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新闻显示,陕西大范围即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对于西安而言,“雨线北移”已成事实。
地理气候,是地域的塑造者。自古“八水绕长安”——西安进入新气候周期,这种变化涉及数千万人。它既事关城市安全,又改善自然生态;既影响城市建设,又改变生活习惯。
◎「城记」“重估西安降雨量”专题
气象:新一轮强降雨袭来
当下,“雨线”不断越过秦岭。对西安来说,800毫米年降雨量(湿润地区的分水岭)逐渐到来。
根据预报:陕北南部和关中“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陕南“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水期间,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学上,年降雨量大于800mm被定义为“湿润地区”。降雨量多少,也是南北方重大差异之一。
举个例子,2011年北京降水量是十三年来首超700毫米,被列入“201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候选事件之一。最近有报道称,北京密云区山区意外发现“尖帽草”,是北京室内首次发现这种植物,“刷新”了一次北京植物新记录。
从体验上来看,尽管西安的夏季依旧炎热。但是,由于降雨量增多带来温度降低,很多人感觉西安夏季越来越凉快。
各个天气软件的预报 ◎NEWS
▶主要降雨时段:28日(周六)晚上到31日(周二)
▶28日(周六):陕北多云间阴天,关中、陕南阴天,陕北西部局地、关中南部、汉中西部有阵雨或小雨,陕南中东部中到大雨,汉中东南部局地、安康部分地方暴雨。
▶29日(周日):陕北多云间阴天,关中、陕南阴天,陕北南部、关中大部、汉中西部有阵雨或小雨,陕南中东部中到大雨,汉中东南部、安康大部、商洛南部部分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30日(周一):全省阴天,陕北大部有小雨、部分地方中雨;关中、陕南中到大雨,关中东部部分及南部局地、陕南中部有暴雨。
▶31日(周二):全省阴天,陕北小到中雨,南部及东部部分大雨;关中、陕南西部中到大雨,关中西部部分地方、汉中西部有暴雨,陕南东部有小雨或阵雨。
▶9月1日(周三):全省阴天,陕北部分、关中西部有小雨,关中东部、陕南大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其实,近几年西安降雨量增多,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为何这样说?
要知道,西安地处“华西秋雨带”,这个季节降雨量占年雨量不少份额。但是近些年,西安其它季节尤其是夏季降雨量明显增多。这种变化,相信诸位从各种碎片数据上,也能推导一二。
当然,被外界认定西安降雨量、编号为“57131”泾河站数据,不具备太大参考意义(见《》)。
气候:谈谈“华西秋雨带”
一般来说,金秋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时期。但是,某个片区却阴雨绵绵——那就是华西。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
如今,1300万人的西安,已是“超大城市”。作为“北方移民之城”,很多新西安人尚未完整体验过多次“华西秋雨”——西安“梅雨时节”。
华西秋雨,来自冷暖空气相互作用。每年9月,西北太平洋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使得水汽条件丰沛。
从特征上来看,多数的“华西秋雨”比较温柔,雨下得相对绵长,不及夏日猛烈。但是,有些年份雨不逊于夏季,会形成明显“秋汛”,甚至是洪涝灾害。加上季节因素,使得温差较大。
“雨线北移”,带来春夏季降雨量增多,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华西秋雨”……这一些,让西安一只脚迈入“湿润地区”。
西安2018-2020和1981-2010
2018-2020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NEWS
1981-2010年均降水量分布图◎NEWS
首先,700毫米雨量区增加一倍:包括整个周至及鄠邑部分区域。实际上,“蓝田+周至”占西安面积达50%,长安南部也逐步纳入。这些地区,是西安绝对的水源地。
第二,降雨量水线逐步向北移动:丰沛的降雨线,已开始超过“鄠邑-长安-临潼”这条线,大概占整个西安面积的30%。基本意味着,西安传统的“城六区”将进入水线范围。
第三,泾河观测站的确是“雨洞”:整个西安降雨量最少地区,是渭河以北片区,面积占比西安的10%不到。可是,这个代表西安观测点的“57131泾河”,恰恰位于此。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八水绕长安”,因此而来。
据汉书《三浦黄图》记载,当时长安城共有十一大湖泊。至唐时,长安城形成“五塬、五渠、六岗、八水、十一池”之说。“渠水池”,成为当时长安城治水、用水的城基。
西安:多措施权全力应对
如果从面积上来看,西安南部的秦岭及周边地区,占了全市40%左右的面积。
“雨线北移”下,在西安降雨量不断增多下,这里也是西安雨量最多地区。自8月份以来,西安经历多轮强降雨,这些地区短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西安,又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
这种情况下,西安需特别加强防范持续降雨天气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及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蓝田县境内遭遇水灾◎NEWS
沣河实景◎NEWS
针对这次即将再度出现的大范围降雨,西安在8月25日利用一天时间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各区和市级有关单位,分析了雨情对所在区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这次会议强调,西安各级各部门要以预报为命令,迅速行动起来,坚决采取“撤、封、管、停、疏”防汛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坚决撤:落实人盯人措施,毫不犹豫把地质灾害点和沿山、沿河、低洼地区等危险区域群众提前转移出来。
▶坚决封:对峪口峪道、旅游景区、危险河道、山区重点路段等风险隐患区域全面封控。
▶坚决管:对各类桥涵、下穿通道、积水路段和建筑工地、地下工程等严格管控。
▶坚决停:对沿山沿河在建工程和治水项目一律临时停工,施工人员和工程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坚决疏:全面排查,坚决拆除影响河道行洪的障碍物,加快城区排水管道清淤,确保泄洪通畅、排涝及时。
同时,备齐备足通信、救生、发电、食品、帐篷等应急物资和设备,每个村组必须要有转移安置点,每个转移安置点必须配备应急电力和通信设备。
城区防汛,紧盯老旧危房、低洼积水点、施工工地、涵桥隧道、地质灾害点、景区景点、文物、河道和管网等工作重点,坚决落实人员撤离、区域管控措施,确保城市绝对安全。
降雨开始后,市气象局每2个小时提供一次预报信息,重要节点加密监测。降雨,正在改变这座城市;应对,决定城市未来。
「城记」“重估西安降雨量”专题
【2019年】
【2021年】
文=CHENGJI.城记
转载请注明
发现脚下这座城
最近,我们重点研判了西安人口、地铁等
也着重分析交通的提升
2021年,是“西安新十年”开启之年
我们如何看见西安、发现西安
「城记」之「城市发现计划」将逐步启动
包括演讲、摄影和文创等
“城城”群中,也有数千位「城友」
一起聊聊西安,说说未来
让我们一起读懂西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