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宣布部分动员后:西方继续“点火”,中国呼吁对话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分裂场景正在联合国大会上演。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美西方国家协调步调,要在对俄施压问题上保持“团结”并大谈联合国改革;另一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呼吁关注气候、粮食危机等迫在眉睫的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则警告各国“世界已岌岌可危”。

同样,俄罗斯邻国也对普京的部分动员令反应不一:有国家呼吁克制冷静,但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则反应激烈,继续“火上浇油”。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和专家纷纷逐字逐句的解读普京时长约20分钟的全国电视讲话,其中,他们最在意的无疑是那一句“准备使用一切手段”捍卫俄罗斯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全。一时间,“普京发出前所未有核威胁”的新闻标题出现在美联社、彭博社、CNN、《卫报》等各大西方主流网站。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西方媒体专家一边用“绝望”、“走投无路”、“虚张声势”等词语形容普京的警告,但同时无一例外地均为之“恐惧”。

例如,CNN援引分析称,美国情报界没有人敢说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为零,这也赋予了拜登新的使命——阻止核危机发生。《纽约时报》也提醒,一场边缘政策游戏(brinkmanship,也称外交冒险政策)拉开了帷幕,随着冬季临近,反对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游行示威正在欧洲大陆蔓延。

普京宣布部分动员,“二战后首次”

普京21日发表电视讲话,视频截图

根据塔斯社、俄新社俄媒报道,普京讲话有三个重点:

一是强调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和此次部分动员的目的所在;二是炮轰西方,指责西方意图削弱、孤立和摧毁俄罗斯,以及破坏俄乌和谈进程;三是重申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仍是“解放”顿巴斯地区,同时支持乌东四地区举行“入俄公投”。

普京谈及了此次动员的必要性。他说,今天的讲话是关于保护俄罗斯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所必须采取的紧急行动,关于支持我们的同胞决定自己未来的愿望和意志,关于部分西方精英的侵略性政策。他们竭尽全力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为此他们试图阻止、压制任何独立主权的发展,以便继续粗暴地将他们的意志强加于其他的国家和人民,灌输他们虚伪的价值观念。

普京指出:“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国,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我们的人民和解放区人民的安全,我认为有必要支持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在俄罗斯联邦进行局部军事动员。”

普京强调,俄罗斯军队将使用“所有武器装备”和“一切军事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普京讲话结束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介绍称,此次部分动员将召集约30万预备役人员,目标群体不包括学生。他补充,俄罗斯可供动员的人力储备近2500万。

另据俄媒20日报道,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将于9月23日至27日举行入俄公投。四个地区约占乌克兰领土的15%,其面积大小基本与匈牙利相当。

邻国反应不一:有人克制,有人继续“浇油”

作为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在俄罗斯宣布“部分动员”后也一度传出将“动员”,但这一传闻已被否认。白俄罗斯安全会议国务秘书尔福维奇21日表示,该国斯暂不考虑动员问题,本国军方有能力应对威胁。

吉尔吉斯斯坦及其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是俄罗斯移民劳工的主要来源国。吉尔吉斯斯坦驻俄大使馆21日警告本国公民称,代表外国势力参与武装冲突可能是一项会在国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与俄接壤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一直是反俄声音最高的国家,在普京宣布部分动员后,其中大部分国家反应激烈。

立陶宛防长21日在推特发文称,该国快速反应部队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芬兰则以宣布“决定将禁止俄罗斯游客入境”予以回击。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则接受采访时称,西方社会“必须果断地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和扩张主义”,并呼吁各国继续“加强制裁、孤立俄罗斯”。

相较之下,拉脱维亚的反应较为谨慎。拉脱维亚外长表示,“目前拉脱维亚受到的军事威胁程度很低”,但同时补充说,该国不会向“任何逃离动员令的俄罗斯人”签发人道主义或其它类型的签证。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也态度强硬,继续“火上浇油”。他说,作为对俄部分动员的反应,整个“自由国家联盟、尤其是北约”应该继续支持乌克兰。他还声称,俄罗斯的部分动员令也将是波兰进一步动员的理由。

21日晚些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德媒《图片报》采访,称他认为普京下达部分动员令是因为俄军士气低落,并表示他不相信普京会使用核武器,“世界也不会允许他使用这些武器”。

美西方在联合国大会对俄步调一致

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代表齐聚纽约,就国际社会当前面临的重大议题探讨应对之策。会议间隙,与会的欧美各国领导人和外长举行高频率的双边会晤,主旨当然是“高呼团结、酝酿新的对俄制裁”。

