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从来没有给俄乌双方提供过军援,也没有下场干预过任何一件事。
但就在近期,我国的一项武器突然现身俄乌战场,引来北约国家一片指责。
难道中国这次真的要下场了吗?那项令北约国家神经紧绷的武器又是啥?
中国武器现身俄乌战场
车臣领导卡德罗夫先生,又拍摄了一个“记录生活”的小视频。
从视频画面中来看,卡德罗夫的周围似乎堆满了大量的虎式装甲车。
卡德罗夫为了炫耀一番,甚至还亲自进入里面试驾,体验了一把中国军工的魅力。
这辆由我国陕汽集团出产的装甲车,号称武警部队的掌心宝。
从性能数据上来看,虎式装甲车可以搭载9名士兵,以及2名机组人员。
图1
其底部配备的康明斯200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可以轻松翻越60度的斜坡。
由于驱动系统比较强大,虎式装甲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1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公里左右。
这放在世界各国的装甲车中,都是佼佼者的存在。
正是由于虎式装甲车的性能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北约国家开始紧张起来,纷纷以为中国要对俄罗斯提供军援了。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是隔空喊话,谴责我国介入了俄乌战争,说我国不应该“助纣为虐”。
面对北约方面的无端指责,我国外交部对其进行了强烈反驳。
我国外交部声称,中国从未派一兵一卒进入俄乌战场,中国也从未提供过一颗子弹给俄罗斯,一切都是北约国家自己妄想和杜撰出来的。
在此之后,卡德罗夫也发表了一个视频,印证了我国外交部的说法。
图2
卡德罗夫表示,自己手底下的虎式装甲车,都是从黑市上淘过来的,确实没有跟中方达成过任何军援协议。
由此可见,北约国家的这番指责,无非就是想往中国身上泼脏水,这样就能将中国置于舆论的对立面了。
抱着这种心态,北约国家又开启了新一轮对中方的指责。
比如北约方面宣称,在整个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并没有谴责俄罗斯,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也是这场战争的“从犯”?
万一哪天中国兴致一来,真的跟俄罗斯结盟了该咋办?
其实像北约这种想法,无疑是杞人忧天。
因为早在2001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跟俄罗斯确定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根据当时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来看,中俄双方确定的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自那时候起,我国就没有跟俄罗斯结盟过。
以前如此,现在更是如此,所以北约国家的担忧完全是异想天开。
图3
中俄在军事层面上的合作
当然了,虽然我国跟俄罗斯没有结盟,但在战略层面上的合作还是有的。
比如最近几年,中俄两国就举行了多场“空天安全”的联合反导演习。
在这些演习过程中,中俄双方的军队,都规划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导弹防御和预警机制,这样就能共同应对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打击了。
由此可见,中俄虽然没有结盟,但联手御敌的关系还是存在的。
毕竟在当今这个时代,中俄两国都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
美国始终戴着世界头号霸主的帽子,对其他国家颐指气使,并全力打压对他有“潜在威胁”的国家。
所以中俄只能携起手来,共同面对美国的侵扰。
可以说,中国一旦跟俄罗斯站在一起,到时候就能实现一个东西相望的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面向东边,反制美方构建的QUAD亚洲版北约体系。
而俄罗斯则面向西边,抵御来自欧洲的北约体系。
这样一来,美国就无法展开各个击破的策略了。
图4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甚至还邀请了我国国防部长访俄,以此来共商大计。
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媒体又开启了妄加揣测的模式。
纷纷表示,这次我国是不是真的要全面倒向俄罗斯了?
尤其是我国国防部长说出的一句话,更是让西方媒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国国防部长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接下来打算深化军事技术合作,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听到这句话以后,西方各国纷纷坐不住了,认为我国接下来可能要对俄罗斯提供军援了。
毕竟之前还只是浅浅的联合军演一下,现如今却要深化军事合作了,那岂不是就意味着中国即将下场?
