】我沉吟罢仔细jvzquC41yy}/|mne0pku1qfpu1+F9.=D':8&GB*C5'>F'N>'CC+B6.J;';H&CA
1.魆风骤雨的意思解释魆风骤雨是什么意思魆风骤雨的拼音读音拼音zhuō fēng zhòu yǔ 注音ㄓㄨㄛㄈㄥㄓㄡˋㄩˇ 繁体魆風驟雨 词性 词语解释 魆风骤雨[ zhuō fēng zhòu yǔ ] ⒈ 犹暴风骤雨。 引证解释 ⒈ 犹暴风骤雨。 引明 无名氏 《白兔记·私会》:“魆风骤雨,不入寡妇之门。”相关链接 骤的意思 雨的意思 魆的意思 风的意思 风的成语 雨的成语 骤的jvzquC41o0pwncqy4dqv4ekfobp8jwqlfppjqwv0qyon
2.成语飘风骤雨的意思拼音出处成语名称 飘风骤雨 成语拼音 piāo fēng zhòu yǔ 成语简拼 pfzy 成语意思 飘风:疾风。骤:迅疾,猛快。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成语出处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成语例子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唐·李白《草书歌行》 近义词 飘风急雨 反义词 和风细雨 成语繁体 飄jvzquC41o0mvqzgogth0lto1enfpp~w17;:9:3jvor
3.骤雨的解釋|骤雨的意思|漢典“骤雨”詞語的解釋條目骤雨 拼音zhòu yǔ 注音ㄓㄡˋㄩˇ 詞語解釋網路解釋網友討論 骤雨詞語解釋 解釋 暴雨。 --- © 漢典 骤雨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驟雨(漢語詞彙) 驟雨本義爲暴雨。驟雨,又稱陣雨,指的是爲時不長的降雨,其強度變化可以很大。 © 漢典jvzquC41yy}/|mne0pku1qfpv1+F;.FC'C:&GB*;D'G9
4.急风骤雨的解释|急风骤雨的意思|汉典“急风骤雨”词语的解释急风骤雨 【解释】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 汉典 急风骤雨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急风骤雨 急风骤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jí fēng zhòu yǔ,意思是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出自:章炳麟《五无论》。 © 汉典 細jvzquC41yy}/|mne0pku1qfpu1+F8.=2'C;&GB*C5'>F'N>'CC+B6.J;';H&CA
5.插签儿的是什么意思拼音插签儿的造句插签儿的的拼音和意思解释1 [chāqiānérde] 布置在对方内部刺探情报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 插签儿的的意思解释2 插签儿的的详细意思解释 布置在对方内部刺探情报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八:“这 李青山 是胡子的插签儿的。” jvzquC41yy}/nmxjklof0lto1e593?741
6.骤是什么意思骤的拼音骤怎么读【骤】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骤 繁体:驟 拼音:[zhòu] 注音:[ㄓㄡˋ] 基本解释: ①(马)快跑。例如:驰骤。 ②急,疾速,突然。例如: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详细解释: ◎ 骤动词 1.形声。从马,聚声。本义组词:马奔驰 2.同本义。引证 :骤,马疾步也。 —— 《说文》车骤徒趋。 —— 《周礼·大jvzq<84|kfobp76sk0io1Bfc60nuou
7.骤雨狂风的意思骤雨狂风成语解释骤雨狂风是什么意思 zhòu yǔ kuáng fēng 见"骤雨暴风"。国语辞典 急遽而强烈的风雨。《孤本元明杂剧.那咤三变.第四折》:「这五鬼野性凶顽,放毒雾罩满遥天。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使神祇不能相侵。又摄骤雨狂风,轰雷闪电,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封神演义.第九六回》:「雉鸡精、狐狸精、琵jvzquC41yy}/z:7374dqv4ejgth{~44:;>7:
8.尻字的意思尻的拼音尻的部首尻的笔划尻字的意思 尻 拼音kāo 注音ㄎㄠ 部首尸部 总笔画5画结构左上包围 笔顺フ一ノノフ统一码5C3B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尻kāo(ㄎㄠ) ⒈ 屁股,脊骨的末端:尻骨(坐骨)。 ⒉ 家畜外形部位名称(以髋骨、荐骨和部分尾椎骨为基础,前连腰,下接股。是推动后股运步的重要部位)。jvzquC41yy}/jƒis0pku1ƒn17e9c1
9.成语猛风骤雨的意思拼音出处成语名称 猛风骤雨 成语拼音 měng fēng zhòu yǔ 成语简拼 mfzy 成语意思 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忽见乌云陡暗,猛风骤雨,冰雹如阵一般打来,打得那些丁夫,跌跌倒倒,往后退避。” 成语例子 近义词 急风骤雨 暴风骤雨 狂风暴雨 反义词 和风细雨 成语jvzquC41o0mvqzgogth0lto1enfpp~w1683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