拜登同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举行首次会晤,推文截图

拜登一如既往炮轰俄罗斯,声称其违反《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据他所说,美西方“没有人威胁过俄罗斯”,并呼吁各国继续团结一致“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确保乌克兰冲突“以公平的方式”结束。

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紧随其后,表示英美是坚定盟友,将团结一致抵制“普京发动的战争”,“支持乌克兰人民为自由而战”。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俄罗斯“是故意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并指责在俄乌冲突中选择“中立”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俄罗斯“新帝国主义事业的同谋”。德国总统朔尔茨也在联合国大会上用“帝国主义”形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正在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表示,成员国外长21日同意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和加大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力度,正式方案或在10月中旬举行的会议中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开始大谈“联合国改革”,甚至提到将俄罗斯逐出“安理会”,外界认为美国此举是为限制俄罗斯一票否决权。

在此次联合国大会上,拜登表示支持增加安理会常任和非常任代表、呼吁“五常”“除了在罕见和非常情况下不使用否决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同样呼吁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世界岌岌可危”,中方:劝和促谈

但同美英法等国言辞激烈的批评相比,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元首在讲话中着重提及自己国家和地区当前面临的威胁,包括环境、气候和粮食危机,同时呼吁通过和平和谈判解决争端。

截至目前,印度总理莫迪并未对普京的部分动员讲话做出表态。据印媒报道,莫迪不会参加本届联合国大会,但即将在9月25日于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将面临来自美西方的压力。

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并未选择“谴责和制裁俄罗斯”。如今,印度面临的来自西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9月20日就暗暗“敲打”印度,称美国对莫迪告诉普京“如今的时代不是战争的时代”表示欢迎,并补充说,“所有国家都应遵循一个原则,即不能用武力征服其邻国的领土”。

非洲联盟主席麦基萨尔表示,非洲“不想成为新冷战的温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则警告,世界或面临一场1945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严重冲突,对小国来说没有好消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日的开幕式致词时发出严厉警告,“我们的世界岌岌可危,而且陷入瘫痪”。不过他补充说,希望还是存在,合作和对话是前方唯一的路。

王毅21日会见拉夫罗夫,图自外交部网站

已率团抵达纽约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预计也将在联合国大会发言。当地时间9月21日,拉夫罗夫接受美媒采访时称,世界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始终希望确保其全球主导地位”。他补充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日益强大,这种目标已然不可能实现。

拉夫罗夫还指出:“我们曾经认为美国和欧盟是值得信赖的经济伙伴,但他们选择了非法制裁和单方面断绝商业关系……这基本上为我国与西方互动的整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在9月2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新有关俄乌局势的言论提问。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对于乌克兰危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我们呼吁有关方通过对话谈判实现停火止战,尽快找到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的办法,我们也希望国际社会为此创造条件和空间。

当地时间9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拉夫罗夫,双方就乌克兰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毅强调,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劝和促谈,希望各方不放弃对话努力,坚持通过和谈解决安全关切。拉夫罗夫阐明了俄方立场,强调安全不可分割,俄方仍愿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

西方媒体:一边喊“不用怕”,一边恐惧

普京此次全国电视讲话为事先录制,时长约为20分钟。尽管内容不多、要点明确,但却在第一时间被西方媒体和专家逐字逐句地解读。其中,西方分析人士最在意的无疑是那一句“准备使用一切手段”捍卫俄罗斯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全。他们普遍认为,普京所说的“一切手段”包含核武器。

彭博社连发两篇社论淡化俄罗斯使用核武的可能,称西方社会“应认真对待普京的核威胁,但不要太认真”,直言普京的警告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华尔街日报》持相同论调,认为普京在“走投无路时”增加赌注,但新征召的士兵和“核威胁”对正在发动攻势的乌军来说不足为惧。

但耐人寻味的是,更多的西方媒体和专家一边用“绝望”、“走投无路”、“虚张声势”等词语形容普京的警告,但同时无一例外地均为之恐惧。

例如,英国《卫报》援引专家的话称,普京的“核威胁”虽前所未有,但目的可能在于迫使西方和乌克兰接受俄罗斯控制的领土,只是“绝望地打出最后一张牌”。但同时,《卫报》也态度悲观,认为普京的讲话“不祥”,预示了核战争爆发的前景。

美联社也说,普京“正被战争逼入绝境”,但同时援引独立政治专家斯塔诺瓦亚(Tatiana Stanovaya)的话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和西方发出了“直截了当的最后通牒:乌克兰必须退缩,否则就会发生核战争”。