其实像西方媒体的此次担忧,依旧是属于杞人忧天,因为俄罗斯根本就不需要我国的武器军援。
相反,我国可能还得从俄罗斯那边买点武器过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第一点就是,俄罗斯的军火自成体系。
图5
无论是战机编队,还是坦克部队,亦或者各类火炮和导弹,俄军都有自己的专属配合机制。
如果在这套机制中,强行加入外国产的武器,势必会打乱机制的运行状态,到时候可能整个作战策略就得随之改变了。
比如俄罗斯空军明明是苏57战机编队作战,外加图160轰炸机辅助,现在突然加进去一架歼20,这还怎么作战?
先不说火力匹不匹配,单单是飞机的通讯系统和雷达系统,双方就不在同一个链接频道。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提高俄军的战斗力?
所以拥有自己作战体系的俄军,一般是不会采购他国武器装备的。
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利好
当然了,随着俄军在战场上深陷泥潭,俄罗斯偶尔也破破戒,略微采购了我国的轻型装备,或者武器零部件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比如像电子芯片这种东西,俄罗斯就大批量的从中国进口。
还有像无人机,单兵作战装备等,俄罗斯也会偷偷摸摸从中国购买。
只不过,面对俄罗斯的采购,我方一直都是讳莫如深的。
比如大疆就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卖军火的意图,自己旗下的无人机都是民用的。
图6
只不过一不小心流入俄罗斯黑市,这才被俄军运用到战场上。
由此可见,在明面上,俄罗斯一般是不会大张旗鼓的采购中国装备的。
不然的话,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面子往哪儿搁?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俄罗斯虽然在明面上不买咱们的武器装备,但我国却要反过来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
比如像苏35,米8直升机,S400防空导弹等,都是我国从俄罗斯长期购买的产品。
当然了,我国之所以购买俄罗斯的这些装备,并不是因为我国军工产能低下,造不出这类武器。
主要是因为造这些武器需要重开一条生产线,一旦开设生产线的话,就得投入海量的资金。
但我军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并不多,所以为其打造一条生产线完全是亏本的买卖。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干脆就直接从俄罗斯买了,这样反而省了一笔钱。
图7
到时候俄罗斯面临火烧眉毛的境地时,一定还会出售更加优越和先进的武器技术给咱们。
比如像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舰用核反应堆等技术,可能都会售卖出去。
到了那个时候,我国只需要照单全收就行了。
这样一想,这次的俄乌冲突反而对我国是一次利好。
当然了,除了武器技术以外,此次俄乌战争,对我国还有其它利好。
由于俄罗斯已经被西方各国逼到了绝境,所以只能被迫往东发展。
比如在2022年的时候,俄罗斯就跟中国达成了天然气扩增的协议。
俄方通过西伯利亚1号天然气管道,给中国多增加了15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
相比于2021年,增量直接提升了48%。
要知道,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话,这些天然气到时候都得输往欧洲各国。
由此可见,在天然气这方面,我国基本上算是捡了一个漏。
图8
除此之外,像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也是借助了这次俄乌战争的东风。
以前俄罗斯气势比较强盛的时候,整个中亚都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其他国家纷纷不敢染指。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俄罗斯的处境越来越严峻,所以只能被迫开放中亚,让我国进入中亚搞投资建设。
这样一来,中国-中亚的合作机制就逐步搭建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由于此次俄乌冲突的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大量的制裁,许多欧美品牌纷纷撤出俄罗斯。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各种品牌就能趁机进入。
比如像李宁、鸿星尔克等,纷纷入驻俄罗斯服装市场,在里面分一杯羹。
此外,中国的汽车品牌也在俄罗斯扩展到了1000多家门店,占据了俄罗斯汽车销量的31%。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无疑是一个聚宝盆,可以给许多国产品牌打开一条新销路了。
总之,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我国既不站队,也不结盟。
本着一门心思做生意的原则,闷声发大财。
至于西方国家说什么,那是他们的事儿,咱们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