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
就是暴雨量级
有人要问了
50毫米不过5厘米
怎么会是暴雨量级?
戳视频,一起来了解↓
开扒降水量
1毫米雨到底几个意思?
知道了降雨量的概念,那么1毫米的降雨大概有多少呢?1毫米的降雨量表示在没有蒸发、渗透、流失的平面上,积累了1毫米深的水。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水平玻璃面上,倒了两瓶500毫升的矿泉水。而50毫米的降雨量大概相当于倒下去了100瓶这样的矿泉水。
打个比方:江苏省的总面积为10.72万平方公里,如果全省平均下了1毫米的降雨,就会带来1.072亿吨(立方米)的水资源。如果平均10毫米,就是10.72亿吨水。这相当于6.7个玄武湖的容量。
如果全国下了1毫米的雨呢?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全国平均出现1毫米降雨,全部收集起来,就是96亿吨的水资源。按照2023年人均用水量419立方米计算,可以供1亿人口用上将近2个半月。(数据来源于:腾讯混元大模型计算)
如何判断一场雨是不是暴雨?
不要以为只有那种像泼大水的才是暴雨,有的暴雨也很婉约哦。气象上把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100毫米称为暴雨,如果某个地方24小时下了60毫米,并且下得比较均匀,折算到每个小时只有2.5毫米,看起来也就是如牛毛般密密地斜织着,一点气势都没有,但这确实是暴雨,只不过雨强小。
雨强指的是1小时降雨量的大小,反映雨势大小。如果这60毫米的降雨是1个小时内倾泻而下,折算下来是每分钟收集到了1升水,相当于每分钟往1平方米的容器里倒两瓶矿泉水(500毫升装)。这样的雨,就是常说的暴雨如注。气象部门把每小时2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短时强降雨,短时强降雨很容易在低洼地区造成积水内涝,甚至在山区引发山洪、泥石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结论
一般出现强降雨时,气象部门就会发布各种颜色的暴雨预警。当24小时雨量250毫米以上,或6小时雨量200毫米以上,或小时雨量100毫米以上,就该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了。
收好这份暴雨安全提醒↓
浙江:出梅后,遇高温
浙江要出梅了!今日起,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浙江梅雨期结束。梅雨过后,高温上线。未来一周,浙江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今年浙江6月9日入梅,7月4日出梅,梅雨期25天,比常年偏少5天。入梅后出现两段强降雨集中期,呈现西部雨量大、暴雨高度集中、极端性强等特点。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还好,7月3日,对雨带起决定性作用的副热带高压,终于挪窝啦!因为强降雨是沿着副高北侧沿线下的,副高北抬,也就将降雨推到了北方。
降雨北抬后,北方高温将明显减少,但南方气温显著上升,高温高湿、闷热持久,今后7天多地高温全勤。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