CNN首席情报分析师约翰·米勒更加直接地点明,“现在,美国情报界恐怕没人会认为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为零”。他还提醒道,这意味着拜登需承担新使命——阻止与俄罗斯发生核危机。

CNN:拜登需承担新使命——阻止与俄罗斯发生核危机的可能性

《纽约时报》:越是走投无路的人越危险

一边喊“不要怕”、一边恐惧不已的西方媒体还有《纽约时报》。

据《纽约时报》报道,多名现任和前任美国军方官员对普京的部分动员计划持怀疑态度,并表示俄罗斯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和装备更多的战备部队。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接受采访时也称,俄军在“战场上的士气和部队凝聚力都很糟糕”。

不过,《纽约时报》话锋一转,提醒“越是走投无路的人(A Cornered)越危险”,指出一场边缘政策游戏(brinkmanship,也称外交冒险政策)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拉开了帷幕。而普京的讲话在冬季前夕发表,当下,反对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游行示威正在欧洲大陆蔓延。

不同于反应激烈的西方媒体,世界其他地区的媒体则处于观望状态。

半岛电视台22日分析称,俄罗斯部队在乌克兰战场上存在严重的人力短缺,此次部分动员可以“为这场军事行动注入新的活力”。

谈到联合国大会时,印媒《印度时报》称,乌克兰危机不仅占据了大会演讲的主导地位,还占据了各国领导人会议间隙双边会晤时的主要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普京似乎对这些批评均毫不畏惧”。报道还称,面对普京抛出的“核威胁”大招,如何接招,对于拜登来说是一个考验。

俄专家:部分动员“非常必要且及时”

在普京宣布部分动员的同一天,俄罗斯知名记者、俄新社专栏作者科尔尼洛夫(Vladimir Kornilov)21日在“今日俄罗斯”刊文称,现在“是时候放下幻想了,西方正在发动一场旨在摧毁俄罗斯的战争”。

科尔尼洛夫支持普京的决定,认为面对西方对俄罗斯公民日益增加的威胁,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更强有力的军事行动。“毕竟,当俄罗斯面临生存威胁时,我们需要做出强硬的回应”。

俄罗斯《观点报》21日援引多名专家,分析了普京宣布部分动员令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潜在影响。

“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措施”,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前南部军区副司令古鲁列夫(Andrei Gurulev)表示,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地区的兵力有所不足,有了新生力量,“我们就可以顶住敌人的打击,逐渐前进”。他补充说,俄军等待的时间越长,西方向乌克兰输送的武器就会越多。

此外,俄罗斯“政治分析中心”主任达尼林(Pavel Danilin)告诉《观点报》,普京的讲话“及时、明确、深思熟虑”,向西方传递了重要的外交政策信号,是对西方国家升级冲突举动的警告。

俄新社则连发多篇社论,驳斥美西方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一连串指责。其中一篇文章称,拜登在讲话中重申了“低智”的谎言,一边强调“没人威胁俄罗斯”,一边在“在光天化日之下向我们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发射导弹”。文章强调,“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了”。

俄新社承认,俄军此前低估了乌克兰政府和乌军的能力,也低估了西方的参与程度,因此现在采取了“一个有意义的、不可避免的步骤”。俄新社表示,“如果我们想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作为一个民族生存下去,特别军事行动就不能失败”。

