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等级是根据雨量来划分的,即,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
具体等级如下: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如蒙蒙细雨;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如雨水淅沥;
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如瓢泼大雨;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如倾盆大雨;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如滂沱大雨;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如江河倒泻。
下暴雨时记住九个远离——
远离低洼位置;
远离电力设施;
远离高大树木;
远离危险建筑;
远离易滑山体;
远离隧道涵洞;
远离地下设施;
远离江河堤岸。
驾车遭遇水患自救三步——
第一步,弃车逃生。发现险情,弃车逃生,这是最重要最简单的一步。
第二步,打开车窗。如果来不及逃生,则尽快把车窗打开,适时跳车。
第三步,平衡开门。如果没来得及打开车窗,不幸落水,只能等到车内充水后内外水压一致才能开门。
第四步,破窗自救。如果无法开门,则设法打破车窗寻求自救。
20世纪我国发生的18次重大洪水灾害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中国就发生了1029次大水灾,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
最早的记载:大禹时期,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畜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这时有位治水的英雄叫大禹,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象征了中国人民战胜水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长江:自公元前185年(西汉初)到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14次。
黄河: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达159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20世纪我国发生的18次重大洪水灾害——
1.1915年珠江特大洪灾。受灾农田43.2万公顷,灾民300多万,死伤10余万人。
2.1931年江淮特大水灾。江淮流域大雨不止,长江、淮河、汉水、运河同时泛滥,有16个省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五省,山东、河北、浙江次之。受灾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
3.1932年汉江和松花江水灾。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同年,松花江暴雨洪灾,哈尔滨市被淹1个多月,12万人无家可归,淹死、病死灾民2万余人。
4.1933年黄河决口。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
5.1935年长江中游特大洪水。澧水、清江、沮漳河、三峡区间下段以及汉江中下游普遍发生了洪水灾害,湖北省有51个县(市)、湖南省有37个县受灾。两省灾民达1000万人以上,死于洪水的约有14万人。
6.1938年黄河改道。蒋介石命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军西侵郑州。全河改道向南流,沿贾鲁河、颍河、涡河入淮河。直到1947年堵复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黄河改道,河道淤塞,田野被淹,直接导致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沦为难民,死亡人数89万人,并造成土地无法耕种的惨状,直接导致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发生。而这一举动淹死日军仅千余人。
7.1939年海河大水。日军挖开了海河流域沿岸182处河堤,用决堤放水来打击削弱我民族抗日武装力量。8月份,华北地区普降暴雨,海河流域多处河道水势暴涨,海河以南洪水泛滥。天津市区80%的地区被洪水淹掉,交通和工商业陷入瘫痪状态,56万天津及其周边居民成为灾民。
8.1954年长江、淮河水灾。6、7月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而且集中,致使江河水位猛涨,受灾农田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
9.1963年海河水灾。8月上旬,河北、北京、天津连续七天降暴雨三次。海河南系(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降水比常年同期多七至十倍,水库崩塌、桥梁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冀中、冀南平原及天津市南郊广大地区一片汪洋,淹地380万公顷,倒房1450万间,冲毁铁路75公里,受灾人口2200多万,死亡5640人,伤46700人,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
10.1975年淮河上游灾害。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东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停车18天。
11.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3万公顷耕地受淹,倒房160万间。
12.1985年辽河水灾。死亡230人,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东北三省减产粮食100亿斤。
13.1988年广西西江水灾。8月30日到9月8日,广西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8月至9月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连降大暴雨,5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
14.1989年四川水灾。7月7日20时至12日,四川省20个地方州的100多个县遭到暴雨袭击,伤亡13万人,其中318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21.63亿元。
15.1990年湖南水灾。6月6日至8日,湘中、湘北和湘西普降大到暴雨,死亡百余人,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元。
16.1991年华东地区特大洪水。5月中旬开始,江淮、太湖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平均雨量较常年多1至3倍,梅雨季节比往年提前20多天。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各方面损失价值人民币459亿元。
17.1993年全国多地水灾。山东省:8月4日至5日,山东省遭受了多年来雨量最大、范围最大的一次暴雨袭击,因灾死亡356人。广西:6月中旬至7月11日,柳州、桂林、梧州、河池、玉林、鄞州6个地区和柳州、梧州、桂林等3市连遭大到暴雨袭击,导致91人死亡,2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8亿元。内蒙古:7月中旬内蒙古东部暴雨不断,死亡7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江苏:8月初,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南通、苏州、无锡等7个市的近40个县,降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死亡6人,伤52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0亿元以上。延安:8月3日晚20时至8月5日,延安市区及24个乡镇遭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002毫米,8人死亡,1人失踪,造成经济损失1.3亿元,造成农村部分经济损失1.2亿元。
18.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全流域地区的一次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受灾最重的是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