另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驳斥了拜登等西方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对俄批评,表示所谓的“普京发出核威胁”是错误解读,是西方的宣传策略。俄罗斯外交部同日也斥责西方试图把联合国大会的工作政治化,模糊其职责,并把它变成了政治施压的工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访华地点为什么选在桂林?热评第一亮了!|拉夫罗夫|王毅|俄罗斯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抵达广西桂林,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 此次俄罗斯外长访华,地点为什么选在广西桂林? “RT今日俄罗斯”下属的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Ruptly3月22日发布的一段视频中,王毅在会晤时称赞:俄罗斯驻华大使选择桂林作为会晤的地点,“是非常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这里(桂林)的喀斯特地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6/253368iqe/olmwykco=429=;;0yivvq
1.王毅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王毅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发布于:北京市 2025.03.28 15:48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凤凰卫视 2.9万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uC41pg}t0|tjw0ipo8f1:9<98<>3;a;28=::
2.王毅抵达俄罗斯金砖国家外长会晤现场Play 王毅抵达俄罗斯金砖国家外长会晤现场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抵达金砖国家外长会晤现场。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举行,会晤期间还将举行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剪辑 李青)jvzquC41o0|pe7hqo0io1yttvcr0pn|u1dkouqnrkpYiq€Dkf?812A;979
3.俄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新闻频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媒体13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将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7月12日,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jvzq<84pgyy/{xzvj0io1po142862@4v42862@65a3<23<;;20nuo
4.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良好势头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抵达广西桂林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 拉夫罗夫访华期间,王毅将与他举行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及高层交往对表,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此访将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总台央视记者 张雪松)jvzquC41pg}t0lwk0et0vxzvkcuqkl49c;<629h/;dj9/>keh/>bdj252:
5.王毅外长会见美国务卿:相信你不是为吵架而来时政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克里于5月16日至17日访华。他是在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后抵达北京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指出,虽然克里此行属于工作层级访问,预计不会有合作成果宣布,但这是非常重要的外交安排,旨在为接下来一系列中美会议安排和领导人访问“打前站”。 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619:391i2296/496249=40jznn
6.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接受媒体采访新闻频道原标题:激浊扬清、团结协作、共维和平、共促发展——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青岛8月11日电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访问柬埔寨、孟加拉国和蒙古国,并在山东青岛接待韩国外长朴振、尼泊尔外长卡德加访华后,8月11日接受了中央媒体采访。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8641CXUKy5XDkseE€YQsemcrOpr6481::70ujznn
7.俄外长拉夫罗夫抵达中国中俄战略协作不设禁区军事频道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会场时,他携带普京的最新指示:“战略协作不设禁区”。这八个字彻底击碎了美国的幻想。2月绍伊古访华期间,中俄签署《深空探测与国防科技合作路线图》。拉夫罗夫与王毅在会议间隙茶叙长达90分钟,而留给鲁比奥的会谈时间仅30分钟。在美俄外长交锋中,拉夫罗夫直指核心:“你们一面宣称推动和谈,jvzquC41okrjvjw{0enjpj3eqo5og€x135616:<9146379<351:97B=:39e20qyon
8.普京抵达北京!访华行程三大看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4月9日在北京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时表示,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 王毅表示,双方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动新兴大国合作都具jvzquC41pg}t0rkgpi4dqv4e1:`dvso8449
9.一周内欧美三大国政要访华,这国纠结“一带一路”?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于昨天(9月3日)抵达北京,开启了访华之旅。据外交部网站披露,他将与中国外长王毅共同出席中意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联席会议。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 图:海外网资料 当然,塔亚尼此番访华,较为令人瞩目之事还有中意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此外,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美国、英国、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3168iqe/on|tupsj866=83;0yivvq
10.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赵立坚阿富汗外长总台央视记者:今天,二十国集团(G20)阿富汗问题外长视频会议召开。你能否介绍中方出席会议有关情况? 赵立坚:23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阿富汗问题外长视频会议。王毅国委表示,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应立足自身定位,在阿富汗谋和平、促发展、聚共识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提出以下六点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6/2;3358iqe/olvƒvv{v=7:<;880yivvq
11.俄外长访华,为什么选在桂林?热评第一亮了!荆楚网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抵达广西桂林,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 此次俄罗斯外长访华,地点为什么选在广西桂林? “RT今日俄罗斯”下属的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Ruptly3月22日发布的一段视频中,王毅在会晤时称赞:俄罗斯驻华大使选择桂林作为会晤的地点,“是非常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2/981465dqwygpve25?>6787/j}rn
12.早安!世界丨瑞典正式加入北约;外国记者谈被王毅认出:这辈子值了当地时间3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宣布,在莫斯科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将从3月8日起正式与游客见面。 大熊猫“喀秋莎” 按照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莫斯科动物园签署的协议,大熊猫“如意”和“丁丁”2019年4月抵达莫斯科,开启为期15年的旅居生活。去年8月24日,“丁丁”首诞幼崽,为雌性。这是在俄罗斯出生的首只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1585:1euovnsva7866>5:70nuo
13.早报新任驻美大使秦刚抵美南京疫情已外溢6省新闻频道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抵达纽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发布视频,祝福“秦刚大使”顺利抵达大洋彼岸。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官方推特账号也已经更新为秦刚。 秦刚 王毅会见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 2021年7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来华访问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jvzquC41pg}t0lmkpc4dqv4oqttjpp4352653?8142822@7;15?93:;52agmn7mvon
14.李强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应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上午乘包机离开北京,赴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九次定期会晤并正式访问俄罗斯。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等陪同人员同机离京。 当地时间20日下午,李强乘包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俄方在机场为李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李强在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jvzquC41yy}/loickn/exr0ep5tvjykeum0tnx1jvsm1€jd1pkxuMjvckr/j}rnAkj>9A;663,tkmB33
15.2023年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王毅访问俄罗斯期间,是否准备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汪文斌: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访俄具体行程安排,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请你保持关注。 总台央视记者:2月12日,“耶路撒冷会议”在阿盟总部召开。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埃及总统塞西、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阿拉伯国家外长和阿盟秘书jvzq<84yyy4937hp1hs1:;423;957mvon
16.王毅抵达印度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释放积极信号莫迪能否成行取决于中国的态度。近日,中国外长王毅的言论给了莫迪一个积极信号,让他暂时松了一口气。这不仅让印度感到安心,也让人们思考印度立场变化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一周前,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将对印度商品的关税提高到50%。最初,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是25%,但印度并未妥协,最终关税翻倍。此举对印度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背后 jvzquC41okrjvjw{0enjpj3eqo5og€x135616:<9146379=421:99<<38;4ivvq
17.海军任务舰艇已抵达台岛以东;“台独”分子被刑事拘查;义乌发现33例NO.1当地时间8月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柬埔寨出席东盟外长会时表示,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玩火者绝对没有好下场,犯我者必将受到惩处。(央视新闻) 8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众议长佩洛西已经抵台访问。请问中方下一步将采取什么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3/9=/26532?9;9;;90qyon
18.俄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媒体13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将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7月12日,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OVrV|kkmVG
19.当着王毅的面,马克龙希望访华,借着9·3阅兵但在此次王毅外长访欧期间,欧盟官员却向西方媒体宣称,中方在俄乌问题倾向于“冲突长期化”,也不能接受俄罗斯的战争失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美国集中精力针对中国,这一点和中方劝和促谈的立场矛盾。一边抹黑中国,一边又要高举着中欧建交50周年的大旗,希望中国能够做出战略选择,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的确太讽刺了。 jvzquC41yy}/jwyx0v|0pn|u1252;=:82::82;>:8:;56:
20.晚报傅政华一审被判死缓俄乌大规模交换扣押人员新闻频道王毅会见俄外长:共同反对强权政治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拉夫罗夫预祝中共二十大圆满成功,相信中国将在国家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俄方愿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期间达成的重要共识,持续推进双方务实合作。习近平主席提出jvzquC41pg}t0lmkpc4dqv4|y1tfy|4352619@;142832B7416959?936agmn7mvon
21.外交部:相信拉夫罗夫外长会谈一定会促进中俄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对俄罗斯外长在中国的会谈地点和议程的相关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对此,华春莹说,目前我能够告诉你的就是拉夫罗夫外长已经抵达中国,这一次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拉夫罗夫外长的会谈将在中国广西桂林举行,双方将就双边关系以及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包括近期中俄双方的高层交往等一系列广泛的议jvzquC41pg}t0lwk0et0vxzvkcuqkl498d:e3?k/65j:/k847/j:8o2e;5g3d=
22.王毅将主持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将于5月19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主持会晤,南非外长潘多尔、巴西外长弗兰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苏杰生将出席。其间,金砖国家外长还将以“金砖+”方式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长进行对话。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4;427/791B<797<90|mvon
23.拉夫罗夫抵达中国据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媒体13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将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7月12日,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外长和jvzquC41yy}/loickn/exr1yz5eg}fkn0jpAri?;6;83;
24.王毅: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进”当地时间4月5日,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左)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共同会见记者后互相握手。 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摄 当地时间2018年4月5日,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有记者问王毅如何看待下一步朝鲜半岛形势及中俄所能发挥的作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3A426/661A9:66610|mvon
25.乌克兰局势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据俄媒消息,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团下一轮谈判将于3月2日举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关于是否举行新一轮乌俄谈判,乌方认为需要这样的谈判但不接受俄方的“最后通牒”。 详情链接>> 2022-03-01 22:09 王毅应约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 重点就确保中国在乌公民安全表明jvzquC41ep4djrscfcom{7hqo0io1j44248158741YY74<>86g=b5:53e5kf9jhee89/j}rn
26.快讯!俄媒援引消息人士:将与俄方举行会谈的乌代表团已经抵达【huanqiuw】俄罗斯卫星网刚刚消息,消息人士称,前往白俄罗斯将与俄方举行会谈的乌克兰代表团已经抵达白俄罗斯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82;h8[9